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型企业营销类员工流失对策研究
[摘要]制造型企业的人才优势已日益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与竞争开放性的加剧,营销类员工流失已日益成为制造型企业密切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制造型企业营销类员工流失的现状入手,剖析营销类员工因薪酬体系不够健全、绩效管理不够完善、用人机制不够灵活等原因导致员工流失,从而提出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提供多样化的福利、确定适宜的考核内容、规划职业生涯发展等对策与建议,旨在激励和留住营销类员工,保证制造型企业健康运营与发展。
[关键词]制造型企业;营销;员工流失
随着经济时代的日益发展,人才市场的竞争矛盾愈加增大,制造型企业营销类员工的流失问题也愈发严重。因此,留住和稳住营销类员工,已经成为制造型企业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将营销类员工流失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分析了解营销类员工的流失原因和所造成的后果,并提出与之相对应的管理和对策,以此解决营销类人才流失,保障营销队伍的稳定,促进制造型企业的发展。
1营销类员工流失的影响
在制造型企业的利润构成中,将近80%的利润由营销类员工销售所得,这部分员工占据着企业最为重要的位置。对此,营销类员工的流失,营销岗位将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老的员工不断流失,新的员工无法短时间适应公司的新环境和岗位的具体要求,营销水平处于新手水平,无法直接为公司产生经济价值[1]。同时,营销类员工的离去,公司很大一部分客户将被被带走,意味着企业将不再具有核心优势,在参与行业竞争时便失去了自身博弈的资本。
2营销类员工流失原因分析
2.1薪酬体系不够健全
从制造型企业现行的薪酬制度来看,营销类员工价值得不到体现以及平均主义问题较为严重。公司现行的薪酬绩效考核体系一味强调员工工作绩效,将员工岗位的职能与角色忽略,这种缺乏实际激励作用的薪酬制度对那些同岗不同薪、混日子的员工来讲是有利的,但对于营销基层干实事的业务工作者却有失公平[2]。
2.2绩效管理不够完善
制造型企业在对营销类员工实施绩效管理时,有失公平,仅仅依靠领导的意志改变绩效体系,可能会造成“违背初心”的管理现象。在公司的绩效管理中,因为一味听从领导的管理意志,没能体现员工的诉求,因而出台的绩效管理制度常常被赋予形式化的标签[3]。尤其是那些付出劳动却没能得到相应回报的员工,他们的绩效考评结果并不公正,绩效考核成绩不好即被领导视为工作没有尽力,这样的绩效管理现象不仅忽视了管理者随性的管理漏洞,也不能使员工的绩效成绩得到公平评估。
2.3营销类员工用人机制不够灵活
每年都会有一批刚毕业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制造型企业实习,但是大部分的学生基本都在公司做着营销基本的岗位,没有得到很好的专业培养,能力上得不到快速的提升,对营销专业培养意识不足,用人和选拔的制度不全面,能者上庸者下的员工意识不足[4]。使得员工的职业发展出现迷茫,无法提升,导致员工不得不另选他路。
2.4营销类员工自身原因
由于制造行业的发展,大部分的营销员工期望能去大城市见识更快的技术更新和技术提升,期望能拿到更高的薪资,以及得到更好的自我价值的体现。同时,也期望通过换新环境的方式是自己找到更舒适喜欢的工作环境[5]。制造业营销类员工缺乏对公司的忠诚度,对制造业的公司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并不太认同,从而找不到在制造业公司营销岗位上的职业规划和价值体现。
3降低营销类员工流失对策建议
3.1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
每个企业员工都希望得到一份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尤其是企业的营销类员工,他们期望自己得到高过其他员工的薪酬待遇。一旦他们得到了相对理想的薪酬,他们将认为自己的价值被企业认可和重视[6]。对此,企业要认可营销类员工,留住营销类员工,必须要为其提供一份相对具有竞争力与弹性的薪酬,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他们的薪资要求,还能避免营销类员工另作打算。同时,企业在留住营销类员工的过程中,需要站在长远的角度思考人才薪酬问题,企业领导要树立诚信观念,对员工做出的承诺,要积极兑现,这样才能为营销类员工贡献其智慧与力量提供放心的环境。
3.2提供多样化的福利
制造型企业为了争取更多营销类人才,他们非常注重为员工提供丰厚的福利待遇,并非仅限于提供较高的工资。就管理学来讲,为营销类员工提供的福利也可被视为一种长期投资行为,福利促使员工成长与发展,让员工获得职位满足感与幸福感,企业为营销类员工提供多样化的福利,能成功吸引他们选择留下,这不仅成功规避了高新带来的短期投资风险,也让员工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去实现更好的业绩目标[7]。企业通常可以为员工提供包括保险、基金、出差补贴、过节费、旅游等福利,按照员工自身的资格职务、获奖情况等进行发放,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获得更加丰厚的福利待遇[8]。
3.3确定适宜的绩效考核内容
制造型企业设定营销类员工绩效考核目标时,需要严格考虑针对性、定性与定量结合、人性化这三个原则。首先,企业需要根据不同营销岗位、不同职责与能力来设定考核指标,这样设计出的考核体系才具有针对性,考核结果也更加贴合实际;其次,企业要结合定量与定性指标综合考核营销类员工的工作成绩,定量指标以百分比作为参考,定量指标则主要针对员工的个人能力而设定[9]。最后,设计考核指标需要具有人性化的特征。考核过程中,企业要给予员工权力自由,鼓励员工监督与参与,考核结束需要营销类员工自主签字确认,这样的考核才是人性化和符合公平原则的,考核内容可以被员工阅读,原件由公司保管,员工留存复印件。
3.4绩效管理应以营销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
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围绕营销员工个人职业发展而言,并非企业经营目标。只有真正为员工职业发展设立绩效管理方案,才能留住核心人才,有效帮助企业获得长远发展,在以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为绩效管理目标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下,员工得积极性提高了,企业自然具备人才核心优势,也会不断因为员工的努力奉献而获得经营效益[10]。
4结语
制造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除了核心技术之外,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便是营销类员工。营销类员工对制造型企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巨大的能量,作为一项宝贵的资本,要想留住营销类员工,制造型企业要建立公平、人性化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完善员工薪酬与福利结构。从而消除员工流失的企业方面因素,最大可能地降低员工流失率,减少营销类员工离职所带来的损失,为制造型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小妹.零售业基层员工流失问题分析[J].现代商业,2020(13):70-71.
[2]吕美丽.机械制造企业员工流失原因和对策研究[J].农家参谋,2020(09):201+225.
[3]黄磊.企业员工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C公司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07):106-108.
[4]赵海伦.电建企业员工流失与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0(06):117-118.
[5]唐河辉.民营企业员工流失原因与管理对策探究[J].管理观察,2020(05):34-35.
[6]郭伟.企业员工流失对策研究[J].冶金管理,2020(03):238-239.
[7]马家骊.西北地区国有企业员工流失动因及对策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9,39(06):91-96.
[8]温雪.中小企业员工流失问题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9(36):81-82.
[9]汪柳洋.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9(30):113-114.
[10]刘芳,曾晓霞,朱冰,等.医院新员工流失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9(20):21-22.
作者:胡其亮 单位: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