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分析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摘要:随着时展,企业面临更多的挑战,这需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地总结过去、提升自身财务管理水平,借助财务分析可以极大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财务分析以财务角度为视角来分析企业的经营情况,对企业过去一定时期经营状况、经营活动进行总结,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预测企业未来经营活动的方向和趋势,为企业管理层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数据支撑。文章就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财务分析;问题;对策
一、财务分析概述
(一)财务分析的概念
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筹资和分配等各个环节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
(二)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分析具有特定的分析目的,内容因此也会有所不同,总体来说财务分析内容包括对企业的偿债、营运、获利、发展、综合五个方面的能力分析。
(三)财务分析的重要作用
财务分析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财务分析不仅能了解企业过去与现在的经营情况,而且能从财务的角度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漏洞,更加清晰了解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财务分析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找到有效的突破口,通过财务分析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财务建议,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财务分析是企业管理层进行经营决策的基础,财务分析为企业管理层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数据支撑,是决策实施的核心关键。总之,财务分析对于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企业财务管理意识的提高,企业的财务分析越来越被重视,作用也日益凸显,但财务分析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财务分析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财务分析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及综合性要求很高的工作,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财务分析质量,财务人员进行财务分析时只有对企业经营相关的因素有全面的了解,才能最终形成客观全面的财务分析结论。这不但要求财务分析人员必须具备扎实会计专业知识,还应了解和熟悉经营业务、税收法规、经济环境等各方面的知识。而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的财务分析人员财务专业知识体系更新不够,缺乏全面的综合素质,因此他们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往往会受限于局部利益,无法立足于企业长远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形成的财务分析结果不全面、不客观,影响管理层决策,甚至使企业遭受重大损失。
(二)不注重业务指标的分析
业务指标是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因素,财务指标只是业务经营状态的反映,财务分析不可能脱离实际业务孤立开展,可以说财务数据本质上是从业务指标演化而来,没有业务指标的支撑就没有财务数据。一些财务人员对企业的业务经营活动不重视、不熟悉,对公司的经营情况、业务指标等缺乏了解,财务分析局限于财务固有的思维惯性,仅依据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由于忽略了企业具体经营活动的相关因素,遗漏业务指标信息分析,导致财务分析最终只是形成了财务指标评价结果,无法站在公司经营管理的高度分析问题,最后形成的解决对策也不能正确引导管理层形成有效的决策。
(三)财务分析方法存在局限性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财务指标本身的局限性,每类财务分析指标仅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某一方面,财务分析时指标运用不足则无法反映经营活动的全貌。例如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这些方法均是对过去经济活动的反映,反映的是过去静态的生产经营状况,无法反应企业经营的动态信息。其次,财务表述方法的局限性,财务分析主要使用定量和定性两种方式进行表述。定量分析注重用“数字”来描述事物的特性,如流动比率、产权比率等指标的计算。定性分析则偏重用“语言”来描述事物的特性,主要针对分析对象的性质、发展变化规则所作的判断,财务分析表述时单一使用其中一种都无法完整准确的表述企业经营状态。最后,财务人员运用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时不了解财务指标的实际运用规则,存在照搬硬套教科书上公式的问题,因此无法将财务指标数据和公司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影响企业的财务分析结果。
(四)财务分析写作能力不足
财务分析工作是严谨且灵活的工作,财务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希望企业管理层通过阅读财务分析结论快速准确的了解企业的经营状态并预测企业发展趋势。遗憾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财务分析报告大量使用复杂而深奥的公式,忽略财务报表的内部循环与相互钩稽等因素,没有具体分析公式指标背后的逻辑关系与存在的问题,由于缺乏清晰明了的描述,公司管理层无法直观了解财务信息,甚至干脆放弃阅读,得不到想要的效果。
三、改进企业财务分析的对策思考
(一)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我们应当特别注意对财务分析人员综合素质的考核,并坚持作为人员选用的重要因素,这样不但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也促进财务人员的自我学习。提升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加强人员自身素质建设和构建企业良好的学习环境两个方面。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注重人员自身素质的培养。从人员自身而言,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建设主要包括职业道德、专业素养、非专业领域三个方面。首先,财务分析人员必须爱岗敬业、坚守准则,具有高度的服务意识;其次,财务分析人员应当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分析能力;最后,财务分析人员还应当拓展知识面,将学习渗透到其他非专业领域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也应当高度重视财务分析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为财务分析人员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避免财务人员受限繁琐的工作限制,无暇更新会计知识,通过企业内外交流学习,扩展财务分析人员在经营业务、税收法规、经济环境各个领域的知识面。
(二)密切财务分析和业务指标的关联度
财务分析人员除了要重视财务数据分析外,还需要了解企业实际业务运作,注重业务指标分析,确保财务指标与业务指标所对应的口径相互一致,对存在异常的财务分析结论则需要对数据来源进行问题定位、纠错和总结。财务指标和业务指标的高关联性也要求财务人员的工作必须向业务端进行适当延伸,掌握公司业务经营的关联因素,了解关联因素变化可能对企业经营带来的潜在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找出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影响企业盈利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优化措施,为管理者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三)采用多元化的财务分析方法
在财务分析过程中除使用静态指标外,还应适当增加与企业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动态指标,例如同行业的市场占有率比较、本企业竞争力等,动态指标分析可以提高财务分析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在财务分析表述时要注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充分结合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和定性分析的能动性,利用两者统一互补的特质提高财务分析的质量。另外,财务分析人员要熟悉财务分析公式的使用前提,注意认真理解财务指标的定义及运用规则,结合实际业务情况进行灵活变通。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需要通过另一维度进行分析验证,以充分证明财务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四)提高财务分析写作能力
财务分析的写作方式要根据阅读对象不同因人而异,提供给财务部负责人的分析报告可以力求深入精准,突出专业性,提供给其它业务部门或者公司领导层的财务分析报告则应该更加清晰易懂,便于阅读。另外还要注意调整财务分析报告的编写方法以满足不同层次阅读对象的要求,例如针对部门分析,分析内容可以更加具体、细致;分析对象是整个集团公司,则集中抓住几个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分析人员首先要确定好分析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财务分析报告形式上可以多样化,力求反映要点、分析透彻,例如PPT、立体图表、平面图表,文字加图表。
四、结语
财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应该不断自我学习提高财务分析水平,通过财务分析了解企业过去与现在的经营情况,发现企业存在的漏洞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财务建议,帮助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东英.新形势下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商论,2018(03).
[2]肖苔.新常态下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时代金融,2018(06).
[3]陈群芳.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中国商论,2018(01).
[4]刘芳丽.浅谈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贸,2018(24).
谌雅萍 单位:广州麦哲伦少儿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