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贸易逐渐与国际接轨,跨境电子商务凭借诸多优势,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本文基于产学研协同视角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展开探讨研究,阐述当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与人才供需之间的矛盾,分析人才培养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有效的人才培养策略。
关键词:产学研协同;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一、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与人才需求的矛盾
在我国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陆续出现了许多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国际化发展。伴随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贯彻落实,国家给予对外贸易的发展大力支持和政策保障,为其迎来了诸多新的发展机会,我国跨境电商企业有了更大的发展推动力。从2013年至今,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交易额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给予此背景,我国跨境电子商务领域逐渐凸显出人才供需的矛盾,矛盾主要体现在人才供给量不足、高质量人才较少、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时效性差,以及缺少完善的师资队伍。数据来源: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二、当前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不足
跨境电子商务是基于传统电子商务的新兴行业,在近年来的发展迅猛,这也是体现出人才供需矛盾的主导因素。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上存在一定不足,没有做到及时更新、与时俱进,专业设置无法适应市场发展趋势,并且当前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均开设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但教学涉及跨境电子商务内容较少,缺少专门的专业设置,高校将其与电子商务统一,专业设置缺少针对性。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涵盖的知识内容较多,如:国际贸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等,许多高等院校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缺少开设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才培养。
2.缺乏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跨境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网络营销相关技术,以及国际语言的应用等诸多问题,这些均对高等职业院校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在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面相对较为滞后,大部分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条件不足,培养的主要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知识缺乏及时有效的更新,并且学生缺少实践操作的机会,会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实践课程,如跨境电子商务运营实训等,但高等院校普遍存在未开设或开设较少等问题,学生实践能力缺少有效培养途径,导致培养出的人才无法适应行业发展需要。
3.专业教学师资队伍较为薄弱
师资力量薄弱同样是影响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之一,高等职业院校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教师,大部分是接受传统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或是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的教师,其教学理念不能与时俱进,跨境电商专业知识不够丰富,并且这些专业教师很少有接触过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岗位的工作,因此,导致跨境电子商务实践经验匮乏,无法真正了解企业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专业课程教学与企业实际无法有效对接。除此之外,跨境电子商务是近年来兴起的行业,无论是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或教学,均处于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需要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不断深入展开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能力。因此,师资队伍建设薄弱是阻碍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
三、产学研协同视角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策略
1.制定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跨境电子商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其中的核心内容,需要依照当前高等院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引入多方力量参与其中,进行整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提高当前高等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以及可行性。制定过程中,可将企业对于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的用人要求融入其中,这样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就业能力,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脱节的现实问题。人才培养的核心应是企业的发展,以及人才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通过校企协同的方式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提高方案的专业性、全面性以及适应性。产学研协同背景下,应注重专业化人才的实训,人才培养方案中应涵盖完善的实训方案,为学生提供专业化教学环境,保障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真正落实到教学环节。
2.强化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建设
在专业建设方面,加强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是强化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应立足于国际经济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知识,根据跨境电商的国际发展趋势,在课程建设中建立持续学习机制,让学生对于跨境电子商务的理解层层递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进一步明确跨境电子商务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设置和建设,应立足于全局发展角度,了解跨境电子商务的行业发展以及岗位需求,进而使专业设置与岗位对接,使专业课程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国际经济与贸易、网络营销与策划、跨境电子商务基础、跨境电子商务运营,均应成为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系列课程,并且可以将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专业选修课等,凸显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层次性。课程设置过程中,同样应注重合理配置理论和实践课程,设置跨境电子商务操作技术培养所需实践课程,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3.优化跨境电子商务师资队伍
师资力量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核心要素,因此,应高度注重师资队伍的优化。首先,在进行教师岗位的设置过程中,不需要受到传统形式的局限,除了专任课教师外,可从企业引进一批具有较高知识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促进高等院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提高。其次,在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培训方面,鼓励专任课教师到企业学习相关技能,以顶岗实习的方式强化教师实践能力,真正参与企业岗位才能够深入了解实践操作流程,使教师无论是在讲授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均具备较强的讲解分析能力。最后,注重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师资考试,取得跨境电子商务师证,支持专任课教师到企业实际工作,使教师能够充分和及时地了解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更有利于日常教学的开展。
4.实施高仿真跨境电子商务软件实训教学
高等职业院校可以通过高仿真实训软件,全真化实践模拟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对主流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平台工作内容有更为全面的了解,达到“构建真实工作环境练技能,体验真实工作过程强实践”的目的。在跨境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提升环境模拟的真实性,让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以便在未来阶段的实习工作中,更好、更为快速地融入到实际工作环境中,更好地应对岗位工作。
5.支持科研项目
在进行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掌握前沿的发展趋势,以及较强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均至关重要。因此,学校应注重鼓励开展科研,给予有力的支持,可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构建科研项目组,带领学生共同开展科研,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理论知识,逐渐提高理论知识储备量。科研项目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和眼界都得到进一步拓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除此之外,引导学生创业同样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有效方式,通过产学研平台优势,高等院校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条件,为其奠定坚实创业基础,使其有完善的资金支持。学生有机会自主开展实践运营,实践过程中能够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累积更多经验,更加清晰自身专业领域的不足之处,进而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逐步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水平。
6.深化校企合作
高等职业院校想要进一步推动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应注重深化校企合作,传统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不过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习场地,最后真正留在企业工作的学生很少,无法切实提高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效果,合作共赢理念也无法得到贯彻落实。同时,企业作为高等院校学生实践基地,应构建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实训方式,例如一年级应以培养学生对专业及专业基础知识的认知为主,组织学生进行企业参观;二年级则可开展专业技能培训,通过高仿真实训软件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应届毕业生即将面临毕业和找工作,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既让学生能够提前适应岗位,又能让企业获得较强实践能力的毕业生,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的共赢。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产学研协同视角下,高等职业院校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同时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对于学生的个人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同时,高等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强化专业建设、优化师资队伍、实施高仿真实训软件教学、深化校企合作等策略,提高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电子商务国际化发展提供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戴雪珊,林存文.产学研协同视角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发展战略研究[J].商业经济,2018(6).
[2]王婷婷.产学研协同视角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3).
[3]黄丽娟,等.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1).
作者:刘燕 单位: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