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下的财税政策选择思考
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逐渐进入到平稳发展时期。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明显下降,我国经济发展道路逐渐走向了中高速发展的调整时期。经济新常态是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的一个概念,伴随着这一概念的提出探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财税政策的选择与思考也进一步深入。本篇文章从新常态的理念出发,对新常态的特征进行了着重分析,同时在这一理念下,对财税政策的选择与思考深入解读,这一举措对推动我国经济转型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经济发展;新常态;财税政策;选择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概念及特征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粗放式高速经济发展模式,适用于我国前期历史阶段的发展需求,但是伴随着我国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分析,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国际上金融危机的波及范围进一步扩大,经济逐步衰退的外部因素影响到各个国家。我国正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走向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增长。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大型经济体政策方面有所放松,近几年来,全球经济已经达到再平衡的状态,但是整体低于预计水平。为了推进经济能够长期健康的发展,我国深入研究国际形势与国内政策之间的关系,提出经济新常态这一概念,降低经济发展风险,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一)经济新常态概念简单来说,经济新常态是我国在经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时期之后,对我国内部政策的探究以及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而提出来的经济放缓的发展阶段。这一全新的发展阶段,是国家为了适应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而提出的重要发展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近些年来已经从高速发展时期逐步进入中高速发展时期,其经济发展质量也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走向科技引领的产业链,经济发展逐步偏向于高新科技企业。与此同时,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创新型企业更能够抓住市场的空白,占领市场的主导地位,创新成为各个企业竞争的优势因素。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并不意味着我国经济进入了低迷时期,相反,国家是以经济增长为原点,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半径,推动市场整体革新,加强市场的技术发展。事实上经济新常态的提出也是符合我国发展需求的一项重要举措。经济高速增长发展带来的是中国经济的传统竞争优势变弱,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将不再适用,甚至面临着许多风险。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速会有所放缓,但是产业结构却在不断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推动着我国经济逐步走向集约的发展模式,在把握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规律的前提下,经济新常态是未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石。
(二)经济新常态特征在改革开放初期,国际环境利于经济快速发展,国际产业大规模转移、资本流动性强,这些因素推动着我国经济跨步式发展,积极的外部环境和正确的政策引导,推动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实施。但是近些年来国际经济环境的动荡不利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同时,改革开放前期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关注其他方面的提升,这也就造成了经济快速发展,但是环境质量每况愈下。所以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主要是从增长动力实现转换和经济结构实现再平衡这两个方面展开。这两者可以表现为多种维度的具体特征,从居民的消费模式上来看前期的消费模式主要依托于模仿型消费。而现在居民的消费模式逐渐走向个性化和多样化,这一方面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物质水平,再者人们的意识也逐渐改变,其消费意识向着更美好的生活方向前进。除此之外,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依托于现代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新型技术和新型的产品逐步登上了人民生活的舞台。比如共享单车的出现是基于科技发展水平的提升,同时也符合我国人民的需求。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走向高水平,一些新兴企业逐步在国际上站稳脚步,比如人工智能逐步的完善。除此之外,经济实现增长的内部驱动力不足。我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同时从事农业方面的人口数量在逐步减少。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国家相关部门积极的促进绿色环保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降低经济发展中的风险指数,同时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一系列的政策保障经济平稳发展。
二、我国财税政策的作用及意义
(一)推进经济适度增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着我国逐步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阻碍着我国进一步向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社会问题的不断增加与经济增长的需求,推动着经济适度增长这一增长方式的出现。经济发展新常态,实际上就是适应我国现阶段出现的社会问题以及经济发展需求所提出来的政策,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高效率、低成本的目标相结合,确保我国的经济增长动力逐步向创新驱动方向转移。科技创新驱动也逐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依托于互联网为主要内容的新科技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财政政策也正是通过以科学创新研发为媒介,顺应科技在我国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推动经济适度增长。
(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提升,以工业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正逐步向服务业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迈进。第二产业中的产业结构也在加速调整,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思维逐渐为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逐步向中高端出发,经济发展模式也不断贴合着中国的发展道路。财税政策推动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助力我国第二产业的经济飞速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保障。
(三)推动区域平衡传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以及城乡发展不均衡,不均衡发展往往会增加经济发展时投入成本以及资金制约经济发展效益。从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来看,我国东西部经济差异较为明显,西部地区相较于东部地区资金积累量以及外部资金引入严重不足,同时,我国的工业产业结构趋于饱和,产业经济疲软。为了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我国实行了西部大开发等政策,伴随着相关政策,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态有所改善。我国近几年针对城乡发展不均衡,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措施,近几年制定的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解决了城乡之间公共资源的分配问题。同时提出的乡村振兴计划,推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融合。事实上区域和城乡不均衡的发展现状,虽然已经得到了一些改善,但并没有突破瓶颈。财税政策以此为出发点,协调区域以及城乡之间的发展状况,推动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顺利转型。
(四)平衡结构分配近年来,在我国政策的引领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现逐步缩小的趋势。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这一历史阶段过程中,城乡收入不平等问题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保证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重要的难题,若分配结构失衡,则会对消费结构产生消极的影响,同时也会促使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滋生。推动城乡平衡,最重要的是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合理化能够有效的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因此,为了保证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财税政策需要从收入分配再平衡的手段入手,解决该问题。
三、财税政策选择
(一)经济平稳增长的政策选择在经济走向新常态的进程中,我国这一阶段经济稳定增长的发展趋势逐渐明朗,所以制定的财税政策体系需要同我国经济增长的国情结合起来。构建科学完善的财税政策体系,能够促进我国发展协调。根据我国十五大提出的规划目标,应当推进政策与宏观经济现状协调配合,促进财税政策的针对性。同时,伴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财税政策应当增强其面对突发问题的灵活性,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调整发展方向。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步转向高新科技企业,经济的发展逐步向科技发展的水平靠拢。所以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财税支持加强力度,同时,对新兴领域要加强政策扶持。为了保证经济能够平稳增长,我国需要创设诚信友善创新型的社会条件,建设投入产出优势明显,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的软环境,能够有效地推进经济平稳增长。同时,财税支持政策的落实和建立逐步走向完善,财政管理平台逐步迈向公开化,透明化,做好管理规范统一,对重点领域的财政投入管理办法加快落实。
(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财政选择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中,首先要确定财税政策的支持目标。产业结构调整不仅仅是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深化供给侧改革,更是对新兴产业的持续推进和培养。我国对加快现代服务业的产业调整,实施了许多的优惠政策,例如政府采购、政府债券、税收优惠等。政府提供的良好的外部环境能够有效地吸纳资金,同时也引导人才逐步流向高新科技企业。战略性新兴企业的人才引进,有利于企业能够在经济新常态的状态下立稳脚跟。
(三)推进区域平衡和结构分配的政策选择在推进区域平衡的进程中,要根据主体功能区进行定位,发挥不同地区的地区优势。以财税政策为引导力量,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同时,对于区域发展规划要做好统筹兼顾,在均衡区域发展状况的前提下,也要做好区域的发展工作。加强财税政策的扶持力度,强化生态修复水平,同时要继续加强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逐步放宽中小城市的落户条件,在此期间保障转移人口的基本权益。除此之外,财税政策更应当协调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加快建立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并且保证相对公平的收入分配机制。通过强化财政再分配职能为低收入者提供保障,同时,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四、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财税政策的选择也应当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同时要紧抓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我国发展的不平衡点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推进我国经济逐步平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姝昕.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研究[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2019.
[2]寇福华.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8.
作者:魏泳峰 单位:梁山县财政局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