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营销论文 > 企业营销课程考核模式改革探索

企业营销课程考核模式改革探索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6-23 05:12:00人气:378

摘要:“企业营销策划”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策划表现与活动组织能力。而目前我国应用型高校课程存在考核形式单一,考核内容僵化,评价主体局限等问题,对学生的考核侧重于理论知识,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课堂表现与综合创新能力。通过对现有课程考核模式弊端进行分析,探索一种课前、课中和课后多样化的全过程考核新模式,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促进专业实战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企业营销策划;考核模式;改革

一、改革的必要性

“企业营销策划”课程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要特征,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营销职业素养。受传统教育观念、模式等因素的影响,现行的课程考核内容僵化,考试形式单一,主要以期末卷面考试为主,很大程度上只注重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能力,没能促进教与学的互动,全面考查学生的能力。为了满足考核要求,教师课堂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进行讲授,课堂自主性较低。学生为了拿高分,考前对书本知识进行强化记忆,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大量学生高分低能,毕业后无法适应企业工作需要。以闭卷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创新型营销策划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改革课程考核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考核形式单一

“企业营销策划”课程一直以来的考核方式是考试。考试采用闭卷方式,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最终课程成绩中,平时成绩是由出勤率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量化。学校规定每10个课时必须布置一次作业。为应付老师点到,获得出勤分,校园有偿代课现象严重。为此,学院专门注册了举报代课的邮箱。期末试卷由教师统一命题、统一标准答案,考核方式重结果,轻过程。期末要求老师划重点,考前一化记忆,学习委员将老师画得重点整理打印成册,全班共享,更有学生夹带缩印小抄,舞弊手段屡创新高。

(二)考核内容僵化

该课程的考试内容仅限于教材内容[1]。教学大纲要求严格按照教科书出题,题目均匀覆盖所学章节。但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最新营销思维和理念无法在书上学到,也无法在试题中体现。考试题型以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等客观题为主,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等主观题为辅。学生在做客观题时,大多死记硬背。标准化考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考试的公平、公正和有效性,却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时,作为任课老师明显感觉到卷面成绩无法真实反应学生的课堂表现。

(三)评价主体局限

在人才培养和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精神还没有真正体现出来。课程考核的评价主体为“企业营销策划”课程任课教师,学生是客体,没有参与评价的权利,只能单方面被动接受评价,二者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使得课程考核的过程是一个机械与对立的过程,欠缺科学性和全面性,削弱了考核的激励与导向功能。评价主体局限于学校内部,与社会环境脱节,对学生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顺利就业,教师也没有把握,学生的学习也很盲目。

三、考核模式的改革思路

(一)考核评价方式多元化

积极探索科学、全面的课程考核评价模式,从课程开始到课程结束实行全过程、多元化考核,加大平时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以督促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努力学习,而不是指望期末考试最后一周死记硬背[2]。对学生的考核应该包括学生课前准备、课中参与程度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营销策划实践、营销策划大赛等环节。除了传统的到课率、作业完成情况考核,这个学期我尝试着在课堂让学生进行15分钟的营销策划案例PPT分享,学生自己选出五位评委打分,占总分70%,教师评分占30%。激发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课堂反应热烈。在开课的同时,要求学生至少翻译一篇专业权威外文文献作为平时成绩,使学生了解最前沿的研究情况,同时提升外语水平。增加小组讨论环节,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对课堂参与情况进行评分。同时,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学校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营销策划大赛等,以赛促教。实施课堂笔记制度,要求学生每堂课记录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阅读课程相关书籍2本,课前查阅资料,期末提供读书笔记和查阅记录,学习各阶段的成绩均记录到平时成绩中。期末考试尊重学生意愿,删除死记硬背的名词解释,加大策划方案撰写和案例分析题比重,主观题比重达70%。

(二)考核内容多样化

课程考核的目的在于确定学生是否真正地掌握营销策划相关知识,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因此,把考试内容定位在对以往知识的理解上和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上。考核中应有大量无标准答案的实际应用题型。学生不需要机械记忆,而是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用所学理论对问题能言之有理或者自圆其说或设计出可行方案都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成绩。考试内容的改革可以从记忆、理解和创新三个层面上进行。记忆层面,要检验学生记忆和再现知识的能力,考试的内容侧重于营销策划教材中必须掌握和领会的一些基本理论,如营销策划理念、营销策划程序和文案基本结构等;理解层面,了解学生认识事物间联系,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能力,其考试内容应该以考察灵活的、富有思辨性的知识为主体,如企业入市策划、品牌延伸策划等;创新层面,主要考核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观察、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如策划方案撰写能力、创新思维和策划能力。

(三)评价主体多元化

积极推进兄弟院校之间专业课教师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引进企业、行业专家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指导,了解人才培养规格能否符合社会需求,满足企业、行业对策划人才的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可以考虑在考核过程中适当添加学生之间互评成绩的比例,促进师生“教学相长”。逐步搭建教师、企业专家、学生等多方参与的多元化评价主体机制,改变任课老师“一言堂”的现状,尽可能减少任课教师的评价主观随意性。我们可以组织本学院、本市范围内的专任教师交流会,共同探讨教学评价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学校也有相关经费支持。下学期,我打算通过课堂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学生自己预先制订课程学习与考核方案,在了解学生内心需求的同时,启发教师教学和考核新思维。在学生社会实践环节,把评价主动权交给学生和企业负责人,实践分数由学生自我鉴定评分和企业负责人评价为主。教师结合学生和企业专家的交流情况和工作业绩,进行最终成绩核定。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机制,使得各方形成参与合力,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结语

营销策划考核模式的改革离不开教师。教师对考核模式认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改革能否顺利进行。传统考试方式运用多年,评分标准简单易操作,教师和学生都比较适应,有它合理之处[3]。随着时展,社会对营销策划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发挥考核对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和推进作用,值得高校教师们持续思考与改进。因此,怎样尽量保留传统考试方式的优点,同时发挥其他考核方式的优点,以建立更加高效、优化的考核体系,需要教学与科研工作者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笔者根据多年“企业营销策划”课程教学与考核评价体会,提出了初步的考核模式改革构想,有一部分已经在教学过程中实行,有一部分改革打算后续试点。

参考文献:

[1]李念良,李望国.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课程考核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9):14-15.

[2]朱晓莹.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18-119.

[3]张勇刚,李宁,周广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8):209.

吴玲 贾卫平 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