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结构论文 > 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研究

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5-05 22:41:00人气:603

摘要: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自建立以来,依托自身特色,贯彻国家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要求,着力打造海洋经济引领区,不断推动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金融支持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提,建立现代海洋金融体系,是优化海洋资源配置、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系统研究山东自贸区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金融支持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策略,进而促进山东省海洋经济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自由贸易试验区;海洋产业结构升级;金融支持;海洋金融

一、引言

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自建立以来,重点依托山东海洋资源特色优势,积极探索开放型、创新型的现代海洋经济发展模式,着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和发展机制,大力推动海洋经济建设撑。在此过程中,金融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对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重要影响。2018年1月,《关于改进和加强海洋经济发展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颁布,旨在强化海洋金融服务,助推海洋经济转为高质量高效益型。基于此,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背景下,研究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问题,有利于建设和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也有利于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金融支持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

(一)利用产业形成机制以及产融结合机制现代海洋金融的基本特征,是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并重,两者通过不同渠道推动资本流向各海洋产业,进而以不同的方式调整海洋产业结构。以商业金融为例,首先,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能够大量吸纳社会资金,并将其转向投资,进而有效改善海洋产业资金供需不平的状况,实现海洋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其次,商业金融体系较为健全,运行效率较高,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强,可以为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利用资本导向机制资本导向机制利用的是,商业金融的利益竞争以及政策性金融的协调平衡来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尤其对商业性金融机构而言,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将资金配置到收益率更高的海洋产业中,以期获得更大的效益。在这种资本导向机制下,金融资源由效益差的海洋产业转向效益好的海洋产业,促进创新要素和产业深度融合,从而推动优势海洋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型。

(三)利用技术创新机制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主要变现在海洋产业从原先的劳动和资本密集型转为技术密集型,从低附加值转为高附加值产业。其中,技术创新成为实现海洋产业结构转型的源动力。而金融支持为海洋产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通过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发挥政府、社会及金融机构的协调作用,可以为海洋产业技术创新和结构升级,提供完备的海洋金融生态环境。

三、山东自贸区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状况分析

(一)山东自贸区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现状1.政策性金融方面2019年12月,山东省财政厅了《关于支持海洋战略性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财政引导作用,助力产业优化升级;实行优惠的税费政策,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大力拓展融资渠道,提升投融资能力。2020年10月,山东省《关于支持八大发展战略的财政政策》。其中,在海洋强省建设方面,不断完善海洋强省建设财政投入保障机制。2019年以来,山东省财政厅立足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领域和环节,积极扩大投入、优化支出,强化资金监管,进而推动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在海洋产业方面,山东省统筹资金80.79亿元,用于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进步和传统产业的提质增效,加快海洋经济新旧动能的转换。在海洋生态文明方面,山东省统筹资金27.63亿元,着力打造海上“绿水青山”。在海洋金融方面,强化“财金融合”,稳步推进基金投资运作。首先,提高引导基金出资比例。其中,省级引导基金出资现代海洋产业领域基金的比例为30%,省、市、县级政府共同出资比例为50%,均提高了10%。2.商业金融方面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背景下,为进一步促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山东省内各银行等金融机构牢记海洋强省战略的发展要求,不断完善服务模式,优化组织机构,创新信贷产品,为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提供长效的资金保障。据资料统计,截至2020年4月,农发行山东省分行海洋贷款余额32亿元。截至2020年9月,全省农商银行系统共计发放237亿元海洋经济类贷款,涉及20.5万户企业。此外,兴业银行青岛分行依托政银、银企平台,率先设立海洋产业金融中心,充分结合自身特色,利用集团多元化金融服务优势,创新海洋金融服务方式和特色产品,推动海洋产业优化升级。截至2020年10月,兴业银行涉海客户超过200户,融资余额高达120亿元。加快发展海洋产业基金。据统计,山东省设立17只现代海洋基金,认缴规模高达230亿元,实缴规模为47亿元,投资项目有53个,基金投资金额为31亿元,吸引其他金融和社会资本共计79亿元。此外,积极强化海洋产业项目储备。现阶段,基金投资项目库的重点范畴就是现代海洋产业,已储备的项目有62个。

(二)山东自贸区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1.金融创新力度不足,难以满足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需求特性根据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公布的2019-2020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青岛金融创新指数仅为68.83分,位居第23位;济南金融创新指数为67.43分,位居25位;烟台金融创新指数为64.43分,位居32位。由此看来,山东自贸区金融创新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方面,现阶段山东省支撑海洋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主要来源于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等,这类传统金融机构往往很难准确把握海洋产业结构特征和海洋经济金融需求特征,因而无法提供针对性强的金融支持策略。另一方面,金融产品创新性不足。众所周知,海洋产业的金融需求呈现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单一的金融产品很难满足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背景下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2.融资模式单一化,融资结构比例尚需优化根据统计资料,山东省在2020年末的社会融资余额为15.2万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是11.8万亿元,贷款余额是9.8万亿元,包含3.1万亿元的地方法人银行贷款。此外,直接融资所占比重为19%,与2017年相比较提高了11%。虽然债券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但涉海企业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依旧是银行信贷。与一般企业比较,涉海企业的科研投入力度大、风险高、盈利水平不确定,常常很难符合银行发放贷款的信用评级要求,因而无法获取银行信贷资金。山东自贸区着力打造海洋强省,资金需求量大,必须进一步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模式。3.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有待健全山东自贸区建立以来,积极探索金融监管模式和金融机构经营模式的创新,开展财政资金股权投资改革试点,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然而,在调节资金需求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的是银行信贷市场,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功能未得到充分开发。目前,山东自贸区的海洋产业基金以及私募股权投资等取得一定成效,但还没有形成规模;保险创新推广力度也相对不足。因此,急需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进而推动海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四、促进山东自贸区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策略

(一)提高海洋金融产品创新性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背景下,创新海洋金融产品可以突出金融服务自贸区建设功能,有效激发海洋金融市场的活力,降低涉海企业的经营风险,提升涉海企业的融资水平,为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提供资本支撑。为此,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大力开发渔业小额信贷、蓝色信贷等海洋金融产品;保险公司可以开发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新兴产业保险,以及新材料保险、科技保险、专利保险、海洋工程保险等创新性产品;涉海企业可以发行债务性融资产品,从而满足对资金的多方面需求。

(二)打造自贸区一站式海洋金融服务平台在金融服务方面,为满足自贸区内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必须要构建一站式海洋金融服务平台,打造海洋金融服务名片。一站式海洋金融服务平台,是一个集海洋金融运营平台、资本运作平台和海洋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平台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可以有效促进海工装备、海洋牧场、海洋生物医药、国际货运贸易、港口服务等涉海产业发展,为自贸区内涉海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提升融资用资的软实力,全面发挥金融供给侧优势,促进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大力拓展多样化的融资方式首先,海洋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一方面,通过财政拨款,成立海洋经济专项资金,专门满足现代海洋产业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实施税收减免,从而减轻涉海企业的税负,促进海洋产业结构的升级。其次,银行贷款依旧是山东自贸区海洋产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因此要全方位建立覆盖面广、差异性强、层次多元化的银行体系,提高银行信贷规模。此外,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利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双模式全面扩大融资规模。同时,应重视保险市场的作用,借助于海洋保险进行资金融通和风险管理,促进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四)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金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山东自贸区急需解决的战略问题。一方面,金融人才的培养需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利用产学研机制,为海洋金融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金融人才的引进可以面向国际,尤其要注重高级人才的引进,强化政策指引,为高层次金融人才提供优惠政策。同时,着力改善职业发展环境,真正让高素质的金融人才,长效地服务于山东自贸区海洋产业的发展。

结论

金融支持是现代海洋经济与产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山东自贸区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金融支持发挥着“加速器”和“助推器”的功能。因此,“政企银”等各部门必须要继续创新金融产品,完善业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为山东自贸区海洋产业发展,提供强势的金融动力,助力多核心、高效益的海洋产业发展结构。

参考文献:

[1]宁凌,宋泽明.海洋环境规制、海洋金融支持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J].生态经济,2020,36(06):151-156+203.

[2]刘t,杨旭.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产业结构优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5):189-196.

[3]纪建悦,郭慧文.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68-76.

[4]赵巍,葛永磊.金融发展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04):1-6.

[5]庄婷婷.金融深化、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J].海洋经济,2020,10(04):1-12.

作者:闫婷婷 单位: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