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控制探析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金融领域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且持续的进步过程中,商业银行作为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金融领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项目类型逐渐增多,使得银行经营范围、经营能力明显提升,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表外业务可能会对当期损益造成影响,使得银行可能面临各种风险,不利于其稳定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加强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以保障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可以最小化。
[关键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控制
1.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内涵及风险特点
目前,根据商业银行工作者和理论界对表外业务的定义,对其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所谓的表外业务指的是商业银行从事不被列入资产的负债表内,却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收益和费用的服务性业务,其主要包括结算、银行卡、以及担保等一系列业务等。另外,中间业务指的是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和负债,来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由此可见,广义的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的意义相同。从狭义的角度来说,表外业务指的是不被列入资产的负债表中,但是其一旦出现风险将会严重影响到银行资产的负债表业务。另外,贷款承诺、金融担保、互换业务以及证券业务等都属于表外业务,能够更好地服务大众。那么,在该定义中,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的意义不同,其只是中间业务的一部分,主要是以一种特殊的、有较高风险的形式存在于中间业务中。表外业务所存在的风险具有多种风险相互交集的特点,因为一项业务在办理的过程中不会只面临一种风险,常常会聚集着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市场风险等,并且各种风险之间的交织关系也比较复杂,此情况的出现使表外业务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风险决策的两难性。不仅如此,现代社会的金融市场变得日趋波动频繁,那么表外业务在当前的形势中,随时都可能向着表内业务的方向发展,若此情况一旦出现,会给银行带来不小的经营风险和负担,不利于其稳定发展。此外,表外业务还存在着风险分散、不确定性高且信息透明度不高以及潜在风险大的特点,其主要原因就是表外业务的品种繁多、所涉及的流程也比较多,并且部门广泛,风险分散得比较多,这些情况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风险防范工作的难度,不利于工作人员对表外业务资产质量的掌控。
2.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商业银行稳定发展
商业银行的最终目的是要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表外业务的发展便要遵循这一目的。现阶段,我国社会各领域的发展迅速,加之政策的影响,为表外业务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而且也因为商业银行面临着业务转型、资本充足率管理等多方面需求,其必须要重视加强表外业务的发展,如此一来,对促进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现阶段从实际情况来看,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稍有不慎便可能会给银行带来金融风险。同时,结合国外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风险情况来看,其一度出现因操作不当使得银行倒闭的情况,因此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应重视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工作,以此来为银行的稳健发展提供助力。
2.2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与一般行业相比,银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可谓是“游走于刀尖之上”,每一步均有较高的风险,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银行领域的竞争力也非常高,较之一般行业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如今我国每一家商业银行均在开展相应的表外业务,争相达到一个较高的发展水平,而表外业务发展良好的银行,其核心竞争力也会随之提升,并且这也对降低业务风险有积极意义。因此,商业银行也要重视这一问题,从实际出发,力保自身发展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2.3有利于业务创新
无论哪一行业,想要取得良好发展就必须注重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推动发展,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风险管理也是如此。过去商业银行在表外业务的开拓中可能会存在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风险管理的问题,对此当下要以创新为导向,将风险管理作为基本任务,与实际表外业务工作相结合,从而实现创新发展。现阶段,产生许多新技术,尤其是信息化技术,对此商业银行在表外业务风险管理中也可以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并且要转变过往比较粗放、单一的风险管理模式,朝着动态化、全面化、综合化的方向转变,使得风险管理也可以行走在不断创新的道路上。
2.4金融监管的必然要求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领域起步较晚,依然需要政府政策来加强监管,以达到宏观保护、调控的目的,保障金融领域的稳健发展。而且加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工作,也是满足金融监管的必然要求。金融监管部门需要从全局出发,使商业银行等金融企业能够遵循该领域的法律法规,规范操作,最大限度地降低金融风险的发生,且相应的监管措施要多样化,如审查审批、授信管理、严格准入条件等。同时,商业银行要在法律的管控下稳定经营,健康发展。
3.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分析
3.1信用风险管理
当前时代背景下,表外业务已经占据了商业银行工作业务中的重要地位,与商业银行的发展息息相关,银行应当在发展表外业务的同时注重创新,尤其是风险管理创新。表外业务开展过程中会面临许多风险,首先是信用风险,许多商业银行在表外业务的开展工作中往往会因疏忽而面临信用风险。与银行普通业务相比,表外业务虽然不涉及债权债务,但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资产或债务,如债务人无法按期偿还款项,那么银行就要承担这一责任,代替债务人去偿还款项。想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就应当从全过程出发,实施全流程管理。第一,要重视客户准入管理,在为客户实施相应的表外业务前,应综合评估客户的信用风险,将经营实力强、信用级别高的客户作为首选,从源头上降低风险;第二,要注重授信审查审批,商业银行要严格遵循真实、统一原则,对客户的授信额度实时动态化管理,如若客户在信用方面出现问题,就要适当降低授信额度;第三,要根据对客户全程的控制、监测、计量来制作风险计量模型,进行客户信用风险评估工作,以此来加强风险预测,从而帮助实施动态化信用风险管理。
3.2市场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面临着市场风险的威胁,因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变化,极有可能会出现承担风险的情况,如股票、债券、商品等,极有可能会因价格变动而给客户或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风险与收益往往成正比,风险越大收益越高,但若是面临风险,所需要承担的损失也非常巨大,股票、债券便是如此。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也要提高对市场风险管理的重视度,注重应用更加先进的风险识别工具,并且要实施监测风险性相对较高的客户或业务。
4.完善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建议
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当下银行表外业务风险较高,可能会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因此,要从全局出现,建设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第一,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愈加成熟,拓展范围越来越广,但也使得风险在逐步增大,那么此时就应当建立更加有针对性、完善性的管理体系,如可创设或优化客户准入制度、担保风险缓释制度、风险评估制度等,而且要通过内部控制机制来进一步管控或约束以上制度;第二,过去表外业务之所以会有较高的风险,与业务管理流程不佳或不完善有关,如今商业银行要设立相应的表外业务管理部门,会根据表外业务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工作流程并试行,保障工作流程的规范性、科学性、可行性,然后统一实施;第三,表外业务工作中,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对此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培训,重视打造出一支具有过硬综合素质的表外业务团队,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要能够准确、合理地评估业务风险,不仅可以评估业务风险、客户风险,也要能够清楚自身情况,定期自我优化,以面对愈加严格的表外业务工作。规范业务风险监测和信息披露:上文中提到,加强对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也是监管的必然要求。想要促进商业银行稳健发展,首先应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商业银行的信息数据披露非常重要,关乎其是否严格按照规范化制度开展表外业务,而且在业务开展过程中能否遵循新会计准则标准;同时,信息披露也有助于提升财务报告信息的可比性或相关性,建立表外、表内业务的关联性;然后,过去也有商业银行出现信息不准确、瞒报、误报的情况,不利于金融领域的和谐发展,因此当下要重视这一问题,注重严格实施披露程序,对于未能够严格遵循披露程序的商业银行要给予惩罚,并联同权威中介机构进行调查;最后,监管制度中也要有相应的监测评价指标,如要根据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实际情况来设置发展指标、收益质量指标等,并对表外业务进行风险监测。提高风险管理技术:一方面要建立起风险管理的信息和控制系统。在现代社会,商业银行要想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技术,就一定要充分利用客户的交易数据和外部信息为自身构建起涵盖风险监测以及对风险分析的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如此,日常客户管理系统、信用评价系统以及审批决策系统和贷后管理等一些风险管理系统是风险管理信息和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通过对客户和业务进行风险监测分析,采用计量模型计算出数据,并实时汇报给高级管理层和决策层,让领导能够及时了解市场的最新变化以及最新技术和产品信息,使其能够更好地做好预防工作,避免风险问题出现。另一方面,要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的风险评估方法和技术。现阶段商业银行必须要将关注重点转向风险管理的定量分析上面,以此来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表外业务的风险,还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标准,让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更好地推进内部评级法、风险价值法以及风险调整等一些资本收益率法的风险管理技术的应用。这一技术的出现能够更好地对不同类型的资产进行统一风险度量。
5.结语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这都可能会对其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笔者针对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了开展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可以为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发展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胡亮亮.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机制与风险控制――基于南京市商业银行的调查数据[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06):57-65.
[2]冯梅,张晓莉,陈参军,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调查与研究[J].西部金融,2013(03):68-71.
[3]严卫华,熊艳.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研究[J].现代商业,2013(05):44.
[4]顾心铭.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度量框架研究[J].金融经济,2010(18):84-85.
[5]颜廷湖.银行表外业务创新与财务风险控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4(11):41-44.
樊力葳 沈阳师范大学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