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财务分析论文 > 浅谈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1-02 20:39:00人气:359
摘要:在经济和信息化不断发展下,企业面临较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对财务人员的实践和分析能力亦提出新挑战。从事财务分析者,需要对业务的深入了解、严密的逻辑思维、极高的数据洞察和挖掘能力、极强的报告沟通能力等,一篇优秀的财务分析报告通常由严谨的逻辑、详实而简明的论据、清晰的结论、对使用者有实质帮助的建议等构成,但在实际分析过程中存在一些局限性因素对财务报告质量产生影响。文章主要从外部视角探讨企业财务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关键词:财务分析;财务报表;问题;对策一、财务分析主要方法及关注要点 财务分析是管理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基于财务资料,借助专业技术手段,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进行分析,最后从财务角度做出结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财务分析的应用范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管理层需要通过财务分析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实力,从而为企业战略做出决策;二是企业外部,在对企业进行投资或提供金融服务时,需要通过财务分析了解企业的运营能力和发展潜力,据以做出投资决策。 (一)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简述 财务分析关注的要素包括资产的完整性、盈利性,债务结构的优化、偿还能力,盈利的来源和结构,盈利能力的持续性,现金流状况等,目前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有比率分析、比较分析、趋势分析和因素分析四种。 1.比率分析 通过计算各种比率指标来确定财务活动变动程度。 2.比较分析 通过将两期或连续数期的相同财务指标进行对比,来表明企业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变动趋势,这种对比包括实际与计划、本期与上期、同行业之间。 3.趋势分析 通过分析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及其原因、性质,来达到预测未来的目的。 4.因素分析 通过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的方向与程度,一般要借助于差异分析的方法。 上述财务分析法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程度的重合,其中比率分析应用最广。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主要通过比率分析实现,常用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三个方面财务比率来衡量企业风险和收益的关系。对现金流的分析一般不能通过比率分析实现,而是侧重于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来评价企业现金流状况,并据此判断未来现金流趋势,比率分析与现金流分析作用各异,不可替代。 (二)财务分析的关注要点 财务分析不是简单地进行指标分析,不能单纯依靠指标值高低来判断企业好与坏,而应根据指标值高低来探寻需要判断的问题,并深入分析各项指标潜在的信息,得出想要的答案。在进行财务分析时,首先应了解企业现状,判断企业财务分析侧重点,明确财务分析目的,不同分析着重点选择的指标及资料也不一样,可按主要指标及次要指标确定各项分析的框架模型,根据分析需求选择相应模型;其次要关注与企业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动态指标,比如国内外市场行情、本企业竞争力等;再次适当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财务分析方法,定量方面可以通过计算方式获取,定性方面则需要通过判断得出结论。 “财务报表充分体现了企业战略实施的烙印”,企业经营模式(轻资产运营/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决定自身的资产分布结构、收入费用结构、现金流结构,单纯从财务报表也可以大致推导出企业的行业特点。从财务报表的勾稽关系入手进行财务分析是一种侧重于对报表结构、报表各项目间审查的财务分析思路,强调从报表来看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以识别报表是否存在粉饰和错误。 1.表内勾稽关系 在财务报表中,有些勾稽关系是明确的,如基本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上述表内关系较为直观,易于发现问题。 2.表外勾稽关系 相对于财务报表分析而言,更为重要的是不太明确的勾稽关系,即报表中的某些项目之间存在勾稽关系,在一定假设前提和条件下可以构成等式,这需要通过敏锐的观察力去发觉。 从反映的区间上看,资产负债表为时点报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均为时期报表;从核算方法上看,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为权责发生制,现金流量表为收付实现制。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可以建立直接的联系,但如果通过现金流量表,往往能够找到一些更直接具体的关系。比如,可从现金流量表与收入的匹配度推测,企业是否存在通过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等科目虚增销售收入现象,是否存在信用标准降低导致销售收入增加现象。二、财务分析存在的局限性 (一)财务信息不对称 有位美国经济学家说“假数据比没有数据更可怕,它误导人们做出错误判断”。财务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建立在财务数据真实的基础之上,但很多民营企业因税务及其他方面考虑,会设置两套及以上报表。如应对税务的报表,通常根据发票情况入账,但是收入、成本、员工工资、费用等项目计入不全;应对投资者的报表,则通过应收账款等科目多计收入,以及少列或滞后结转成本费用的方式来达到虚增利润目的。 (二)企业主素质的影响 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而言,信用风险的特征变量更多的是企业主个人的特点而不是企业本身的特点。企业主素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信用风险特征和发展命运。企业主对财务分析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主观意图刻意粉饰财务报表;二是对财务分析重视不足,未配备专业化财务分析人员,现阶段,很多财务工作者都不具备专业的分析能力,只纯粹地进行财务核算,无法将财务数据与生产、业务活动结合起来分析,为管理提供者提出有价值的信息。 (三)行业发展状况和经营模式变化 财务报表只能够体现过去经营活动,缺乏前瞻性,不能从中看出行业发展状况和经营模式变化对企业产生的影响。企业所属行业发展状况决定其生存环境,有的财务由于对企业所属行业的经营特点不了解,或了解不深,一定程度上会出现让财务指标分析将思路引向误区的情况。例如:服务性行业,存货很少,如果按照标准化财务指标分析格式进行分析,那么,存货周转天数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对于服务性行业而言,其实没有多少意义;再如,从事小商品批发的企业,大部分都是现金交易,那么对应收账款的分析也就没有太大的意义。 企业如果在经营过程中经营模式发生变化,例如,纯生产型企业转变为设计+生产型企业,专业化经营向多元化经营发展,但仍以原先经营模式的套路对财务数据加以分析,将导致分析结果严重偏离实际经营情况。三、探讨财务分析不足之处的应对策略 (一)应对财务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措施 企业财务数据不准确,对企业报表进行分析没有意义,只有根据现金流水等做账的对内报表,才能反映出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在对财务报表分析之前,首先要深入企业内部核实报表真假。财务核实的意义在于,通过对企业经营情况的了解,还原企业报表应有的面貌。而对还原后的报表进行财务分析,结论才有参考意义。 企业资产不等同于企业价值。从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中可以看出,企业资产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负债,即向债权人借入的资产;二是所有者权益,即属于股东的资产。那么扣除负债因素,企业的价值是否可以用所有者权益(净资产)的多少来衡量呢?这需要评估企业资产的质量。在实际中,企业各项资产质量优劣各异,如现金、银行存款等变现能力强的资产,质量很高;又如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需要考虑减值因素的资产,质量相对低一些;再如长期待摊费用、递延税款等不会产生收益的资产,质量就很低。从资产质量的差异性可以得出,净资产同样不能代表企业价值。实际上,企业价值应取决于其未来现金净流量的折现,只有企业投入的资本回报超过资本成本时,才会创造价值。简单来说,企业要实现价值,两个方面至关重要,一是企业经营必须产生利润,二是利润应切实转化为现金流入企业。 决定收入的因素并不是资产规模,而是资产质量和资产周转速度,以及运营模式是否优化。收入其实是战略和经营的结果,但是跟收入相配比的还有支出,支出并不是战略和经营的结果,而是企业管理的结果。管理实际上是要追求最经济和最适合的方式来实现企业目标。管理是为战略服务的,所以如果管理没有服务好战略,就会出现支出大幅增加,收入增长赶不上支出增长,最后导致公司的利润并不是非常理想的情况。 除财务核实外,应对财务信息不对称的另一有效措施是引入非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比财务指标更能反映企业的整体信息、未来信息、责任信息和适时信息,因为非财务指标不易被操纵、受会计政策干扰比较少,因此要多引入非财务指标,例如市场份额、创新能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及顾客满意度等,通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分析,能够使财务分析结果更贴近业务真实性。 (二)加强企业主对财务分析的认识 企业主的素质很大程度上主导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在进行财务分析前应关注企业主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通过评估其信用水平高低来判断财务报表的可信度。同时,应让企业主深刻认识到精准的财务分析有助于引导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能够为企业的持续经营发展提供保障。因此,企业主必须高度重视财务分析,除配备专业的财务分析人员外,还应让其他部门积极配合财务工作,建立沟通机制,理顺财务与生产、业务等相关部门的关系,从资金、人才等方面支持财务分析工作。 (三)注重行业状况和经营模式分析 财务分析还应结合企业所属行业状况和经营模式的稳定性,来判别企业财务指标释放的信息是否与之相吻合。在对企业所属行业进行综合分析时,一是通过查看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等资料来了解行业准入门槛;二是借助大数据或收集行业相关信息,以了解行业的平均利润情况;三是对行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发展的成熟度进行了解,推断企业所处的行业地位和竞争格局。在对企业经营模式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时,一是从业务数据和财务报表入手,以纵向和横向角度比对财务指标是否出现大起大落异常现象、是否与行业状况相背离等情况;二是与企业主交谈中了解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判断企业目前或今后是否存在经营模式变动的因素。参考文献: [1]蔡东英.新形势下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会计,2018(03). [2]刘芳丽.浅谈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会计,2018(24). 作者:林惠贞 单位:厦门联合信用管理有限公司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