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为在燕赵大地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贫困人口能够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实现小康,河北省积极实施农村电子商务扶贫战略,努力探索贫困地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建议积极贯彻落实电商扶贫政策,做到三个“始终”,两个“突出”,三个“加强”;二是创新农村电商人才培训模式,要做到因人而异,不断革新,注重师资培训。三建议引导农村电商从业人员加强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升创业素质。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河北省贫困地区
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逐渐兴起、全社会参与扶贫攻坚战,电商扶贫闯出了一条新路子。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2014年国务院扶贫办将“电商扶贫”正式纳入扶贫的政策体系,2015年电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开始实施。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第14条明确提出要推进农村电商发展,“促进电商、快递进社区进农村,推动实体店销售和网购融合发展。农村电商是指利用网络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等电子商务技术手段,为农民或者农产品经营主体在互联网上进行农产品及服务的宣传、销售以及支付等相应的服务过程。国外发达国家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都有着比较成熟培养模式,各国职业教育在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而改革前进。而我国还处在一个职业教育的探索阶段,不能完全照搬照抄这些国外的先进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河北省更是应当在贫困地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走出自己的新路子。
一、河北省农村电商扶贫政策及实施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2015年11月29日),在明年最后解决我省农村187.4万群众的绝对贫困问题,在燕赵大地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这些贫困人口能够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实现小康,河北省制定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尤其是中央将电子商务列为扶贫手段之后,更是身先士卒,出台了许多电商扶贫政策,如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的决定》,具体情况见表1。目前,富有地方特色的“十百千万”电商扶贫工程已经在燕赵大地生根、发芽。所谓“十百千万”电商扶贫工程的“十”是指着重建设10个县级示范馆;“百”是指扶持100个电子商务示范村;“千”是指建设1000所村级示范服务站;“万”是指培养上万名农村电商创业者,工程特别强调必须加大对贫困村电商创业者的培养力度,每村必须保持两名以上。同时河北省还实施了多项电商扶贫举措,如阿里巴巴开展的“兴农扶贫――寻味河北”项目;京东在武邑县开展的“跑步鸡”扶贫项目等,这使得过去偏远贫困地区生产中存在的“一盘散沙”状态得到改观,大多数农产品正在朝着“标准化、品牌化和组织化”迈进。“各贫困县依托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推动县域电商公共服务品牌建设,贫困户生产的达标产品可享用公共品牌、产品设计开发、网店运营等服务,大幅提高了贫困户品牌推广和产品销售能力,提高了当地农产品网络销售的支撑能力。”[1]。据统计,仅在去年“双十一”期间,农村电商日单就超过了17亿元,在全国位居前5名,可谓硕果累累。
二、河北省贫困地区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积极贯彻落实电商扶贫政策。再好的政策,如果贯彻落实不到位,也不能使百姓受益,因此必须积极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出台的电商扶贫政策,着手于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把握工作定位,做到“三个始终”。一是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方向,不能偏离方向,靶心变换,要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二是始终把服务贫困户作为重点,不断探索新的扶贫措施,让贫困户确实受益。三是始终在农产品和服务上行方面下功夫,不断扩大贫困地区农产品和服务的半径。第二,因地制宜,突出“两个精准”。一是帮扶措施要“精准”,“要因地制宜发展农副、旅游、餐饮、民俗等多元化电商供应链”[2],不能搞“一刀切”“一窝蜂”。二是主体责任要“精准”,要是各级政府责任明确,不能责权不明,互相推诿。第三,坚持问题导向,做到“三个加强”。一是加强学习和传达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电商扶贫的文件精神,不断纠正在思想观念上存在的问题。二是加强对各级政府农村电商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并注意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三是加强监督工作,广泛深入到农村贫困地区,开展调研,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保证电商扶贫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二)创新农村电商人才培训模式。人,是生产力中最为积极的宝贵因素。农村电商产业能否兴起,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优秀的电商人才。为了提升农村电商人才培训的效果,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明确培训对象,做到因人而异。目前农村电子商务的培训对象基础、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相差很远,尤其是贫困户可能基础更差。因此在进行培训时必须有所区分,具有针对性,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其次,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实际演练。电子商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单纯的理论讲解起不到什么作用,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要“设置学员的操作区,展开多媒体教学,运用边学习边实践的模式,对信息化教学进行完善。”[3]同时还要注重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最后,组建适合农村电商发展的师资队伍。从目前来看,农村电商的培训师主要来自于高校电商专业的教师。毋庸置疑,这些教师是电商方面的专家,理论水平较高,但在实践方面,尤其是在农业实践方面,可能有所欠缺。这就需要我们将从事农村电商管理、技术服务的一线人员纳入培训师队伍,建立农村电商师资培训库,同时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力度。(三)引导农村电商从业人员提升自身素质。就目前来看,农村贫困地区电商的从业人员大多数接受教育的程度都不高,仅有初中学历,甚至有的初中都没有毕业,并且开展的培训虽然有一定的时间要求,但与对在校生的培养相比,大打折扣。这就需要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农村电商从业人员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和素质,从以下两方面做出努力。一方面要引导农村电商从业人员不断加强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一是要掌握“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熟练使用互联网交易平台进行B2B、B2C、C2C、团购、O2O、社会化营销等商贸活动”[4]。二是要掌握市场营销,特别是网络营销方面的知识,借助网络推广平台和工具,开展营销活动。三是掌握图形处理技术,善于运用photoshop等软件,能够对农产品进行摄像和信息处理。四是了解物流的相关知识,按照一定的标准,处理订单、打包和进行配送等,将商品及时送到消费者手中。另一方面要引导农村电商从业人员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创业素质。在农村做电商,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创业,因此,必须引导农村电商从业人员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升自身的创业素质。一是创新精神,农村电商在我国是新事物,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它需要从业人员不断地探索。二是成功的欲望。创业的过程无疑是艰辛的,没有强烈的欲望,是难以支撑的。三是冒险精神,创业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也必然会挫折,创业必须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四是事业心。做电商和别的就业者不一样,不仅需要干好工作内的8小时,8小时之外,仍然需要兢兢业业,默默付出。(四)引进和留住优秀电商人才。“由于农村较为落后的经济和文化环境阻碍了人才的发挥空间,导致不少有能力的优秀电商人才不愿意来到农村发展。另外,电商企业的人才意识不强,也妨碍了优秀人才留在农村电商的队伍。”[5]要想发展农村电商事业必须克服以上“瓶颈”,能够引进和留住优秀电商人才。农村电商的发展,特别是初期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引进。一是要根据本地区农村电商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引进相关管理人才、技术人才,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人才要热爱农村,具有奉献精神。二是要创新电商人才引进形式,如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三是要积极筹备创新创业孵化园项目,“种植梧桐树”,为引进的人才提供施展示本领的舞台,让他们想作为、有作为和敢作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更要留住人才。就当前而言,农村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与城市没有在一个档次上,留住人才实属不易。一是当地政府要在政策上倾斜,把他们纳入创新创业人才政策库,享受高级人才待遇。二是当地政府要在物质上投入,给予本地农村优秀电商人才一定的补贴,甚至可以参照事业编制,尝试工资制度,让他们不再有过多的经济负担。三是当地政府要在精神上给予鼓励,让他们的劳动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到从事农村电商事业非常光荣。河北省委省政府2018年一号文件《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新型农业产业模式,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为河北省精准扶贫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中电子商务发挥的重大作用确定了主基调。而要实现这一战略,贫困地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本文提出的措施和建议也仅是对河北省贫困地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管窥一豹,真正要将工作落在实处还需要多方联动,共同努力。
陈迎雪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