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摘要: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遵循和必然要求。坚持集体主义观念对于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实现打赢脱贫攻坚战、继而达到共同富裕的共同理想经济发展目标来说是必然要坚持的价值观。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进行区分,并对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迫切性进行说明,对于认清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在全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势不可挡的国际背景以及根据国内市场发展的现实情况下,应积极探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多种渠道,以期实现我们的共同目标。
关键词: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整个世界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的背景下,各种思想多元复杂,我们要清楚的意识到只有集体主义才是我们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目前在人们的思维领域中,影响人们最广的两种是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对二者进行比较并且对关系进行说明,分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必要性,进一步探索在全社会范围内牢固树立正确的集体主义观念的多种方式。
1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在文化价值观多元复杂的背景下,“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最主要的两种,区分好这两种价值观的不同之处,厘清二者的适用背景,是我们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有力根据。
1.1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比较
“所谓集体主义,就是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要服从集团、民族、阶级和国家利益的一种思想理论,是一种精神。”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各种文化、价值观在不断融合、创新和发展,但是,集体主义的思想却能一直延续至今,从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共同富裕”,几千年的家国天下的情怀一直影响着我们,这种集体主义观念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中国的企业强调团队合作,中国的态度强调“集中力量办大事”,这种集体主义价值观已成了中国人的主流价值观。所谓个人主义,就是主张个人利益的优先,其他一切利益都要为个人“让路”,把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反对统一的社会标准,强调自由和个人的重要性。个人主义产生的经济背景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典型的代表国家就是美国。“美国是一个从建国到如今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新兴国家,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文化传承以及条条框框,他们有着无限的土地去激发他们探索,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带来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美国的家庭观念就是给以孩子充分的自由,因此他们从小就有了独立自主的个人意识。美国的电影有“美国队长”这位超级英雄拯救世界,从美国的家庭观念到电影艺术创作,无不体现个人主义的影子。
1.2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关系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对立的。从“主语”来看,前者强调整体和团队,而后者强调个人;从经济基础来看,集体主义是公有制下的思想,而个人主义是私有制下的思想;从阶级属性来看,集体主义是受无产阶级思想影响下的派生观念,而个人主义则受资产阶级思想下而产生的观念。无论是从两种价值观的内涵来看,还是从受这两种价值观影响下的国家的各方面的表现来看,这两种价值观之间都是对立的。但是,更要清楚的认识到两种价值观并不完全对立。集体是由每个个人组成的,集体获利就代表个人获利,集体在获得利益的同时并不妨碍个人获利。相反,集体主义强调维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尊重每个劳动者的个人才华的充分发挥和体现。正如斯大林所强调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并不否认个人利益,而是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
2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遵循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的同时又需要借助国家宏观调控的“外力”来弥补市场的不足。而集体主义作为一种思维观念又是弥补市场不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思想导师”,主要体现在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及实现共同富裕两个方面。
2.1集体主义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内在要求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可以使市场有序运行,而且可以为实现我们的最高目标―――共同富裕“添油助力”。市场作为一种社会生产关系,“是私人生产者为私利的市场竞争关系的总体”。如果不对其进行人为干预,最终会发生混乱无序的情况,所以需要政府这个“有形人”来加以控制,各负其责。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除了需要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对市场进行人为干预之外,参与市场运行的各个主体也要自觉顾全大局,不能因为个人私利而影响集体,自觉遵守国家和政府的相关要求,和宏观调控相协调、齐心协力发展市场经济。所以,对于市场各个主体来说,要自觉的在道德上坚持集体主义的原则,和国家、政府一起创造最大的利益,实现共同的目标。在有着激烈的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各个市场主体之间也要团结,主体之间的目标是一致的,再加上和谐的市场秩序,最终一定会实现双赢。
2.2集体主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1992年1-2月的南方谈话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要事件,“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经验、反思历史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高度的理论概括: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直到今天,我们党依然不忘初心,向着实现全面脱贫、帮助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使命而奋斗。想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就必须在内心深处筑牢集体主义精神,一定要有集体观、大局观。从党的十四大的提出到现在,我们走的一直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路,也必将矢志不渝的坚持走下去。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对道德的要求是集体主义。只有秉持集体观念,先富起来的那些人,才会愿意主动去带动其他人,最终一起走向共同富裕的“花路”。
2.2.1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生产资料归全社会共同所有本身就包含着集体的观念,而且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不仅表现在比重上占大多数,而且也表现在对其它成分经济的影响程度上。集体主义价值观还要求在始终坚持公有制的地位和发挥带动作用的同时,还必须始终坚持帮助、引领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于公有制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来说,都必然要树立并且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才能最大的发挥二者的合力,才能为发展生产、实现共富的目标贡献力量。
2.2.2分配制度的必然要求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在这种分配格局中,不同利益的主体,只有把个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获得自身利益,这就从根本上把个人、集体、国家的利益一致起来,从而进一步为集体主义创造了物质基础。”可见,分配时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公平效率两手抓。
3如何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
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和精神驱动力,特别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和国际大背景下,一个企业、一个国家要有强大的凝聚力和集体主义精神才能保持稳定的发展,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在全社会范围内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是迫切需要的、是顺应时展之势的,方法途径也是多元的。
3.1加强媒体平台的舆论宣传
今天的时代是全球化大发展的时代,各国之间的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产生出许多新的可被人们接受的兼具中西方特点的新文化,但同时西方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也在不知不觉中渗透进来,对我国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的社会影响力产生了冲击,形成了传播的障碍。但是,我国的舆论宣传能力也是不可小觑的,现在我国的信息传播途径日益发达,我们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等来宣传,也可以利用现下比较受欢迎的各大新媒体平台等发挥舆论宣传作用,从而针对性的对不同年龄段的社会成员进行感染教育。同时,国家的相关管理部门也要不同程度的予以舆论宣传平台政策和物质上的支持,来增强宣传的积极性。通过媒体的积极宣传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可以增强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宣传效率,增强人们对集体主义精神的认可,多多的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渗透集体主义元素,使集体主义观念潜移默化的进入到人们的思想中。
3.2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
“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组成部分,自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全员性和全程性,对于全体社会成员来说,无论是在学校、在社会上还是在工作、在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子是无处不在的。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利用好这个途径,积极开发多种多样的形式,可预想的效果会是十分可观的。比如,在学校教育中,从幼儿园开始,就可以多开展一些小组、班级之间的活动来帮助学生从小建立整体意识、集体观念;在工作中,企业管理者可以不定期的通过一些培训或团建活动来培养员工的集体观念等。
3.3借助法律的威慑作用
在竞争更加激烈的今天,由于市场具有一定的不足,再加上受西方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市场主体之间为了个人利益会出现一些不良竞争,扰乱社会秩序,严重的会引起利益双方的肢体冲突,危及人的生命安全。在当代社会,想要改变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仅通过道德约束已经不够,还需要通过具有强制力的法律来进行行为约束。所以,通过严肃的具有强大威慑力的法律来帮助人们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是十分必要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的强化与发展需要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保障”。通过对一部分为了一己私利,破坏社会秩序,引发不良竞争的风气的相关责任人的法律惩罚,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来使人们自觉将集体主义观念铭记于心。集体主义价值观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驱动,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继而实现全面脱贫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价值观层面的现实指导意义。有理由相信在通过媒体的舆论宣传、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借助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等多方面的努力下,“集体为重”的思想会真正的深入人心,真正的为经济发展提供独一无二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郑承军.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维度[J].广西社会科学,2017,(11):7-11.
[2]杨博超.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中美文化价值观比较[J].戏剧之家,2020,(05):228.
[3]斯大林文集(1934-195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3.
[4]胡钧.政府与市场关系论[J].当代经济研究,2013,(08):22-30.
[5]张瑞霞.浅析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2006,(04):5-6+58.
[6]陈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对应的文明内涵―――集体主义价值观[J].环渤海经济t望,2018,(06):160-161.
[7]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作者:关影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