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电子商务论文 > 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2-23 16:14:00人气:315

摘要:本文从当前农产品市场出发分析了在京津冀地区建立和运营农业电子商务网站的市场现状,分析了运作模式和京津冀地区的特色农产品的产品策略,主要在商业模式及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给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电子商务;京津冀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农业电商的扶持政策也依次出台。近年来,农业电商得到了长足发展。2015年,农业电商的网络零售额达到1505亿元,但只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2.47%,只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0.5%,因此,农业电商还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目前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较低,现有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依然是“从分散到分散”的过程,不像欧美发达国家是“从集中到分散”,这就决定了农批市场会长期存在并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通过农批市场流通的农产品价值5万亿,这片巨大的蓝海让人心动。然而,我国农批市场现代化信息化水平较低,导致农批市场这一农产品流通大动脉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交易效率低、物流成本高和信贷门槛高等问题。为此,谷登科技推出的谷登O2O农业电商平台,以农批市场为中心,以农批市场信息化为基础,打通农批市场上下游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金融流,构建高效率低损耗的农产品流通生态系统。

1、市场分析

当前市场环境下,有机食品电子商务基本是块处女地,即便目前许多涉农电子商务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市场上,但将农户作物与消费者和小型零售商做到成功对接的少之又少。在京津冀地区的涉农电商平台也大多以公众号等形式进行推广,涉农网站的竞争力并不激烈。农业电商的发展可以促进信息流通、方便产业之间的相互协调、提高市场透明度和价格的透明化,并在此基础上,真正实现实时的市场资源对接、增加交易频率、降低交易成本、使得农产品快速流通。近年来,原产地直销成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热点。农业电子商务失衡,工业产品下行已经成型,但农产品上行的问题并未解决。如今涉农网站可以通过网上交易,将农产品直接从原产地发往消费者所在地,解决了传统流通模式环节多的问题,建立起消费者与生产者直接联系。同时农产品预售模式逐渐兴起。通过网络预售定制,以销定产的C2B模式逐渐兴起,并显示出其优越性,引起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极大兴趣。下面我们将对不同的运作模式进行分析。

2、运作模式分析

2.1B2B模式B2B的运作模式

即农户将自己的农产品挂到网站上进行售卖,将农户的产品售卖至消费者手中,这是最为简便的方式。涉农网站的工作量和参与度都不高,在如今的大背景下农村居民对电商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较高,理论上可以开展B2B模式。但农村电商人才缺乏,农户缺乏使用互联网的经验,导致供应端不足,甚至会出现供应端并非农户,农户的利益并未最大化,此网站即使能够盈利也失去了造福农户的意义。况且还存在物流、损耗、安全等问题。这样的网站在如今的背景下没有核心竞争力很容易淹没在如今的大浪潮下。因此B2B模式并不适合如今的京津冀农业电子商务。

2.2B2C及C2B供销模式

B2C模式的涉农网站即网站人员深入农户产地进行价格洽谈,将农户产品信息放置到网站上进行农产品交易,若有消费者购买,则从农户处发货,由农户承担物流等成本。与传统的流通模式相比,节省了许多中间环节。网站给农户的价格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并在深入农户过程中,对农户的产品提供安全证等。由于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较高,且时令因素较大,所以该涉农网站的区域性较为明显。B2C模式相比于B2B模式,B2C模式有更高的利润空间,但有网站工作人员的介入,农户不需要具备互联网知识,拓宽了供应端的货源。在风投资本水大鱼多的大环境下,B2C型的农业电商拿到风投也是相对容易的,但这样的公司可能会在风投公司的压力下,为了实现一些短期利益而放弃长期目标,导致后期的运作出现困难。所以,企业在运作涉农的电商网站时,一定要有充足的资金,并且需要对商业模式进行新的探索,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优化企业内部结构使企业更易达到长期目标。C2B供销模式用于B2C网站发展后期,当网站初具规模时,可以对小型零售商提供以销定产的模式。对于消费者,可以针对上层消费者提供区域性(京津冀)特色作物的订购,拓展网站的盈利区间。

3、产品策略

3.1网站经营范围主要为京津冀地区的特色农产品为主

电商网站要时刻关注农户的收获信息,收获季节时亲自与农户们进行农产品价格商定,进行信息整合,然后将产品信息放入网站中。由于货源为农户,网站的价格会比市场价低很多,针对消费者和小型零售商进行推广。由于农户普遍文化程度较低,推广重点应放在客户上,对终端消费者和小型零售商进行地推,前期为了推广网站,提高网站曝光率,以较低的价格售卖产品,提高售卖速度。在农户心中树立高效、方便的形象;同时在买家处抢占市场。在这其中,对市场价格的调研将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3.2电商平台应帮助农民打造统一品牌和标准

农业电商平台的确给C端消费者带来了很多方便,较其他的农产品交易方式有价格透明化、信息透明化、可溯源产地等优势,但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品质差异化和产品品质标准难以量化的问题也会日渐凸显,这是农业电商平台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通过建设区域性的品牌优势来增加同其他农业电商平台的竞争优势,而且建立品牌优势也可为平台后期的运作打下良好基础。电商平台应在京津冀周边区域性建立农产品‘集中-发散’基地,对在基地中的农产品进行集中分级、分类包装,统一农产品质量和包装标准,这样不仅能减少企业中出现农产品在C端消费者手中出现品质参差不齐的情况,而且可以减少营销成本,扩大知名度,增强在同类平台中的竞争力,推动企业良性发展,减少管理成本。

3.3丰富电商服务内容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应注重电商对服务品质的提升,衍生农产品周边的其他特色产品。也应注意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如开发手机客户端、农产品市场信息简介、区域性农产品信息、物流链的服务力度、农产品产地溯源体系的构建等。注重消费体验,提升产品透明化程度,消除消费者心中对电商平台特有的抵触认知,是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

3.4农产品的精细化营销策略

阿里曾经有一个十二个苹果的营销案例,十二个苹果,十二个新农人,让消费者可以一次尝到甜的、脆的、面的、酥的、红的、黄的,各种口味不同组合的苹果,当天销量在一万份以上。这种精细化的营销不仅提高了品牌知名度,更注重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增强了用户黏性,在C端消费者心中树立了一个高大上的品牌形象,所以精细化的农产品营销是加快品牌化进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3.5保证质量,提供个性化服务

随着平台的发展,基地的建立必不可少。但考虑到成本问题可以在后期设置区域负责人,帮助平台整合周边农产品信息,同时负责该地区的质量监管,与该负责人签署平台化合同,即通过该地区农户交易成功单数给负责人提成。同时增强网站中产品细分化,可为消费者提供特色水果及作物订购功能,通过空运等快速的物流方式送到消费者手中。

4、发展京津冀特色农业电子商务急需解决的问题

电商平台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尤其是农业电商类的平台在拿到风投后惊人的死亡率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背后的原因。

4.1人才比例

农业电商类的平台起步在城市,但必须面临的问题就是平台的发展要求工作人员不得不深入农户、做相关市场调研、产品考察等工作。这会使得电商平台格外注重实践性人才,忽略了一个电商平台对技术和创新性人才的硬性需求,让平台在发展中期陷入瓶颈期。特别是我国农村面积大、农户多,人口文化水平、经济发展状况和基础设施水平良莠不齐。和城市相比水平会滞后很多,尤其是农业电子商务人才更为稀缺。“空心化人才”的缺失问题,就是当前影响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于加快农村电商发展,不仅需要培养人才,更为重要的是人才下行,回归到农村来,尤其是有创业热情,懂得互联网运营的年轻人。这样的人才的回归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政府和企业政策激励的。

4.2物流问题

农业电商平台在在物流方面有着比其他平台更高的要求。尽管现如今大部分物流服务已在小镇中扎下阵脚,但依旧有很多物流服务需要解决,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物流资源,关键是如何能够商业化的利用起来,这是农业电商平台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农业电商领域,其商品流通的交通不便利及交通成本的问题致使大多数物流企业都处于驻足观望的状态,在这种市场背景下对于企业来说或许是一个机遇,在农业电商平台上通过自身在农村的物流资源自建物流会比其他物流企业节省很多资金,同时可以进一步拓展产业链深度。从当前农业电商市场分析,为了保证运输过程中的耗损能够降到最低以及第三方运输中存在的包装问题,小范围自建物流或许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这样不但能省下一部分的包装费用,还可以加快农产品运输的速度。但选择自建物流就意味着,必须从平台的整体运营费用中拿出相当一部分资金用来筹建这一体系。物流的抉择值得经营者深思。

4.3农产品监管力度问题

因为产品多为直接进入C端消费者手中,农业电商平台对农产品监管力度是不能松懈的,一旦出现了质量问题,不但平台的品牌化进程受阻,消费者流失,同类农产品的供应端也会减少。因此我们要在供应端的监管中量化产品指标,同时学习天猫的监管方式,一旦在供应端出现以次充好,产品与描述差别太大,导致客户满意度下降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相应处罚措施,如:罚款、冻结资产、停止供应端继续供应、下降搜索排名等。只有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供应端的伪装成本,平台才可以建立卖家可信度,更好的向买家发展。

5、结语

对于农业电商的运营模式其实不仅受限于B2C、B2B、O2O等模式,也可以选择做信息门户,区域性信息门户的作用不可小觑,起初做农业电商平台时避免不了面对在平台中无法脱颖而出等问题,平台起步可以先做信息门户来汲取电商平台的运营经验和加强产业链的合作深度,为以后转型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初创公司来说,信息门户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在现有的商业模式下,还需要企业家对行业的强大洞察力以及对商业模式的创新,只有在一支优秀的运营团队下,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发挥自身优势并整合资源,形成深度的产业链合作,农业电商平台才可以日益壮大。

参考文献:

[1]孟晓明.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方案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04)

[2]张建军,李小卯.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与政策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3(03)

[3]赵俊杰.对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几点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5(01).

赵宏良 王媛媛 杨雨婷 袁冰儿 张明超 马涛 李丹丹 天津商业大学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