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绿色经济论文 > 绿色经济与金融支持耦合发展

绿色经济与金融支持耦合发展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6-24 05:47:00人气:407

摘要:陕西省是资源大省,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储量丰富,经济发展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绿色经济产业占比低等问题严重影响省内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支持绿色产业发展迫在眉睫。金融业作为实体经济的催化剂,针对绿色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产业升级改造、园区建设、研发投入等环节需要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结合陕西省现状,通过搜集2014年~2019年绿色经济和金融发展数据,运用熵值法选取多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构建耦合模型,研究绿色经济和金融发展之间的耦合作用。结果显示,陕西省绿色经济和金融发展存在中度耦合关系,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绿色经济;金融发展;耦合度;陕西省

引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绿色发展就是要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发展。多年来,陕西省过度依赖资源开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动力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生态脆弱性不断凸显,经济发展出现“瓶颈”,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刻不容缓。但同时也由于金融产业落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绿色经济发展。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对绿色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将重点研究金融发展对陕西省绿色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金融支持与绿色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金融发展理论

1.金融结构理论。20世纪60年代,金融结构理论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人物雷蒙德・W・戈史密斯通过对比30多个国家的金融结构各层面数据,发现不同的金融结构会对金融发展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首次提出金融结构理论,不仅丰富了金融学理论知识,也为后来学者金融发展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其研究结论中,提出了一个金融相关比率的指标FIR,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结构情况和金融发展水平,其公式可以表示为:其中,M2为一般广义货币供给量;L为金融机构资产总额;S为有价证券的价值,由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之和构成。2.金融效率理论。金融效率理论主要是研究资金的配置效率,也称为金融资金配置效率,不同领域和行业对资金的需求程度不同,根据这种需求程度将各个行业细分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和资本非密集行业,而金融效率理论主要是根据生产效率最大化原则,将资金合理投入到不同行业和领域,以达到资金运用效率最高、产出结果最大化的作用。金融或者资本作为企业的基本生产要素,在现代企业扩张的过程中,国家政策、金融资源、资金成本、投入去向是影响金融效率的主要途径。随着金融理论研究越来越丰富,学者们对金融效率的研究也更加深入。R・I・McKinnon、E・S・Shaw(1973)研究指出,金融行业的发展关乎这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问题可以通过金融调节或一般意义上的货币政策来进行,其主要是通过提高金融效率和扩大金融规模两种方式,优化金融效率可让金融更好地支撑经济发展,增加社会财富。Wurgler(2001)认为金融主要是通过金融资源分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表明资本配置效率可以极大地促进金融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也会通过资金回报率促进产业和区域的经济发展。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金融不仅能够通过提供资金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也会通过促进其他生产要素劳动力、技术、土地等再次支持产业发展。高西有(2000)认为,金融效率不仅仅是资金的运用效率,更多的是金融体制改革效率,即社会通过金融体制改革,金融效率可能达到最优。

(二)绿色经济发展理论

与以往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低产出等发展模式不同,绿色经济不仅仅强调经济的快速发展,还要兼顾高效率和低能耗,同时在产品生产、流转、消费等环节达到可持续、可循环。绿色经济不仅仅局限于实体制造业,还包含文化产业、生态旅游、教育医疗等方面,其本质在于调节社会、生态、经济产出、人文和谐等方面关系。首先,绿色经济归根到底是一种经济理念,而不是只注重生态保护不发展社会经济,绿色经济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的基础上,还要考虑生态自然因素,在两者之间达到一个平衡。其次,绿色经济需要对产出过低、耗能较高、转型升级困难的企业或者行业及时替代或取缔,同时充分利用科技创新的力量,加快产业升级改造。

二、实证研究

(一)绿色经济和金融发展指标体系建立

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客观性,避免选取指标的随意性、主观性造成研究结果偏差,本文结合已有学者研究,对绿色经济的指标选取,剔除人口偏差因素,引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GDP)指标,同时按照绿色经济的定义,加入环境保护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三个指标(见表1)。参考俞思静、徐维祥(2016)以及荣晨、葛荣(2015)已有研究,基于数据可得性,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三个方面构建金融发展指标,其中金融规模选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指标,金融结构选取股票流通市值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之比来衡量,金融效率则用城乡储蓄存款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之比来衡量(见表2)。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4~2019年陕西省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EPS统计数据库、国研网统计数据库以及陕西省统计局网站。

(三)模型介绍

综合评价方法是认识多指标集合变量最直接、有效、科学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搜寻数据、数据处理、采用主观或者客观方法对指标进行打分、计算,最终得出评价结果。目前已有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分为主观评价方法和客观评价方法,主观评价方法包括专家打分法、Delphi法等;客观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主成分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粗糙集法以及熵值法等。熵值法通常描述样本数据变化的紊乱程度,现常用于多指标赋权和综合评价分析。本文采取熵值法,通过熵值法的数据无量纲化处理、赋权等过程利用加权求和,对陕西省年度绿色经济作出综合评价。1.对绿色经济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1)其中iX表示第i个绿色经济指标的取值。)(maxiX表示第i个绿色经济指标的取值的最大值,)min(Xi表示第i个绿色经济指标的取值的最小值。'iS表示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各个指标的取值。2.对无量纲化后的数据进行平移处理:(2)由于无量纲化后的数据会取值到零,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对处理后的数据平移一个单位,其中'iS为经过平移处理后的数据。对绿色经济指标进行同度量化处理,同时确定各指标的熵值Zi:(3)计算各指标的差异系数,确定各指标权重Wi:(4)计算陕西省各年度绿色经济的综合得分jF:(5)

(四)绿色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

根据前面构建的绿色经济指标体系,对2014~2019年陕西省绿色经济和金融发展运用熵值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出陕西省各年度绿色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综合得分,结果如表3所示。在绿色经济这一指标上,2014~2019年陕西省绿色经济指标得分逐渐提升,在金融发展指标上,2014~2019年陕西省金融发展指标得分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见表3)。

(五)绿色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的耦合分析

耦合概念来自于物理学概念,通常研究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系统之间不同运动规律的协同现象,后来这一理论用于经济金融领域,用于测度不同变量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耦合度一般取值在(0,1)之间,当耦合度越接近1,代表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越高,协同程度越高;当耦合度越低,两个系统之间耦合越低,协同程度越低。继续研究前文得出的绿色经济和金融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该模型的基本公式如下:(6)其中,C表示绿色经济和金融发展之间的耦合度,CE代表绿色经济的综合得分,CF代表金融发展的综合得分,n代表研究的系统个数,本文仅研究绿色经济和金融发展,n=2。通过前述研究的绿色经济和金融发展的综合得分构建耦合模型,通过计算得出绿色经济与金融发展耦合度。结果(见表4)。很多学者将耦合度划分三个层次,两个临界值分别是0.4,0.8。其中,取值在(0,0.4)之间代表低强度耦合,取值在(0.4,0.8)之间代表中度耦合,取值在(0.8,1)之间代表高度耦合。从表4可以看出:陕西省2014~2019年的绿色经济和金融发展两者之间的耦合度均处于(0.49,0.5)之间变动,绿色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之间存在中度耦合关系,耦合度比较平稳,可以认为,陕西省绿色经济和金融发展存在良性共振,彼此之间相互促进发展,但是耦合程度未达到高度,说明金融发展支持陕西省绿色经济增长贡献还有一定空间,需要加强金融发展对绿色经济增长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三、政策建议

(一)深化金融体系改革,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建设

陕西省金融体系不够完善,金融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依然是银行,且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本地商业银行市场份额小、市场竞争力偏弱。资本市场不发达,本土上市企业数量较少,企业融资渠道缺乏,不能充分发挥股票资本市场的金融资源配置能力。为此,一是支持本地民间金融机构发展,拓宽融资渠道,打造本土龙头企业,带动绿色中小微企业发展,提升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对在陕西经济发展中的份额。二是本地城市商业银行、农合机构要充分发展自身优势,促进本地绿色小微企业发展。三是设立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扶植当地一些优质中小微企业、高科技企业,给予税收、融资等政策优惠,引导发展全产业链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在绿色经济增长中的带动作用。

(二)加强信贷政策指导,增加信贷投入

通过金融杠杆促进绿色经济发展,金融管理部门要抓紧对绿色、环保项目的融资和信贷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对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传统产业企业,严格限制盲目发展,督促加大技术改造力度。银行监管部门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促使银行业金融机构适应绿色经济项目发展的期限要求,改善信贷投放可能存在的期限错配风险,有效增加对低碳、绿色经济发展的信贷投入。

(三)加快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投资效率

绿色经济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较为明显,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多样化的融资工具欠缺是绿色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在当前新常态背景下,要实现金融资源与绿色经济的有效对接,必须加快金融创新。一是要创新金融发展理念,强化环境责任意识。金融机构应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结合经济转型实际,抓紧制定与绿色生态型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信贷政策,有效服务绿色产业发展。二是将发展绿色经济与环境保护作为发放贷款的重要参考指标,并贯穿于信贷决策与贷后管理综合考评,对符合条件的绿色融资项目,给予适当的不良贷款风险容忍度和更宽松的不良核销政策,以此推动绿色金融机制及产品创新,有效支持低碳和循环经济发展。

何欣 梁艳彬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渭南电信支行中国人民银行渭南市中心支行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