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信用风险论文 > 公司制项目投资的风控机制分析

公司制项目投资的风控机制分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6-25 00:44:00人气:387

摘要:

项目投资将深受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美等因素的干扰,即使公司建立起完善的“首席风险官”制度,但在风险官有限理性的驱使下,仍无法将项目风险完全纳入掌控之中。本文分别做了公权力影响力风险分析、项目商业运营风险分析。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应用层面的讨论。

关键词:公司制;项目投资;风控机制

在当前实体经济发展现状下,需要不断增强对公司制项目投资的风控管理。对于国有风投公司而言,其投资项目大多集中在能源、公共交通、公共基础设施等领域,从中不难知晓:这一投资方向有效克服了市场失灵现象的发生。然而,上述项目一般存在着投资时间长、建设规模大,以及具有强的正外部性等特征。这就表明,在不进行有效的资金风险干预的情形下,项目投资将深受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美等因素的干扰。尽管目前诸多投资类公司建立起完善的风控职能岗位,但在风险官有限理性的驱使下,仍无法将项目风险完全纳入掌控之中。因此,现阶段需要重新审视项目投资的风险机制,并在其基础上构建起有效的管控措施。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风险类型分析

以投资市政项目为例,以下进行两个方面的风险类型分析:

(一)公权力影响力风险分析

梳理现阶段的相关文献可知,许多作者都将风险机制的生成归因于财务管理范畴,这一视角将阻碍我们客观认识公司制投资项目所面临的风险。笔者认为,由各级政府主导下的城镇化进程中,在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中公权力的影响力无处不在。对于投资项目风险引致而言,便是借助公权力影响力来干扰对投资项目的正常风险评估。不难理解,无论是公有还是非公投资公司,都必须以盈利作为首要目标。但目前存在着市政项目的公益性特征与投资公司经济利益诉求之间的矛盾,从而在某种压力驱使下非理性的投资项目仍然存在,而这又植根于国企传统的“委托-”问题使然。

(二)项目商业运营风险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在项目投资领域衍生出了大量的合作模式。当前以PPP模式最为抢眼,且也成为了各级政府开展市政项目的首选合作模式。这里就存在着一个风险诱导因素,即政府并不是一个经济单位,因此政府在自身职能范围内引资完成项目建设,其只对项目的外部性功能负责,而难以对项目的经济价值负责。从而,这就使得项目投资存在着资金回收上的风险。尽管目前可以采取债转股的形式来解决应收账款问题,但这仍需要进行机会成本分析。可见,投资市政项目必然需要面对该项目的公益性和外部性要求,那么其最终的投资回报则会因政府官员的行为偏好而显得不确定。

二、风控机制的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风控机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

(一)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若要规避公权力对业务开展所带来的干扰,便需要切断企业内部人控制这一可能性。前面已经提到,作为国企的一种类型―――国有投资公司,其仍然存在着内部人治理的现实问题,且在委托关系下也会淡化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关切。这就要求,需要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来建立权利制衡机制。笔者认为,当前正在尝试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在国有投资公司中试点。这样不仅能扩充公司的资本金,还能强化公司建立市场需求导向下的行为偏好。建立在混合所有制基础上的内部治理结构,在涉及投资项目评估时必然会更加以经济效益为导向。随着一股独大到多元化股东结构,必然会随着利益关切的多样性来削弱传统政企不分的现状。

(二)强化项目风险评估

由于笔者所在公司的投资项目都存在着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工程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这里就需要强化项目的风险评估工作。作为以民生工程为导向的项目投资,必然会面临着社会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因此,在项目风险评估中应将视野从财务报表拓展到社会领域,如考察可能存在的社会舆论风险,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用地纠纷问题。在新媒体时代底层民意也会快速的在网络上进行传播,这势必会影响到决策层的价值判断。可见,强化风险评估的视野一定要拓展。

(三)完备投资团队建设

在项目制管理模式下,还需要完备投资团队的建设。建设路径包括:

(1)增强投资团队成员的责任意识,特别在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过程中,实体经济面所出现的发展低迷现状,更要求投资团队的成员能为公司的经营风险负责。增强的途径可以通过专项培训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来完成。这里需要注意,无论是培训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需要使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责任意识”与“切身利益”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2)建立起学习型团队。通过构建自主、自觉、互助的学习生态,来促使成员能在更加广阔的视域下来完成项目风险评估。这里就需要项目负责人带头践行业务学习活动,并在引领示范作用和帮扶机制下来感染其他员工。

三、应用

以下针对PPP项目投资类型,结合以上风控机制进行应用讨论。应用讨论分别从明确项目产权、强化项目审计两个方面来展开。

(一)明确项目产权

在PPP项目中存在着一个重要内容,即政府在一定时限内给参与建设的企业许可证,来为企业经营该项目提供垄断租金,这也是对企业参与项目建设的一种回报。因此,项目的所有权属于政府,而使用权属于特许企业。在明确产权的基础上,应严格界定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权益和责任,其中就包括谁来承担融资成本的条款。这样一来,投资公司的风险防控便有了明确的对象。为了防止因地方政府换届而带来的融资风险,还需要在明确项目产权上强化政府主体职能。

(二)强化项目审计

PPP项目所具有的融资风险还反映在项目特质上,如建设规模、建设周期,以及项目的外包状况。因此,为了督促项目资金能按期还本付息,还应强化对项目的审计活动。审计活动的实施包括:

(1)审计小组的构成;

(2)审计时段的设置;

(3)审计反馈的整改等。这里需要强调,针对审计小组的构成可以选择异地的第三方审计机构来参与。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在应对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美因素的干扰时,投资公司应首先从强化内部控制入手,遵循制度化风险管控的模式来建立起有序的项目投资环境。

四、总结

事实表明,在不进行有效的资金风险干预的情形下,项目投资将深受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美等因素的干扰。而且本文认为,即使公司建立起完善的“首席风险官”制度,但在风险官有限理性的驱使下,仍无法将项目风险完全纳入掌控之中。本文分别做了公权力影响力风险分析、项目商业运营风险分析。在此基础上,风控机制可从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强化项目风险评估、完备投资团队建设等三个方面来构建。

参考文献:

[1]伍贻安.基于公司制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经济师,2008(12):285-286.

[2]伍贻安.构建基于项目公司制的财务控制模式[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24):70-72.

[3]李志华.基于建筑业项目公司制下的财务控制模式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7(10):19-20.

[4]孙强.浅谈施工企业项目的公司制管理[J].铁道财会,2004(0Z6):6-7.

作者:李璐 中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