知识经济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探析
摘要: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需要面对新的压力,对于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也是如此。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要结合知识经济的特点,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变,并且要在管理变革中探索创新路径,以解决档案管理存在的瓶颈问题,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知识经济;档案管理;事业单位;管理创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方式更加依赖于知识,知识将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动力。对于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要意识到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转变档案管理模式,借助档案管理创新,提升档案资源的知识聚集效应,实现档案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知识经济时代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载体面临挑战
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存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档案变为知识的聚集体,变成信息资源,档案有了新的生命力。资源属性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下档案的本质特点。档案内含的信息、数据成为评估档案价值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管理电子文档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档案资源存储规模已从原有的GB转向TB级、PB级;电子文件的高效利用是档案知识服务的趋势。面对档案载体的变化,如何对档案资源高效管理是档案服务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二)管理面临挑战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人们对于知识的评价标准结合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档案管理要将档案资源化,转变为生产力。因此档案管理要加以变革,以满足需求方的“原生动力”,满足知识经济化的需要。档案服务要有针对性,档案管理要主动向需求方式提供更有价值的档案,以保证档案资源具有更大的价值。
(三)技术面临挑战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更加注重先进技术的应用。档案服务要面向当前知识密集型经济,需要实现服务方式的创新,利用创新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档案服务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发展方向要符合社会对于档案资源存在的不同需求,实现服务方式的变革。档案服务需要技术上的保障。档案服务要借助技术进步理顺档案提供过程中不同环节的内在关联。档案服务是要保证档案资源的效益。档案服务方式的变革要集中于对需求方期望的把握,改变现有服务方式存在的缺陷。
(四)服务面临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下,档案服务要有新的模式。大部分事业单位原有的档案服务基本不向外界开放,档案服务偏重于政府部门,服务范围狭窄,服务方式有限。在档案服务的过程中,档案工作局限于防和守的被动状态,担心发生泄密,害怕资料丢失,所以采用了限制利用的方式,服务采用了“守株待兔”等候式服务。在知识经济时代,档案资源利用体系要重新构建,档案服务理念也要发生转变,为社会提供了更多档案资源服务。但当前档案服务还存在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等多方面的问题。档案服务还局限于“你送我收、你查我供”被动模式,服务理念缺少改变,服务不注重实现档案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创新的基础
(一)更新服务功能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部门要树立大服务理念。档案服务不仅要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重任,还要体现出政治属性、文化属性、公共属性。进入到新世纪以来,档案服务从原有的“国家模式”转变为“社会模式”,其服务群体由国家转向公众。档案服务要基于资源与专业优势,要依据提出的“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实现档案资源的“活化”。档案是服务对象要进一步扩大,不仅针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还要面向各类经济体、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不仅要为决策服务,还要为经济服务和社会发展。服务手段要提升,可以将网络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于服务功能提升中,实现线上、线下的共同作用,实现多元化可移动服务。
(二)以市场为引领 知识经济时代,档案服务需要面向市场经济、面向社会公众。档案管理部门要优化馆藏结构,以提供更加多样的信息。档案服务要注重资源的收集整理。对于散失在社会典型性、代表性的重要档案资源,可以通过征集、复制、捐赠等多种方式收集建档。档案管理要注重电子档案资源库的建设,为线上服务提供基础。档案中蕴含着的经济价值,要通过开发,实现利用、盘活。档案服务要激活档案的隐性价值,提升档案服务的生命力。档案服务要从供给侧发力,找准市场上的定位,实现经济效益。
(三)变革档案服务方式
档案管理要构筑智慧化的服务平台,以更好地实现经济价值。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部门要依托信息技术完善知识利用体系,使档案服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实现档案资源的可获取、可共用。网络利用服务平台的建立既可以保护原件,规避保护与利用存在的矛盾,还可以为档案利用者节省时间,又能提高服务效率,实现用户的自我服务,对于提高档案服务的知名度大有裨益。档案服务要转型升级。服务要应用新技术变定时定点为即时多点,变现场查阅为网上实时查询,实现大服务、大协作,实现“移动式”服务。档案服务要完备的检索功能,对需求者实现精准推送,促进档案利用方式的变革,要向服务的变革要效益。
三、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的创新方向
(一)理念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更加倾向于知识的传播。档案管理创新首先要解决服务理念的创新。管理理念直接影响到制度、技术的发展方向。管理创新需要以全新的理念指导档案管理,需要将创新思维融入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而改变为固化的管理模式,档案资源要在创新中也可以实现新的价值。理念创新的重点是解放思想,其实现方式为总结经验并消除缺陷,实现探索性、引领性的变革。理念创新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掌握市场的发展方向,实现档案资源的潜在价值。在数字化转型成为趋势的背景下,理念创新需要陈旧理念的更新。
(二)模式创新
模式创新是保证管理效益的突破口,模式的变革是实现档案全面创新的关键。在档案管理创新的体系构建中,模式是创新体系的核心,会对制度、技术产生直接的作用。档案管理人员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以档案需求为基础,将新的模式引入到管理体系中,实现创新,推动管理效能的提升。管理创新要以模式创新为重。通过管理模式来确保新制度、新技术、新理念得以落实。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部门要发挥人员在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在当前数字时代,人员在管理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业务转型,倒逼档案管理人员的创新。档案管理人员不再局限于档案业务的操作者,而转变为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者。事业单位针对档案管理人员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才能有效解决结合知识结构不合理、缺少创新意识、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
(三)方法创新
档案管理创新需要构建新的管理方法,方法创新是保证管理创新体系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事业单位要意识到方法创新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内生动力,将其作为档案管理创新的依据,具有新颖性与可行性的方法能指导档案管理创新的有序实施。借助方法创新,抽象的要素转化为具体的执行标准,创新优势可以转化为治理效能。方法创新要结合环境、事业单位的性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的改革已进入深化期。方法创新要消除深层次、结构性瓶颈的影响,为创新扫除障碍。传统的档案管理制度是基于纸质档案管理,而知识时代要考虑到信息技术应用下档案管理模式的构建,管理重点要向电子化转移。事业单位要梳理增量档案电子化的现状,保证方法的科学合理,实现档案的高效管理。
(四)技术创新
技术是衡量档案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技术创新要融入档案管理的全过程,是保证创新管理的重要手段。技术创新是档案管理创新管理的推动力,会推动理念、管理、制度的创新。档案管理创新需要以新兴技术为先导,将新技术应用于档案收集、整理、保管以及利用等不同环节,以提升档案管理效益,推动档案管理的持续发展,使档案管理科学化、现代化。技术创新在档案管理创新中发挥着带动作用。档案管理中,技术创新是将新型技术的优势得以发挥,在档案信息化、系统优化处理、修复、检索与应用等过程的优化,以满足档案创新要求。数字化转型中,需要依托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事业单位要打破传统档案管理存在的技术瓶颈。例如借助区块链技术保证数字档案的真实性,借助物联网技术保证档案的安全性。当前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还多基于传统技术,对于新兴技术的应用还需要加以探索。在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着管理创新成为事业单位档案发展的驱动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要实现理念、管理、技术、流程等要素的创新,实现整体性、全方位的整合,实现档案资源的绿色收集、保管、利用;要以新兴技术为引擎,保障档案资源的真实性与安全性;事业单位要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体,以激发档案管理创新的内生动力,以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
[参考文献]
[1]黄虹.知识经济时代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J].现代交际,2016(08).
[2]蒋颖涵.知识经济时代事业单位战略柔性实现的路径[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02).
黄婕 梧州市医疗保障管理中心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