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财务风险浅析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公立医院的资金来源渠道和运作方式在新的医改背景下发生了改变,这对于当前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医疗改革为背景,根据医疗改革将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从宏观与微观两个不同的视角分析了公立医院在医疗改革中所将面临的财务风险。宏观角度是指医疗改革带来公立医院所处环境变化引发的财务风险,微观角度是指公立医院主体自身存在的财务风险。通过这两角度的分析,详细说明了公立医院目前和将来面临的财务风险,并进一步提出降低财务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医疗改革;公立医院;财务风险
一、引言
随着新医改方案及其细则的逐步出台,医疗改革逐步深入,国家财政资金拨款的形式也开始发生转变:由对原有的医疗机构救治制度和救治设施转变为对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救治制度的建立和救治设施完善的财政投入。除了财政拨款的重心转移之外,医改还带来了民营资本的介入,并出现民营医院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定、科研课题等方面和公立医院一样享受平等待遇的变化,势必影响医疗体系中的较高等级的公立医院的运营环境也发生的重大的变化,进而影响着这些公立医院的运营,引发财务风险。除了外部变化外,公立医院长期以来由于从属政府机构,竞争意识不强,原有的管理及财务体制僵化陈旧,内部控制、财务风险识别方面不完善,更是增加了这类医院的财务风险。识别并深入分析出现的财务风险,将有助于医院在财务制度上进行针对性的变革,减轻财务风险的影响,更好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中生存和发展。任何矛盾的发生都离不开内部与外部两方面的原因,本文由这两个方向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力求给出解决的建议和措施。
二、公立医院外部环境财务风险分析
(一)财政拨款的变化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由于在此之前,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主要的问题是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等,所以,财政拨款的方式从新医改实行开始就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财政拨款大幅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转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城市公立大医院从政府财政获得的资金增幅将减少甚至是拨款总量减少,城市综合性医院的筹资面临着重大的考验。没有资金的来源,医院就谈不上发展,筹资渠道不畅通是目前医院最大的财务风险。
(二)来自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
在新医改方案中,明确提及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积极促进非公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并且,国家还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随着国家对私营医院政策的放松,越来越多的私人资金甚至是国外资金都将来到医疗市场上分一杯羹,加之原来市场中的公立医院本已存在的病人资源争夺,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医院自筹资金方式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三)公立医院的融资渠道有限
现阶段,在新医改政策中,私营医院在筹措资金来源方面显得非常宽松,通过资本市场广泛吸收社会投资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以实现自身发展。形成明显反差的是,城市公立医院的主要筹资方式不外乎是上级拨款与自收自支,难以达到私营医院的灵活筹资方式。虽然在新医改方案中提及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慈善机构、向医疗求助、医疗机构慈善捐赠等,但是,国内的捐赠慈善相关法规未完善,即使完善了,公立医院的资金短缺问题并不能够指望这种方式解决。所以,在多方融资渠道上,公立医院处于不利的地位。
(四)价格形成机制的影响
新医改方案提出规范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基本医疗服务价格按照扣除财政补助的服务成本制定,体现医疗服务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和医生提供服务,实行分组定价等方式。但是,对于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却未提及如此明确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营利性机构可以相当灵活的通过市场来定价,而公立医院则不然,其价格的计算到变更或者新医疗服务项目的收费都要经过不少的行政申请及审批手续,效率上远不及营利性医院,这会影响到医院的自主筹资效率,带来财务风险。
(五)其他宏观环境导致财务风险
除了上述新医改带来的财务风险外,在新医改深入过程中,公立医院需要考虑其他一直存在的宏观环境影响。这些宏观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其和医院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比如金融市场。医院为了扩大规模、提高医疗技术与质量,必然需要资金的支持。在自收自支与财政拨款不能解决资金的情况下,只能求助于金融市场。目前,国内医院债权人的主体是各银行,银行的利率取决于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利率和汇率的变化都直接导致了医院的财务风险。尤其是国家在紧缩银根、利息上升时,利息费用骤然增加,并且,外部环境因银根紧缩而降温,导致医院的收益下降,医院难以偿还巨额的利息及本金,只能艰难度日甚至是破产清算。另外,科技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会导致医院采购的固定资产迅速贬值,如果医院未评估这些情况,就会错误的估计自己的资产,虚增自己的收入,影响到正确的决策。对于将要进行采购的固定资产没有考虑到这些情况,尤其是举债筹资下,财务风险更是明显。
三、公立医院内部财务风险问题
(一)投资融资不科学,资金结构不合理
为了扩大医院的规模与提高医院的技术力量,在国家财政拨款有限的情况下,许多医院选择了对外融资,如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医院投资融资决策的过程中所依据的信息不全面、存在偏差,更主要的是医院决策多根据经验及主观决策,缺乏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的系统论证,导致了医院投资决策失误时有发生,比如医院的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过高等,医院的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难以按期还本付息甚至资不抵债,给医院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二)医院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由于长期以来公立医院的特殊公立性质,目前,大多数财务人员对医院面临的环境复杂性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缺少深刻的认识,财务人员的工作重点仍然在账务、报表等会计活动中,没有财务风险意识,对财务风险缺乏相关的应对机制和能力,近年来的卫生改革将公立医院带入一个环境多变的时期,医院内部环境的复杂性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了医院的财务风险。
(三)公立医院医疗系统内部财务关系复杂
财务部门与各部门、医院与上级领导部门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权责并不分明,造成医院的资金使用流程复杂,使用效率低下。
(四)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完善
内部的财务监控对医院整体的财务风险防范起到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不少医院仍然未能建立完善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或者说,已经建立但是并没有意识到财务监控体制的重要性和其他的实际原因,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流于形式,进而没有责任追究机制,这方面的财务风险仍然存在。
(五)公立医院的应收医疗款比重大
由于其一直以来的公益性,公立医院都会存在拖欠的医疗款。尽管目前各医院已经认识到被拖欠医疗款的问题,但实际上,此数目仍然比较大,长期被拖欠的医疗款会最终形成坏账。被拖欠的医疗款会挤占医院的资金,降低资金的利用率,片面夸大医院的经营成果,诱导走上错误的方向,提高了医院的财务风险。
(六)医院的特殊性质
医院存在大量的药品与卫生材料,虽然价值很高,但变现能力不强,往往会挤占大量的现金。此外,新医改方案中提及将会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制度,医院药品材料的库存增加并不能增加医院的实际收益。尽管近年不少医院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采用延后偿付药品材料款等方式,但这样必然导致医院的负债大量增加,也增加了医院的财务风险。
(七)信息化水平不高
目前,大多数公立医院已经实现了用财务软件做账,但是,距离电子信息化的要求相差甚远。财务报表不能及时提供,往往缺乏时效性,对管理层的决策帮助有限;同时,不少公立医院还使用手工核算成本,缺乏电子计算机的支持,使得各项数据可信度不高。
(八)其他的微观主体的风险,如医疗纠纷等问题都会增加医院的财务风险。
四、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
(一)提高风险意识
财务风险意识关系到医院的每一个人,首先,上层管理者要积极的重视医院财务管理,提高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然后,自上而下,使医院形成关注财务风险的氛围,使全体人员都要为风险的防范工作做出努力。
(二)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强化内部审计
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提高医院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公立医院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按财务管理的各项要求重新审视目前的各项制度,检查有无疏漏,防止差错及舞弊行为的发生。同时,必须要求有关部门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并强化审计部门的作用,定期与不定期的对财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查找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与缺陷,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以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
(三)构建财务预警系统
要建立以财务指标体系为核心的财务预警系统,通过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及时有效的反映医院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变化,对医院在运营过程中各环节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经营风险发出预警信号,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财务风险。
(四)提高风险的管理水平
要科学的选择多种风险管理策略,比如,可以通过医院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筹资方式多样化等分散化方式,将医院财务风险分散到各渠道;通过购买商业保险等形式将风险转移。此外,要在制度管理下,通过科学的综合量化分析作出投资与筹资项目决策,减少重大项目投资的财务风险,减少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
(五)提高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部门的信息化水平
一方面,公立医院要加大信息化的投入资金;另一方面,要提高财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培养出既懂计算机又懂财务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贵炎.医院负债经营下的财务风险控制浅析[J].中国总会计师,2009.
[2]林贞葵.医院的财务风险及防范[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
[3]任中强.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
作者:丘雄江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