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困境及对策探讨
关键词:企业预算;预算管理;管理对策
引言
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与经营管理效率的保障全都依赖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也是推动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在企业现阶段经营中财务报告职能远远低于全面预算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而通过有效规划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价值,从而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际经营与预算制定不符企业管理者在预算编制工作中为完成特定目标,制定无法实现的预算目标。其中针对营业收入的目标数据往往过于“假、大、空”,使得各级部门收到不切实际的预算目标数据时产生消极情绪,认为目标遥不可及也就不需白费力气。不合理预算目标的制定使其失去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意义,大量的投资活动在制定预算时,因资金流断裂而出现问题,从而加剧企业日常经营风险。
(二)过于频繁调整预算企业在执行过程中频繁调整预算编制内容,使得各项决策发生变动而无法体现预算编制的有效性。过于频繁地调整预算编制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充分考虑各项支出成本。不少项目在其经营过程中只有预算才能完成支付,而无预算则无法支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经营业务的有序开展,对年度预算的规划实际有所干扰。
(三)缺乏有效的监督控制管理工作预算执行监督控制环节作为企业经营的重要手段,虽然在编制预算时“呕心沥血”,但也难免出现形式化主义,无法控制支出,进而超出原有预算。管理者无法以身作则,随意取用货款,使得“专款专用”规定如同虚设,在不规范的监督控制管理工作中无法保证资金的有效应用,为企业经营发展带来一定风险。分析实际结果与预算目标能够及时得到经营及执行结果的反馈,但现阶段未能够分析目标数与实际经营结果,也无法及时发现其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所面临的风险。
(四)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制度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与全面预算的合理应用息息相关,但在现阶段企业结束预算后在分析实际结果与预算目标中发现,“同工同酬”的方法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其在工作中浑水摸鱼。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使得员工认为即使付出再多也得不到相同回报,从而使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五)缺乏完善的组织体系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推进与完善的组织体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但现阶段企业因缺乏有效组织体系而难以开展预算管理工作,使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大问题。
二、完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科学制定全面预算编制指标在编制财务预算时,企业应当将销售预测作为前提,根据自身经营发展方向与现有业务优势结合。现代化数据管理能力及日常生产周期利用先进手段合理编制预算,在一定上展现企业现状,使预算数据能够以实际为出发点。企业在确定预算目标时应当参考企业实际情况及近年来的历史数据,通过对营业收入、年度预算总额及现有资产总额等内容的分析,灵活运用预算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寻找工作要点,重视未来发展方向。企业处于成长阶段时将预算重点放在利润目标中;若处于成熟阶段,则将成本费用目标设置为预算重点,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营业收入在预算编制中是其首要指标,因此,企业管理层与业务销售部门应当提前向编制部门提交已确定的年度收入增长率,从而保证营业收入目标数的合理设定,除此之外,在确定成本费用及净利润之前,依据企业年度成本费用率及利润率进行核算,拆分成本费用,若年度比例起伏平稳则可以依据3~5年内的平均值设定比例,保证其科学性。提高企业固定费用的数额平均值的准确性,使其参考有利于调整年度预算指标,通过逐一计算结果,综合性考虑企业年度借款的增减数额,确定利润表基础数据。在资产负债表预算工作中,一般情况下经营资产所占比例可以利用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以函数方程预测日常经营所需数额,以保证其增长因素得到充分考虑。同时要以有效费用增长降低外资融资数额作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基于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制定预算,重视历史数据,以其为参考依据,全面考虑经营数据,在企业制定发展目标之中以数据为主要参考依据,从而提高预算数据的质量与稳定性。
(二)减少预算调整保持稳定企业一旦批准预算,则应当保持其稳定性与有效性,无特殊情况不得任意调整。只有实行改革或改变经营方针时,依据外部环境变化进行预算调整。另外,综合考虑预算内容与金额是预算编制的首要内容,通过整合与讨论数据将所有可能性进行充分分析,以保证数据的时效性与准确性,降低预算调整频率。相关部门依据企业经营环境与发展方针调整预算时,管理部门应当依据相关问题进行思考查看预算调整的必要性。从是否会对企业日常经营及未来发展造成消极影响或财产损失的角度进行考虑,只有具备调整的必要性才能够进行调整,如无特殊情况则无需调整,以保证预算制定数据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三)定期分析预算偏差企业控制日常经营活动以预算为重要依据,其能够审查经营决策是否合理。而利用财务数据评价公司现阶段及以往的业绩即是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通过多种分析方式能够明确预算目标的形成与其后期实际执行之间的差异,通过对其偏离程度的分析与调查,采用科学举措解决其中问题,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只有找到阻碍企业经营发展的根本性原因,并以其为基础应用合理措施才能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定期分析预算偏差能够使企业发现在某段时间内财务经营状况及成果之间的关系。以合理控制关键点来实现成本增长,只有有效控制成本才能实现企业利润的增加。而绩效目标的制定应当依靠企业管理层或财务部门,以现阶段经营状况及战略目标实现程度为前提,通过分析预算目标与实际成果之间的差异,寻找潜在风险,利用科学手段调整战略经营目标修改预算的方式提升企业价值。
(四)加强监督与控制预算在全面预算控制工作中企业可以应用当期预算控制或累积预算控制的方式持续跟进预算目标或其经营过程中的实际执行结果。通过当月数据分析年度累计数据,从而保证相关数据的时效性与准确性。单向控制与总额控制作为企业控制工作的重点,能够实现成本费用的合理控制,从而大幅度提升经营利润率,将财务控制与业务控制相结合,实现业财融合。只有企业管理层正视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才能有效结合,从而发挥预算控制的实际价值。审核业务费用,重视各阶段的费用产出,通过比较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为后续经营决策提供合理依据。控制财务与业务工作是提升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企业利用柔性控制解决费用性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而将刚性控制应用在重大决策中,只有深度剖析预算实际执行结果与目标的差距才能找到问题根源,从而采用合理措施调整与修正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企业在战略发展目标实现的前提即是加强监督与控制预算,利用合法手段规避经营风险,以有效措施降低风险,从而保障企业的健康运营。
(五)提升企业绩效考核有效性员工共同劳动是推动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基础,通过管控经营过程实现责任制度的有效性,通过科学的责任制度考核员工工作绩效,通过有效考核科学评价员工工作成果,利用科学的奖惩制度与任免方法保障经营工作的确切落实。企业如何利用考核工作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员工知道自身工作成果与实际绩效挂钩时,就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体现自身实际价值。预算管理制度化是高质量预算编制及考核制度的前提,通过分析工作情况,以合理的编制程序进行预算,分析预算执行结果,从而开展绩效考核与评价工作。企业在实施预算考核时应当合理设置周期,通过有效考核办法结合企业预算管理制度开展相应工作,以预算执行结果的确切核对实现预算目标数及现有经营完成比例。分析与比对各项数据,以书面分析报告为主,反馈给各级部门,为后续考核工作提供重要依据。预算差异的确定以相关资料及执行情况为主,在预算考核工作中指出存在问题以提升企业绩效考核的效率,考核标准在全面预算管理中作为主要内容,以评定范围展现绩效评估。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应当以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开展相关工作,避免因形式化流程而阻碍企业发展。以调动员工积极性为主要目标是企业现阶段经营业务指标设立的初衷,通过科学的全面绩效预算指标考核,工作人员提升其可操作性的同时充分展现量化的应用效果。在年度预算考核中考核员工的执行力与工作结果以实际数据为前提,兑现考核管理办法依据员工表现给予一定奖励,做到赏罚分明的同时,使企业员工能够正视全面预算绩效考核工作。全面预算考核机制的有效应用能够抵消员工的消极心理,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共同配合,共同进步,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为其后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多元化手段激励员工,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各项工作,以保证其觉悟性,从而为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贡献价值。
(六)构建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架构企业全面实施预算管理工作,要以构建完善的组织架构为重要内容,为保障各级部门之间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提升全体人员的参与与配合能力,全面预算管理要以科学手段挖掘各级部门潜力,通过对企业整体预算管理组织架构的规划,使其能够在分工具体的项目工作中明确自身职责,在自身岗位上发光发热。预算管理操作流程的规范性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的预算管理协调机制实现管理组织架构的实际价值。规范的协调机制能够第一时间解决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企业管理层与各级负责人的统筹规划实现日常经营工作的有序开展。在提报预算依据中综合分析年度预算,整合相关数据体现其准确性与实效性。年度预算指标在经过管理层审核后反馈于各级部门,在绩效考评工作中依据现有指标执行相关工作,通过进一步分解预算指标,使其能够落实岗位任务,从而提升考核效果。因此,只有落实具体人员任务,才能明确的执行工作落实各级指标,以合理分工,提高闭环工作的效率。此外,在组织架构中应当建立信息反馈系统与风险预警机制,监督控制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而这也与信息平台化建设息息相关,因此,企业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建立信息反馈平台,通过数据参考完善全面预算编制监督控制工作,避免因决策失误而发生偏离企业发展方向的情况,第一时间调整相关规划展现全面预算的灵活性,提升企业日常运营效果。
结语
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推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选择科学方法进行优化,使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不断完善。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与确切执行全面预算管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通过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推行绩效考核、控制成本等方式,制定全面预算指标并以其为导向,建设现代化企业的特色模式,从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琼.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以通信企业为例[J].中国商论,2020(04):147C148.
[2]贾琼.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商讯,2020(03):111+113.
[3]殷洪波.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纳税,2020,14(03):247C248.
作者:郭虹莲 单位:延边职业技术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