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绿色经济论文 > 西安市绿色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西安市绿色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3-05 09:09:00人气:374

【摘要】本文从西安市目前环境状况和经济发展现状入手,明确了西安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前景,提出了西安市绿色经济发展战略建议及对策: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大力推进绿色服务业和旅游业。

【关键词】绿色经济;三位一体;发展模式

一、引言及研究现状

西安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向北濒临渭河,向南依靠秦岭,人杰地灵。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主要的发源地之一,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有六个名胜古迹已加入《世界遗产名录》,同样也是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2017年以来,西安人才落户已突破30万,并在2018年被评选为新一线城市,其经济发展前景持续向好。但西安的经济发展实际还存在较多问题,其全市GDP和人均GDP都排名较后,环境状况也不容乐观,2016年西安市的PM2.5多次爆表,空气质量排全国倒数,因为雾霾,西安的各大中小学采取过停课办法。2017年,西安的环境有所改善,PM2.5同比下降29.7%,重度污染天数同比下降51%,但是还有很多不足。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作为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其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带一路”的带动下,绿色经济正是西安经济发展的新希望,绿色经济可以使西安经济走上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关于“绿色发展”这一名词其实在国际学术界上并没有明确的提出,所以关于“绿色发展”的研究大多是从其边缘产品入手的,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等,其实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我国的学者主要从低碳经济、新能源等方面进行研究。近几年,为了顺应新发展理念,学者对“绿色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效率、环境规制绩效和绿色发展三个方面。

二、西安市绿色经济发展现状和环境质量分析

1、西安市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从西安市的经济运行来看,西安市对西北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西部地区的发展动力,当然国家也给了许多政策支持,如西部大开发战略等。西安的地理位置和国家政策都十分不错,但是其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西安市在2017年全国城市GDP中排名仅在第24位,人均GDP更是排在了全国的第48位。虽然西安的经济不是很发达,但是一直在发展壮大。2000年,国务院将西安经济开发区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同年又设立了西北第一家国家级别的出口加工区。到目前为止,经济开发区中一共有企业2800多家,引进的工业项目有500多项,极大地促进了四大支柱产业的进步。经开区自成立以来,其GDP、工业总产值、贸易收入等指标都保持着较快的增长,从较为落后的工业产业向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高新产业前进,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的经济水平。从图1可以看出,西安市经济持续增长。据统计,2017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206亿元,同比增长了7.8%,并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第一产业较上一年增长了4.6%;第二产业增长了5.5%;第三产业增长了9.2%。农业的生产状况基本稳定;工业的增长稳中有进,全年内规模以上的工业同比增长了5.8%,比2016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投资增速逐渐加快;消费的价格平稳上涨;居民的收入平稳增长。但西安的经济发展状况还是较为落后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国企、重工业数量多,严重缺乏经济活力;军工兵器工业发达,大多都是保密,与民用关联较少,都是依赖政府的拨款来维持。(2)西安经济开发区的恶性竞争。为了使当地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各级地方政府你追我赶地建设经济开发区,争抢投资项目,最终导致了各大经济开发区的功能结构类似,差异化的竞争无法形成。(3)西安虽然高校众多,但是好大学的数量有限,人才外流严重。(4)县域经济落后,城市规模较小。西安周边县城很多,但是发展都较为落后,大多数都是发展传统农业,经济增长缓慢,同时也制约了西安经济的发展。总的来说,西安的经济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为陕西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西安经济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经济增长的模式以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工业为主。西安市需要转变经济的发展模式,向绿色经济转型。图12011―2017年西安生产总值(亿元)

2、西安市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根据环保部宣布的消息,2016年上半年度在74个城市当中,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城市就包括西安。2016年西安市的PM2.5值多次爆表,空气质量排全国倒数,12月份西安各大中小学进行停课,以减少雾霾天气对学生健康的侵害。当然,西安市政府也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各种政策,实施各种措施来应对污染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7年,西安市12月的优良天数比例为16.1%,比2016年上升6.4%,PM2.5浓度同比下降35.3%,2017年全年PM2.5同比下降3.2%。西安市的水污染主要是由于工业废水的污染,西安市重工业数量多,废水的净化成本高,为了降低成本,许多企业大量排放未经处理的或处理不到位的工业废水,所以其工业废水排放量大,并且西安市的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皂河、渭河支流,漕运明渠等依然存在着来水高峰期时污水溢流的问题;而且由于部分地区的排水管道不完善,污水和雨水流在了一起,引起大量的脏水直接排入河流。因此,西安市政府通过了《西安市水污染防治2016年度工作方案》,各区严格贯彻落实。

三、西安市绿色经济发展战略的经验借鉴和可行性分析

西安市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污染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其经济的发展缺乏科学技术的支撑,产品的附加值较低,以传统的资源粗加工,高耗能,高污染为发展模式,为了摆脱现状,就要求西安市尽快转变发展思路,将绿色经济作为西安市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

1、西安市绿色农业的发展

西安市的绿色农业发展主要是通过发展绿色农产品和观光农业来进行的。成立于1997年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我国成立的第一个农业高新科技产业示范区,其主要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依靠技术示范和产业化带动。2015年宏观经济不景气,杨凌示范区结合实际情况出台了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实现了全年生产总值104.23亿元,增加了12.2%。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为7.12亿元;第三产业的增长值为42.05亿元,与上一年相比更是增加了12.7%。杨凌农业高新科技产业示范区主张产学研相结合,以农业高新科技产业为主导,发展绿色食品、生物制药工程、农牧良种。示范区包括有生态旅游,现代农业示范区,杨凌农林博览园和新天地农业科技示范园。示范区食品加工企业共38家,平均年销售收入为8亿元。与此同时,示范区也很好的解决了区内农民收入增加和农村发展的问题。西安市长安区的农业以观光农业为主,因靠近秦岭,所以突出生态田园,发展休闲农业、农业景观,为西安市民增加农业的体验性和趣味性,实现城乡一体化。长安区北临西安,南临秦岭,自然景观优美,并且农业地域辽阔。由于天然的地理优势,长安区将休闲农业作为生态农业发展的方向,创造性的将传统农业与休闲旅游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全力打造以特色农业园区建设、农家乐发展改造、农业科技开发为主题的长安休闲观光产业聚集区。截至目前,区域内经营户已具有1632个,全区休闲旅游农业年均招待各地游客1200万,实现创收7亿余元。

2、西安市绿色工业的发展

西安市的工业一直以来多以传统的资源粗加工,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为主,对其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也使其工业化发展较慢,并且西安的军工企业众多,大部分靠政府拨款维持,同样也制约了西安经济的发展。西安市政府通过建立产业园和高新区,招商引资来改变其经济发展模式,向绿色工业转型。西安产业园又称智巢产业园,主要以电子装备、生物日化、太阳能光伏、精密印刷等轻型加工业为主要的招商对象,并会针对各企业的实际需求定制特有的厂房建设,产业园加大了与西安地区各大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人才交流和合作,为了培养可以适应产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园区与高校共同建设了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并且打造了西安市一流的产业信息化研发平台、服务共享平台和商务贸易平台。智巢产业园实现了节能降耗,减排降污,并促进西安经济的发展,是西安市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西安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作为全国唯一的三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区之一,对西安的经济具有重大的贡献。自高新区建立以来,西安高新区的经济指标就迅猛增长,为西安乃至陕西的总收入提供重要支撑。西安高新区总共转化科研成果约10000项,经过认定的高新科技企业1320家,包括93%以上的研究成果都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新区的行业优势以技术创新类为主,现代服务以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创意产业和互联网为重点。

3、西安市绿色服务业的发展

西安市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旅游业发展迅速,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在现行经济压力加大的困难局面下,西安市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金融业,旅游业,信息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西安服务业总量规模快速扩张,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从图2可以看出,西安市第三产业一直持增长态势,总量稳居西安生产总值之首,增长幅度也在最前列。根据统计,2017年,西安市服务业的增长值达到了4592.65亿元,同比增加了9.2%,对GDP增长的贡献为70.4%,拉动GDP增长5.4个百分点。这说明西安市经济发展从第二产业主导型开始转向由服务业主导。西安市服务业中占重要地位的是旅游业。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有六处遗产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西安还是第一批中国先进的旅游城市,西安的文化遗存资源数量多、留存完整并且等级高,在中国旅游资源调查的155个基础类别中,西安旅游资源就有89个,周边帝王陵墓有72座,古代建筑共700多处。西安市近年来一直在提倡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以解决因旅游业而污染的现状,这也成为转变西安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手段。

四、西安市绿色经济发展战略建议及对策

1、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

(1)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环境和投资机制,加大农业方面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改进农业的生产环境条件,为生产高品质的农作物提供优良的环境;(2)加大农业方面的科技创新能力,将科技进步运用到农业生产上去;(3)在农作物的新品种培育方面,研发新品种与引进新品种同时进行;(4)同时也要加强农业科研基地的建立,对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5)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使农民和农产品与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提升西安市农业的生产实力。

2、大力推进新型工业的发展

(1)建立区域网络系统,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知识互补和技术转化;(2)与西安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展开全方位的人才合作与交流;(3)加大对技术创新,技术开发型中小企业的积极引导;(4)借助“一带一路”这个历史机遇,加强招商引资和技术人才的引入;(5)提高企业的绿色发展意识,建立健全行业对资源环境的评估系统。

3、大力推进绿色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西安市的旅游业虽然发达,但是不够绿色和经济,每年因为旅游而造成的污染量也是相当大的。因此要努力引导旅游业向绿色方面转型。首先西安应该借助“一带一路”这个历史机遇,凭借西安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和产业集群优势,带动西安市服务业的优化结构升级,提升西安市服务业的产业链、价值链一体化水平,建立信息化、技术化的大西安,以此来提高绿色服务业的质量。其次要加大城市宣传力度,培养都市文化氛围。西安市文化底蕴深厚,是西安的一大特色,所以要通过各大媒体对西安加以宣传,提高西安市的知名度,乃至国际知名度。突破传统常规,发展具有个性化和特色的旅游方向,挖掘新的旅游消费热点,打造西安特有的名片与商标。

【参考文献】

[1]李文辉,郭如琴.西安市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J].湖南税务高等学校学报,2015(3).

[2]王舜淋,张向前.基于绿色经济福州城市发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5).

[3]肖金成.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J].环境保护,2018(3).

作者:李村璞 柏琳 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经济金融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