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解读国民经济论文
一、准确定位,专题报道和深化解读数据相结合
自7月10日起在《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推出大型系列节目《2014年中经济特别报道:变速跑中的新动力》,深度聚焦中国经济新一轮发展的新动力。该系列节目紧扣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历史新阶段所表现出的新特点,通过权威大数据分析以及鲜活的经济现场追踪,以微观经济现象为切口,反映政府在多元领域进行体制机制改革、改善发展环境、增强内生动力、搭建创新平台、寻找新的发力点等系列举措和显著效果。
二、不回避敏感问题,对经济下行压力提出预警
央视播出的解读中国经济半年数据的报道,并没有报喜不报忧,而是客观分析,提前预警,为下半年的经济运行提出建议。如节目中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谈到未来经济走势时认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且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出现显性化。经济增长短期内不宜压的过低,7.5%左右的合理区间能够有效助力调整结构,化解产能过剩。姚景元、李稻葵等专家认为化解产能过剩和调整结构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深化改革、解决深层次问题等任务依然任重道远。这些观点很中肯,建设性强。事实证明,虽然面对的是冷冰冰的数据,但电视媒体的创新解读大有可为。特别是央视发挥电视媒体优势,邀请权威专家解读数据,抢占第一落点,通过开辟新栏目、新专题,推出系列报道、重点报道,分析经济数据和经济热点问题,加强正面报道,大力宣传我国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正确引导了人们对经济增长的预期。这组年中经济报道让国内外受众看到中国经济正在朝着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这种“好声音”不仅传递出趋势好,也传递出政策好、环境好,从而为当下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信心和动力。《新闻阅评》评论说:“央视这组对中国经济运行数据的解读报道,传递正能量,稳定人心,增强信心,同时有力回击了西方‘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
三、独家调查,规模播出形成强大声势
规模传播是电视媒体独特的舆论传播规律,可形成强大声势。而独家视角的调查性研究报道,则把冷冰冰的数据从“表面文章”引向深度思考和诠释。2014年7月24日~8月中旬,央视新闻中心在《新闻联播》等重点新闻栏目同步开播《中国经济新亮点》专栏,规模化播出,形成报道声势。这组报道呈现出以下特点。
1.视野开阔,从世界经济的大格局看中国经济新走势
如开篇报道了《国际机构纷纷调高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一方面通过国际机构提供的最新数据,以及对世界银行行长等权威专家的采访,反映国际机构看好中国经济走势,纷纷调高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的最新情况;另一方面,采访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分析政府通过简政放权释放市场活力、打破垄断、激发民间投资热情等举措,实现实体经济逐渐转暖的原因。
2.观察敏锐,从新一轮健康发展的新布局看中国经济新活力
《同饮一江水共绘一张图》报道了一些企业顺江而上,往成本优势更明显的中西部地区聚集,湖北宜昌已经形成了6个产值千亿元的工业园区,大多是生物医药、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指导意见将促进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梯度推进,形成成渝经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三角地区三大城市群。
3.案例鲜活,从创新驱动发展新战略看中国经济新动力
《创新突围,打破生产性服务业滞后局面》从深圳电动大巴说起。2014年3月,深圳9家电池、电机、电控、车用空调等生产厂商自发组成联盟,为解决城市公交电动化提出全流程服务方案,保证电动公交车质量过硬,售后有保障。全国电动大巴的市场份额有5000亿元,而生产性服务业的天地,远比这广阔,囊括了金融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已达50%以上,而我国这一比重仅为15%,增长潜力巨大。当今中国的重大经济课题之一,就是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中,发掘并发挥出服务的价值。
四、深入基层,从小事入手,优化表达
电视传播贵在创新,优化表达则是使传播效果“入脑入耳”的关键。央视新闻频道、财经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和多个外语频道都推出了《年中经济观察》、《中国经济半年报》、《五评中国经济》等特别报道。这些报道和评论详细解读了2014年7月以来国家各部委陆续的经济数据,从民生角度报道解读热点,从鲜活小事入手优化表达,如物价指数、居民收入等,并从微观出发,以饺子馆、菜贩为新闻特写对象,探访物价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同时还深入基层,反映经济政策的落实及执行。财经频道记者深入安徽省庐江县万山镇二十埠村的农村土地确权现场,介绍安徽省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是如何顺利开展的。土地确权成功了,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才能稳步推进。主流媒体从不同角度用不同形式回应了人们对经济热点的关切,令人信服。
五、微评论强化引导力,提高传播效果
在这次解读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数据中,央视《新闻联播》创新舆论引导艺术,通过连续微评论提高传播效果。每篇报道之后,配发一篇微评论,小中见大,鞭辟入里,入脑入耳,从而让舆论引导的方向感更加明确。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同时,专栏以演播室连线特约评论员的形式,加大经济报道的评论力度,提出了向改革要动力、用改革促消费、以创新添动力等具有启发性、指导性的观点,分析到位、观点新颖,有效解读经济形势、分析经济现象,强化了央视评论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引导力和影响力。央视这组年中经济报道,不仅让观众理解了党和政府正在通过宏观调控并遵循经济规律寻找新的发力点,而且提振信心,鼓舞士气,坚定了人们对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信念,有力回击了西方看空中国和“中国经济崩溃论”。在当前舆情复杂的形势下,主流媒体要想有效引导舆论,解读好国民经济数据,首先必须敢于触碰敏感问题,让受众了解中国政府对待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坦诚态度和改革决心;同时可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的灵活性和有效到达率,把提炼的权威专家观点及鲜活案例在App客户端、移动终端进行广泛传播,提振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作者:黄程美 单位: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