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收益模式分析
[摘要]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对提高贫困村的总体治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贫困村的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良好的推动效果。近年来,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尚且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统筹均衡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开拓试点先行,确定良好的发展标杆,确保各方面发展可协调推进,进一步提高贫困村集体经济高质量的发展,为未来振兴乡村的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通过对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进行有效分析,探讨贫困村集体经济收益模式,依据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以期为研究者提供参考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贫困村;贫困村集体经济;收益模式
贫困村的集体经济是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也是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与凝聚力以及战斗力的重要保障。[1]提高贫困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对村集体的运转、公共服务能力等发展具有动力,也是巩固农村建设、基层组织等的主要成果,为改善贫困村集体生产生活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分析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策略方针。
1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分析
据暴树峰和孙兵策等学者对贫困村调查发现,贫困村的集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尚未形成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且贫困村的经济来源比较单一,发展明显失衡;而陈超儒等学者调查认为:导致贫困村发展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可利用的资源有限,总体经济实力低下,缺乏资金支持与人才、监督激励机制等。[2]笔者通过对广西区域的贫困村进行查阅大量的资料与调查发现:大部分的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严重缺乏大量的启动资金与技术支持;大部分的青年劳动者均外出打工,导致土地荒废,缺乏可用的劳动力及土地;大部分的贫困村村干部都是年龄偏大,且思想不到位,缺乏年轻的领导干部与号召力、凝聚力;村集体担负较多的债务,负担重,加上贫困村各项资源短缺,集体资产因经营不善,导致管理紊乱,缺乏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人才,又受到地理位置、环境等各方面的约束,种植方面不仅分散且难以管理。
2贫困村集体经济收益模式
2.1资产利用型
在贫困村集体经济收益中,资产利用型属于其中一种,主要是通过合理的使用村集体的所有资产,其中包含了村委的办公用地,如活动室、村厂房、乡镇企业、交易场所以及生物资产等,利用使用的权力进行有偿转让,比如租赁、股份合作、招标等方式将村集体的大量资产进行盘活,将其变为现成的经济资金,使村集体的资产进行有效的增值或者是保值,最大化地优化集体经济利益;针对一些小井乡可以利用当地的资产进行有效的转租与承包,如鱼塘、村级办公用地出租等来赚取租金。[3]
2.2资源开发型
资源开发型是指将贫困村的发展作为依托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其中包括集体的耕地与园地、林地、鱼塘、山坪塘、堰塘、牧草地以及宅基地等,主要由村集体依靠本村的集体力量来进行单独开发或者是引进外资来联合开发,对其进行统一经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集体经济收益,还可以有效转化集体资源为经济资源,促进本村的经济与效益等提高。
2.3集体经营型
集体经营型主要是指构建集体资产管理公司或者是专业合作社等方式来对集体产业进行经营。比如,对村集体资源实施统一的资金、技术、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进行配置,对其进行集中经营以及管理,探寻销售渠道,实现规模化的统一经营,解决分散经营,减低成本,提高其抗风险能力与总体经济效益。
2.4入股分红型
入股分红是指贫困村集体经济构建股份制企业或者是合作社等实体来经营,以“村民自愿原则”将生产要素转化为股份制,把土地的经营权采取集体统一管理,资金则采取民主管理,构建一个统一的经营与生产机构,并将部分分红分发给入股的村民,剩下的将作为集体经济发展的收入资金与后期发展的启动资金。合作形式可以分为:“公司+合作社+农户”,自开展该形式以来,部分贫困村已获得了良好的成果。或者是开展“村企共建,抱团发展”等模式,以此来提升贫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渠道,提升抗风险能力。[4]
3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3.1因地制宜,构建完善的村集体收益方式
由于一些贫困村的地理位置与条件、资源优势等各不相同,想要进一步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就应从贫困村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因地制宜地来进行量体裁衣,选取合适的村集体经济方式,例如历史文化悠久,古建筑颇多的可以发展旅游业;而丘陵地区则可以进一步发展茶业等。采用差异化的发展方式不仅能提高村集体经济发展,还能提高相应的经济增收。针对部分条件相近的贫困村可以采取借鉴等方式来提升发展经验,再结合本村的发展状况完善村集体经济发展策略,针对大量荒地资源,充分盘活其资产,开展特色的农产业发展,不断深入探索,最大化地发挥其村集体的优势,壮大集体经济。
3.2引进优秀人才,构建奖励机制
需要进一步提高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就应加强基础的政府组织与村集体的领导班子建设,有关部门可通过“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人员中选取优秀政治意识与专业管理等人才。同时,也可以在贫困村中选取一些懂得管理、经营的发家致富的优秀人才一起加入领导团队;或者是上级下派优秀人才。只有不断地引进新鲜的人才,加强领导干部的培训力度,充分提升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知识,完成党组织的各项考核与监督管理,才能更好地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
3.3完善各项机制,提高参与积极性
在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中,不仅要制定完善的土地资源管理机制,还应加强对土地流转、收益分配等方面的规范管理,增强贫困村的财务机制、管理建设,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同时还要提高村集体的民主监督、管理水平,最大化地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除此之外,还应注重激励政策的落实情况,将其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作为重要评价指标,针对性地激发村民与领导干部的积极性与潜力,实现能者多劳的奖励机制,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使村集体可以蓬勃发展;开展分红制与留存的方式,使村民可以充分地感受到收入的增加,实现利益共享的原则。
3.4打破传统壁垒,集聚村集体资源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首先要打破传统的各行政区之间的壁垒,将各个片区中的相关资源(如土地、水利、人力以及资金等)进行整合,发展一些具有经济前景的经济项目,以此来摆脱原先的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局限性;打破原有的资金在村内流动或者是乡镇之间的流动等局势,主要由政府部门来进行统一管理,以此来实现村集体经济的规模化效应,壮大当地集体经济。
4结论
综上所述,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尚且处于发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尚且面临着一些挑战,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因此,不断完善贫困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环境和模式,才能进一步地提升当地集体经济的迅速发展,确保当地村民的生活保障,实现新农村的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蓝芝霖.深度贫困地区发展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思考―――以广西河池市为例[J].中国西部,2018(6):105-111.
[2]李权泰.精准扶贫视角下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8.
[3]薛沛坤,雒柏臣.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收益模式探讨―――以四川省前锋区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1):141-145.
[4]廖锦成,韦金.村级集体经济产业精准扶贫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凤山县为例[J].广西农学报,2018,33(2):68-77.
作者:叶奕茂 单位: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