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财务风险论文 > 施工单位财务风险管理思考

施工单位财务风险管理思考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0-12 10:59:00人气:337
摘要:本文首先对公路施工单位财务风险的类型进行分析说明,并阐述了财务风险的来源;接着,从风险的根源入手,对财务风险管理的办法进行阐述,最后指出了施工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的要点所在。本文认为,财务预算是进行施工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有助于施工单位财务管理效力的提升。希望通过这些总结,能够为各施工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帮助和建议。关键词:施工单位;财务风险;风险管理 施工单位的主要业务是承建我国各种大型施工建筑,其中,公路和桥梁的施工是我国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施工单位最重要的项目类型。施工单位的财务风险指的是施工单位在运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资金短缺问题,资金短缺直接影响了施工单位在施工建筑中的成本投入,也影响着施工单位的效益分配,对于施工单位的社会责任履行也产生着极为严重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施工单位的财务风险问题进行探讨。一、施工单位财务风险的类型及来源 1.由于工程投标带来的风险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工程项目投标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价格竞争。随着我国建筑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施工企业之间为了相互竞争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忽略对投标项目成本、利润等的精细分析,为了中标有些企业采用压低报价、围标、串标、甚至低于成本价等恶性竞争手段中标,而不顾工程项目投资多少、施工难易、规模大小以及盈利能力等,使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一度恶化,甚至因此蒙受经济损失,尤其是较低的效益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持续恶化,这种风险就是投标带来的风险。 2.由于施工过程管理不当造成的风险 施工工程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需要充裕的资金流作为企业经营供给。企业一旦资金短缺,就会在材料供应、专业分包、基础施工、工人工资等许多方面直接影响工程建设进度,从而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施工企业资金短缺的根本原因实际上是由于施工过程管理不当造成的,在施工之前,企业会对所承建的项目进行资金统筹和规划,如果施工过程能够按部就班地进行,则企业不会遭受到严重资金短缺的问题,但是,施工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由于施工员工的变化造成的工期延误以及人力资源分配不当造成的施工力量不均衡,直接导致了企业的资金短缺风险加剧。 3.由于财务管理疏漏造成的风险 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工程项目进行收入确认之后就应当确认所形成的利润,而收入确认的方法、时间等等都会影响到利润的确认,从而给工程项目利润形成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施工企业分配利润的方式、对象、金额等不合理,同样会给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利的影响。这一系列不利影响的根源,在于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疏漏,及财务管理从管理方法到管理制度,都不能为利润分配不均衡问题提供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也不能有效地控制利润分配带来的风险。因此,施工单位有必要从财务管理效力入手,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二、施工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的方法 1.强化成本管理规避工程投标风险 施工企业应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善的营业预算、资本支出预算和财务预算体系,通过明确部门责任、统筹规划、协调、配置公司各类资产资源。按照“总量控制、量入为出”的基本原则,严格成本费用控制,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及效果。在整个工程项目运营过程中,要加强全过程控制,根据控制节点的不同,做好企业内部部门间业务协同,优化内部管控流程,层层审核,刚性控制,全过程动态管控使工程利润可以得到有效保障。同时,施工企业还应该对施工项目进行精细化管理,企业对投标的重视、对施工的准备工作以及对施工结点的控制,都应该体现出一定的科学性,只有这样,由于投标造成的财务风险才能够得以规避。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的资金利用效果以及资金的使用周期。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介由科学的利润分配以及员工激励等行为,保证施工过程的连续性,能够有效避免施工工期延误造成的资金浪费,从而保证资金链的连续性。要做到科学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施工企业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建立施工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条例,使人力资源管理条例符合施工实际,并通过层层学习和教育,使全体施工参与人员对人力资源管理调理信服,使之成为施工过程中的奖惩规范;第二,采用先进的绩效考评办法,通过物质奖励和弹性工作时间等方式对参与施工的员工进行激励,使员工能够积极自主地投入到施工工作当中,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3.加强财务管理确保管理效力 财务管理效力的提高是对施工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管理的关键,缺乏力度的财务管理谈不上发挥其内部管控的作用,更无法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而财务管理效力的提升则需要通过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和财务管理的监督执行来完成。首先,施工单位应该对现行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反思,通过企业员工的工作实际以及常年的财务管理工作总结提炼出目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困难和盲点,集中精力解决财务管理中的事务,通过财务管理“短板”的补足来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整体的效力;其次,施工单位应该针对财务管理制定一系列的监督办法,例如,通过员工对利润分配不均衡的反馈来发现财务管理中的不公平问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滞后性进行监督和管控等。只有这样,施工单位的财务管理效力才能提升,由于财务管理不足造成的财务风险也能够被迅速发现并加以规避。三、施工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的关键点 施工单位的财务风险形成原因有很多,上述几种风险类型和成因是施工单位财务风险的主要内容,但并不是全部,施工单位要想对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的管理,关键在于单位领导层对财务风险管控的重视,只有对财务风险形成正确的认识,财务风险管理才可能是行之有效的;另外,制度的建立始终是管理的基础,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需要施工单位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最后,财务风险管理说到底是对资金的管理,而能够描述施工单位资金现状的是会计工作所提供的信息,因此,要进行高效的财务风险管理,就需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也是财务工作需要特别注意的内容。四、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单位的财务风险问题来源比较复杂,但从根源上讲,施工单位的财务管理风险主要是由于施工单位的投标行为、施工管理不当以及财务管理疏漏造成的;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是施工单位利润最大化的一种途径,因此,施工单位有必要通过强化成本管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强化财务管理效力来规避财务风险;在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管理层对风险规避的重视、管理制度的健全以及财务信息的科学性是有效规避风险的关键。相信通过财务风险管理,施工单位的财务管理效能一定能够大幅度提升。参考文献 [1]邵壹.关于加强公路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4,(9):105-107. [2]连丽娟.试论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2):114-116. [3]黄钢.浅析施工单位财务管理风险控制――以BOT(合伙人)+EPC模式为例[J].管理观察,2013,(6):225-227. [4]王阳.大中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 [5]金郁金.如何提高建筑施工单位财务管理水平[J].财经界,2010,(2):115-117. 作者:李英 单位: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