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环境下冷链物流发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南昌市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冷链物流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包括基础设施设备、信息化水平、服务功能及专业人才等方面。通过对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发展对策,包括建设和培育冷链设施、车辆、企业、人才及建立合理的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南昌;农产品;冷链物流;电子商务
1前言
五年前,南昌市冷链物流发展还基本处于传统的初始阶段。然而自从2014年南昌市被国家八个部委列为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后,先后获得多个电子商务示范项目的财政资金支持,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从而带动了冷链物流的发展。理论上,电子商务与冷链物流应协同发展,而事实是,当前的冷链物流已经对电子商务产生制约作用。如何提升南昌市整体冷链物流能力和服务水平,已经成为政府、企业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重点。
2南昌市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2.1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加速
近年来,南昌市加快了大型冷链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如南昌肉联集团新冷链中心、江西玉丰实业有限公司冷链物流中心(简称“江西玉丰”)、江西新太好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江西新太好”)的现代冷链物流园区及仓储交易中心以及南昌深农冷链物流有限公司(简称“南昌深农批”)的农产品物流中心三期等大型冷链中心。截止到2018年10月底,全市冷库容量将近30万吨(2017年底全省冷库容量129.0万吨),冷库库存容量约70万立方米。
2.2冷链物流标准化提升
2016年,江西省南昌市和九江市被列入全国第三批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分别获得8000万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借助这笔资金,南昌市积极推进冷链物流标准化,目前已经开展了三批试点,包括江西新太好10万吨冷链物流园标准化试点项目,南昌深农批农产品物流中心三期项目,南昌华泓冷链物流有限公司的物流设施设备标准化更新项目,江西马力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江西马力”)的冷链运输网络信息服务平台项目,江西玉丰的5万吨库容标准化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这些试点项目有的已经建设完成,正在陆续通过南昌市商务局组织的专家评估验收。
2.3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培育
南昌市重视推广先进的冷链物流理念和技术,重点培育一批以专业化、品牌化、社会化等先进理念为导向,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为支撑,连接重要产销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龙头企业。这些企业既有综合性第三方物流企业,也有刚成立不久的信息化平台型企业。
2.4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提升
鼓励冷链物流企业提高先进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建设产品安全预警系统,避免运输过程“断链”情况的发生,确保产品品质与价值。重点推进信息平台型企业江西马力的发展,使这个2017年刚成立、专注生鲜冻品供应链创新的平台,车货匹配业务已覆盖全国30%的冷藏车辆、冷链运输线路2116条、427座城市,合作物流企业达823家。
3南昌市冷链物流发展瓶颈
3.1基础设施设备落后
据调查,2017年江西省生鲜农产品的综合冷链流通率13.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南昌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虽然冷链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总体上仍然比较落后,其主要原因:一是冷库的结构不合理、功能不足;二是全市冷藏车缺乏,总共才200余辆(2017年底全省共有冷藏车747辆),难以满足冷链配送需求。
3.2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
物流信息系统建设落后,缺乏较完善的冷链信息系统,射频识别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等软件应用不全面,信息不及时,流程不合理。又因缺乏产品安全预警系统,冷链断裂时有发生,在运输过程中降低了产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
3.3冷链物流服务功能单一
目前,南昌市冷链物流企业主要提供相对单一的服务,能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专业冷链企业较少。与南昌市日益增长的冷链物流运输的需求增加量相比,专业化的第三方冷链物流的资源和供给量明显滞后。根据调查估计,易腐食品生产商和分销商自营物流占总物流量的90%,第三方物流仅占10%左右,其中,利用冷链物流系统开展多功能冷链物流服务的比例就更低了。
3.4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缺乏
江西省还没有大专院校开设冷链物流专业以培养专门的人才,只有个别院校开设了冷链物流方向,所以,冷链物流企业的人才来源非常单一、数量稀缺。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大多都来自传统的普通物流企业,他们大多不熟悉冷链物流的特点和规律,缺乏全程冷链的系统思维,制约了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的提高。
4南昌市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近年来南昌市冷链物流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发展瓶颈。要突破这些瓶颈,既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政府的推动。现就从政府角度提出一些发展的措施。
4.1建设冷链物流设施
推进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项目的规划和建设,发展区域性农产品和药品冷链物流体系。鼓励农业龙头生产企业在产地建设预冷设施,发展冷链运输和低温销售,如江西安义从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菜心和顺丰军山湖大闸蟹。重点加强冷链节点的冷藏基础设施建设。在南昌市周边交通便利的地方规划建设生鲜农产品低温配送及加工处理中心,配备足够数量的长短途冷链运输车,推广全程温度控制和监测设备。
4.2增加冷链运输车辆
农产品鼓励物流企业配置节能环保的冷链运输车辆,淘汰“冰块+棉被”等传统简陋运输组织方式,大力提升农产品冷链运输车辆匹配比例,推行农产品冷链城市配送车辆统一标识和车型标准化,推广具有常温、冷藏、冷冻等多温层功能的农产品运输工具。
4.3壮大冷链物流企业
继续通过试点项目的方式,用财政资金支持现有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提升服务能力,开拓服务范围,包括发展跨区域的农产品长途冷链运输。鼓励重点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在产地和销地建设低温设施,通过冷链物流无缝对接产销市场。引导冷链物流企业申报或提升A级资质,不断增强核心竞争能力,打造省内甚至国内品牌。
4.4培养冷链物流人才
鼓励企业通过多渠道培养冷链物流人才。一是与省内设有冷链物流方向的大专院校合作,通过订单式培养、设立实习基地等方式,吸引大学生就业;二是企业自身培养。通过派出学习、岗前培训、专家授课等方式培养人才;三是出台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使人才引得进、干得好、留得住,共同为南昌市的冷链物流贡献力量。
4.5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能够较准确反映南昌市冷链物流的综合能力,需要建立一个评价指标体系。遵循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本文筛选出关键指标和代表性指标,并构建了一个能全面反映冷链物流能力的指标体系[1],指标体系包括制冷能力、运行能力和物流信息能力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了各指标权重,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0.383、0.231、0.386。其中,制冷能力包括了冷链运输能力、冷藏设备先进性等,运行能力包括了货物准确度、货物完好程度等;物流信息能力包括了信息及时性、信息充分性等指标[2]。不过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是各具体指标,而目前南昌市乃至整个江西省均没有建立冷链物流的统计制度,冷链物流状况的掌握,是靠企业人员座谈会或深入重点企业进行调研。因此,江西省和南昌市的行业协会如何在上级行业协会的指导下共同建立冷链物流统计制度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游力,刘广海,谢如鹤,刘春梅.冷链物流标准化绩效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7):12-13.
[2]王勇,张培林.产业融合下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评价实证[J].中国流通经济,2016(4):34-35.
作者:林佳纯 韩芳 孙旭晨 钟展康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