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直播助力特色产业营销优化浅析
摘要:小龙虾是湖北省优势特色产业,也是全省重点开发产业。近年来,小龙虾成为直播间爆款,通过直播带货解决传统销售模式中流通环节多、销售模式单一的问题。文章以湖北省小龙虾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湖北省小龙虾直播营销现状中存有的直播内容不够丰富、缺乏优秀主播、消费者满意度不够高、冷链物流系统不完善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整合营销、人才培养、直播监管机制、构建柔性供应链的解决策略,以实现电商直播助力湖北省小龙虾产业营销优化,促进小龙虾直播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龙虾产业;特色产业;策略
小龙虾产业是湖北省的农业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之一,产量占全国近半壁江山。2020年湖北小龙虾产业集群成功跻身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目前,湖北小龙虾产业集群拥有小龙虾养殖面积约307833hm2,总产量58.51万t,分别占湖北省养殖面积67.6%和总产量63.3%。小龙虾产业链条完善,已形成小龙虾苗种繁育、养殖生产、加工出口、流通物流、餐饮娱乐、电子商务的产业链条,有省级以上小龙虾产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各20余家,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分别达到158.59亿元和279.9亿元,成为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发展小龙虾产业有助于培养地方经济增长新动力,提高地方经济核心竞争力,是湖北省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展路径。2021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1.79万亿元,同比增长8.9%;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4158.9亿元,同比增长26.2%。直播带货是近年来农产品营销的风潮,农产品借力直播,逐渐摆脱了传统销售模式的各种弊端,不仅更好地打开了市场销路,而且对农产品品牌塑造、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也大有裨益,成为助农兴农的好方法。
1湖北小龙虾产业电商直播营销现状分析
1.1主播类型多样化,带货效果好
近两年,小龙虾正在线上直播间频繁“出风头”。平易近人的售价、恰当的营销策略、切合年轻人的消费心理,是其成为直播间爆款的硬实力。2020年“为湖北拼单”贯穿了4―5月,以小龙虾为代表的湖北名片,先后登上了各大电商平台的湖北频道,引来“网红”、明星、主持人、企业家纷纷带货“代言”。在淘宝直播间,盒马鲜生总裁为湖北农产品带货,5s就卖光600万只湖北小龙虾,同时还有罗永浩、步步高、斗鱼等公众人物及企业,也在直播带货小龙虾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在直播风口下,不少虾农也相继触网当起了主播,没有直播经验,也没有精心策划,凭借真实和质朴的风格,素人首播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1]。
1.2直播平台多,支持力度大
目前,农产品直播在各电商平台、主流短视频直播平台、农产品直播平台以及社交电商平台,都能获得较高的人气和骄人带货业绩,也得益于各直播平台对电商的流量、数据、运营等的支持。比如,阿里的助农“春雷计划”半年内举办了超200万场农产品直播活动,孵化了超10万个淘宝新农人主播。半年内,近1000个地域农产品的单月销售额增速超200%,其中湖北小龙虾增长210%;拼多多成立了新农业农村研究院,全景直播具有科普价值,向消费者推介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而是让更多的消费者在购买的过程中,了解科学种植过程和方法以及从田间到地头的整个可视化流程。
1.3低价比拼带货模式,难以可持续发展
据《2021年中国小龙虾产业行情分析》数据显示,小龙虾的网红直播带货由2020年的6000万元大幅跌至2021年的1000万元。出现断崖式下跌的原因在于“网红”直播的出场费、全网最低价的比拼,以及小龙虾选品、生鲜运输的供应链协作问题,使得小龙虾产业链各商家利润极低,无利可图甚至亏本,纷纷退出直播模式,小龙虾直播带货销量和热度持续走低的现象应引起各方的关注。
2湖北省小龙虾电商直播营销存有的问题分析
2.1直播内容不丰富
随着短视频和直播行业的发展,传统的硬广告和单项宣传的营销带货方式已逐渐令消费者感觉厌倦,农产品直播的内容同样需要策划和创意。目前,已进行的小龙虾直播以简单的产品告知和介绍为主,只是简单地兜售小龙虾,或直接模仿其他产品的直播套路,方式过于直接和单一。缺乏围绕小龙虾产业本身的特质,没有挖掘、优化、创新直播形式和内容,不能充分发挥直播带货的魅力,无法带动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和认同。
2.2缺乏优秀主播
主播的本质是网络导购,当前已进行的小龙虾直播带货的主播多为“网红”主播或明星主播,还没有专门垂直于小龙虾产品领域的主播出现[2]。网红、明星类主播面向全品类,针对小龙虾产品的专业知识较匮乏,并不能传递给消费者产品的核心文化和价值,对消费者的感染力有限,也不利于品牌价值的建设和传播。主播应在直播过程中客观地展示小龙虾产品价值,专业地传递其养殖生产知识,生动地传播小龙虾产业文化,这三者有机融合,才能全面满足消费者的多层次需求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几乎没有达到这三者要求的主播。
2.3消费者满意度不够
一方面,通过网络直播销售的小龙虾选品缺乏专业分类和分级,产品质量差异性较大,同时,部分主播在直播时表演夸张,拔高消费者期待,导致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不够。另一方面,小龙虾电商直播养殖农户参与度较高,增加了市场监管难度。一些小龙虾的网络直播发货是通过养殖农户自主发货,甚至没有通过产品检验检疫,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风险。
2.4直播销售利润过低
全网最低价往往是直播带货的鲜明标签,让消费品商家既爱又恨,也让小龙虾产品大呼伤不起。对小龙虾产业而言,因为快递包装等成本较高,甚至出现网上产品更贵的现状。特别是小龙虾产品的溢价空间较小,一般终端市场加价倍率约3倍,而服装等轻工业品却可以达到8~10倍。如果参考高,加价倍率的商品大幅度打折,将会严重扰乱整个小龙虾产业正常的价格体系,难以实现优质优价。
2.5直播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亟须完善
小龙虾产业直播供应链包括养殖、加工、包装、保鲜、运输、售后等一系列过程的复杂系统,需要小龙虾养殖经营者、加工生产企业、物流企业、电商平台的广泛参与。同时,小龙虾相较于普通商品,生鲜易腐,保质期短,对运输储存的温湿度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只有完善的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才能保证安全快速地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网络直播间小龙虾的即时销量增加,对农产品电商生产加工的精细化管理、农产品生鲜冷链物流配套设施、农产品电商直播平台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3湖北小龙虾直播营销优化策略
3.1优化直播内容整合营销
3.1.1认真筹划和准备直播。一场直播就是一场促销推广活动,要想为消费者提供好的直播内容,就应提前认真筹划和准备直播。注重“播给谁看”“播什么内容”“如何播”3个要点,根据目标受众规划直播内容并赋予差异化价值。实现直播内容互动与推荐相结合,加入创意思维,吸引消费者关注,并且通过设置合理的直播脚本,控制直播节奏,提高观众沉浸效果,从而实现直播的商业目的。3.1.2多维度挖掘直播场景。除了产品本身,小龙虾产品的养殖、捕捞、生产、加工、分拣、销售等过程都可以通过直播实时展现给观众,买家借此可以更直观清晰地了解小龙虾生长、生产和加工等环节,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也可在直播间搭建具备小龙虾产品特色元素的主题场景,增强视觉效果,增添趣味性,不断创新,以吸引消费者。3.1.3凸显直播内容特色。小龙虾产品直播基于满足消费者的功能需求和情感需求,融入表演、感动、趣味、人文等创意元素,打造差异化的内容,赋予小龙虾产品情感内涵和文化内涵,让小龙虾网络直播更加具体化,从多维角度扩大直播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例如,为消费者演绎小龙虾的食用场景,用小龙虾烹饪美食,设置情景剧,讲述养生知识、养殖知识等。也可以在直播间提供发放红包或优惠券等环节,既丰富了直播内容,也增加了与消费者的互动等。
3.2以标准化为核心严控选品
首先,加快完善小龙虾直播选品标准体系。由相关协会牵头、小龙虾主产区主导,共同着力构建科学合理、技术先进、协调配套、面向应用的从养殖到加工、出口、物流、餐饮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规定小龙虾的分等分级、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创建小龙虾产业的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为全国小龙虾产业提供统一标准并实施检测,以促进小龙虾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其次,小龙虾直播间根据产品外观标准、品质标准、生产标准化为核心,把控小龙虾直播带货选品关。同时,产品直播要始终秉持诚信原则,不能过分夸大产品的品质和功效,进行虚假宣传,也不能为了丰富直播内容而哗众取宠,以避免选品质量与主播描述不符,导致消费者不满和出现售后纠纷。
3.3打造差异化价值品牌
小龙虾直播带货存在利润过低、难以持续经营的问题,要打破小龙虾直播间产品同质化、低价竞争的局面,需要通过品牌建设,强化小龙虾的差异化价值。通过深入分析市场,密切结合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紧抓自身产品的突出卖点,包括概念、产地、文化、特色、包装等不一而同的特点,提炼产品的品牌核心价值,实现和其他产品的差异化,以吸引消费者购买。一方面,小龙虾相关企业可以通过打造自主品牌,整合提升产品竞争力,如“楚江红”“宝龙”等自主品牌,通过扩大自主品牌获得品牌溢价,保证小龙虾产品直播间的销售利润。另一方面,可以建设区域品牌,比如“潜江小龙虾”“监利龙虾”等,利用区域产地特色树立品牌形象,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4培养、引进小龙虾直播人才
小龙虾农产品直播经济的发展核心在于产品的特色和质量,但直播间的主播同样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好的主播能给产品带来流量,增加销量,带动产业加快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健康良性发展。所以发展小龙虾直播经济,关键还得加大小龙虾电商直播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一方面,可以采用电商直播人才培养模式。校政企多方协作,积极发挥湖北省的教育资源优势,鼓励本地高校建设电商直播相关专业,组建农产品直播团队,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培养小龙虾电商直播行业应用型人才,实现专业和直播电商行业的精准对接。鼓励广大虾农参与直播电商培训,帮助其掌握直播带货专业理论水平和技能素养,培养本土“网红”主播与直播团队。让更多虾农参与到直播电商中,与消费者面对面交流产品的品种、特点。直播小龙虾的生长环境与制作流程,增加供求双方的信息沟通交流。另一方面,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县域电商直播基地,推动集内容制造、视频技术、直播场景等“一站式”直播基础设施建设,制定直播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和集聚优质直播人才,形成集群效应。
3.5建立小龙虾直播长效监管机制
首先,加快出台网络直播行业规范化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确保直播营销全流程、各环节有法可依。明确规定直播产业链的各主体如直播平台、直播运营商、主播等营销人员、产品供应商的法律责任,对直播准入、产品质量、营销管理、售后服务等环节进行制度约束。其次,在精准界定直播营销监管部门职责范围的基础上,加强分工合作协同治理,提高监管效率。再次,强化直播间农产品的质量监管,在支持产业运营主体加强自我监管、自我检测、行业自查的同时,积极探索应用区块链、大数据等现代信息化技术进行产品质量智慧化管理,实现小龙虾产品养殖、生产、销售全过程的可追溯性。最后,完善直播平台的信用评价及售后服务机制,从产品质量、描述相符、商家服务、物流服务等多维度,建立直播平台的直播评价体系,并健全售后服务渠道和机制。
3.6高效协同的柔性供应链管理
支持产业运营主体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的产业供应链服务体系,推进物流设置、智慧仓储、冷链运输建设,同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打造高效协同柔性供应链管理,使小龙虾直播间与多种业态、产业链各环节以及终端消费者进行广泛、实时连接。构建县域供应链云仓系统,提供智能化仓配规划服务及设备,让信息化调配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通过“云+仓”仓配一体的柔性供应链模式,高效协同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各环节,让商品的配送周期更短、物流效率更高。同时,生鲜快递业要顺应产业需求变化,优化服务结构,合理布局网点,推进农产品生鲜冷链物流现代化建设,加强物流冷链设备的应用,降低冷链运输成本,统一冷链交付标准,推动产业供应链、网络直播链高效运转。
3.7基于大数据的直播管理
直播企业可通过平台的开放式接口打通微信公众号、各类线上商城,将粉丝整合到高效率的直播频道里集中运营,实现整合粉丝、拉新用户、带货直播,将各平台的流量轻松打通,保护企业直播的客户流量资源。
4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电商扶贫、数字乡村建设等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国农村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和农产品上行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电商发展将进入加速转型和创新发展的黄金期,涌现出电商直播带货的新业态新模式,直播电商模式打通了农户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渠道。在大力倡导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文章提出通过优化直播内容整合营销、产品标准化建设、打造差异化品牌、培养引进小龙虾直播人才、建立农产品直播的长效监管机制、高效协同的柔性供应链管理以及基于大数据的直播营销等措施路径,助力湖北小龙虾优势特色产业营销优化,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荣蓉.江苏泰州特色农产品直播营销优化路径研究[J].组织营销,2021(31):43-44.
[2]罗小舟.云营销时代农产品直播营销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20(21):44-45.
骆芳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