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养老保险论文 > 互联网下金融学专业教学创新探思

互联网下金融学专业教学创新探思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3-14 22:40:00人气:632

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给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加大,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金融学专业教学模式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以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互联网+”背景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现代金融问题的能力,不仅要教授学生宏观金融的内容,还要传输微观金融的知识。在“互联网+”背景下,金融学教学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高校必须把握时势,不断顺应时展,更新金融学教学内容,改革金融学教学模式,探索出更适合高校自身特色和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为国家的金融行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学;教学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金融业务逐渐由线下转为线上,金融服务的效率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便捷。作为培养金融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应该把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作为发展方向,科学研判自身特色、行业发展、学生能力,顺应时展趋势,在“互联网+”背景下,逐步提高金融学教学质量,实现科学技术与教育的有机融合。高校金融专业不仅要培养具备完善金融学理论知识的人才,还要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如何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效地融入日常教学中,如何更加科学的设置金融课程,完善金融学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1高校金融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滞后金融专业教学跟市场动态结合紧密,教学内容应该紧跟时展,与时俱进,“互联网+”背景下,一些新型的金融工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而传统的金融学教学内容比较滞后,学生不能在课堂上了解最新行业信息,不能开阔视野,运用互联网思维解决实际金融问题。学生获得的金融知识滞后会导致在解决问题时受到阻碍,在工作中所学非用,出现工作焦虑。当前的金融学教材已经沿用了很多年,不能充分体现市场发展动态,不能满足市场对金融人才的需求,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受到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压力,往往会按部就班地按教材进行讲授,不能充分地将金融学内容和市场的联系分析讲授给学生,对于学生互联网思维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提高都是不利的。

1.2缺乏实践课程

金融学课程中专业理论知识多而复杂,当前很多高校的金融学教学都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导致学生学了一脑袋的理论,但是在遇见实际问题时束手无策,不知该从哪入手,大大削减了学生的自信心,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降低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失去了创新的欲望和创造的能力。仅有的实践教学大多以模拟炒股软件和商业银行软件的运用,学生接触的金融工具较少。获得的知识较浅显,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现在,金融行业纷繁复杂,学生所掌握的技能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亟须完善相关实践课程。

1.3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的金融专业教学大多以“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进行,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主,在进行案例讲解时,教师仍然仅限于PPT课件的展示,其内容就是将教材的知识点进行罗列,没有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当前的课堂教学缺乏师生间的互动,课堂气氛较沉闷,教师不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不能及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更改教学计划。学生在枯燥的学习中,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不能发散思维,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专业技能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1.4金融专业教师水平有待提高

“互联网+”背景下,对金融专业教师的要求较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金融学知识,还要熟练掌握互联网运用技能。当前很多金融学教师出现能力不足的情况,不能紧跟时展,把握前沿讯息,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很多教师对于互联网的金融工具掌握不足,缺乏研究,进而不能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很多教师长期在教学一线,缺乏金融行业的经验,没有接触过金融行业的核心业务,不能将行业的发展趋势形象地传授给学生,严重影响了金融学的教学质量。

1.5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的金融专业评价体系仍然以期末考核为主,只考核了相关理论知识,没有涉及学生技能水平的考核、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课堂参与度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并不满足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的。在考试前夕,学生会为了应付考试,临时抱佛脚,导致学生“重结果,轻过程”,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暂时的,不具备时效性,即使分数较高,也不能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不能在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后学以致用。

2“互联网+”背景下金融学专业教学创新模式思考

2.1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高校可以根据学校特色和行业发展,聘请相关专家和老师编写金融学教材,紧跟时展。通过前期调研,科学规划,整体探讨和交流,开发出适合时展的金融学教材。教学内容要涵盖国家最新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时刻注重行业发展,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与岗位需求紧密相连,以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为教学目标。可以加入相关行业案例,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流程。建立金融学教学数据库,包括案例视频、知识链接等,帮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了解所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金融学教材内容要与时俱进,将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内容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并了解更多的互联网金融工具,和相关的金融理论,更加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2丰富教学实践形式

高校可以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建立金融专业实践平台,帮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自我的提升。金融专业的实践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创新能力。“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专业实践教学可以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下主要是校内外的实训基地,比如在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高校也可以和企业共同建立全真型的专业实训平台,让学生通过每一步操作,真正地了解和掌握金融业务处理的技能。通过不断的训练,让学生对金融行业的职业素养、业务流程和技能等有更深刻的了解,提高学生金融技能的实际操作水平。线上的实践教学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建立在线的互联网实践平台,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实践教学,可以不限次数的进行模拟操作,提升自我的业务水平,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创新教学模式

“互联网+”背景下的市场瞬息万变,金融行业发展突飞猛进。当前形势下,高校和金融学专业教师应该构建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智慧教学模式,增加生动的实践和案例分析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完成任务,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小组讨论得出解决方法。在此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培养了学生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也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可以了解学生的薄弱点和难点,增大讲授力度,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利用翻转课堂、MOOC等形式为学生带来更加先进的金融教学,让学生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提升金融学教学质量。

2.4加强金融学师资队伍建设

一个好的教师,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要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金融人才,就需要加强金融学师资队伍建设。鼓励金融学教师及时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通过培训、在线学习等方式学习和了解相关的金融理论知识,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高校要为教师提供去企业体验的机会,积累实践经验,在相关金融机构中,学习金融市场发展规律和业务操作技能等,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这样可以将金融知识高质量准确地教授给学生。

2.5完善评价体系

高校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完善的评价体系,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考核,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从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实践教学中技能的运用、理论考试的成绩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对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可以借助互联网,通过学习平台对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过程进行考核,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与学生在平台中沟通和交流,接受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打造更好的互联网金融学习平台。期末考试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主抽题,快速阅卷,让老师从繁重的出卷、评卷、成绩登录和考卷分析中解放出来,可以综合评价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

3结语

社会在不断进步,金融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对于金融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多,金融学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刻不容缓。“互联网+”背景下,给高校金融学专业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应该利用好互联网的优势,为学生打造科学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对金融学专业教学进行创新,才能培养学生的金融学思维、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能力,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金融人才。

张开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