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节约型农业问题和对策
摘要:本文从通渭县的实际出发,探讨县域经济中如何发展节约型农业的课题,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发展方向和对策措施。
关键词:县域经济;节约型农业;问题;方向;措施
通渭县位于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在以前,“十年九旱”“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等是形容该县旱作农业特征时经常用到的词汇。尽管现在该县还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期,但与过去相比,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几年的发展,条件已经得到很大改善,得以继续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以及节约型农业。
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县域农业发展过程中,在节约农业农村资源上普遍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长期以来,该县基本上是走农业粗放经营发展道路,在农业农村资源的利用方面存在着高消耗、低产出的情况。二是由于自然条件严酷,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等诸多不利因素长期存在,农业农村资源普遍存在浪费严重、利用率不高特别是综合循环利用水平低的问题。三是新能源的发展相对滞后,农业机械化程度低,不能适应农业农村形势的发展。四是该县玉米和小麦种植面积大,秸秆量大。但该县并没有很好地实现秸秆的综合利用,作物秸秆实际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与秸秆广阔的应用前景相比反差很大。五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且缺乏集雨调节灌溉的设施,现有的农田灌溉设施又年久失修,使得该县存在水资源严重缺乏和浪费严重的现象。六是农业农村资源节约工作可依托的项目少且小,特别是缺乏能够带动该县农业农村资源节约工作整体上台阶的大型项目。七是农业农村资源节约工作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导致许多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八是农业农村资源节约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许多能够推动节约的技术、手段、方法农民还没有完全掌握。
二、发展方向和主要抓手
笔者认为,农业农村资源节约工作应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紧紧围绕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和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通过大力推广应用节约型的耕作、播种、施肥、施药、灌溉与旱作农业,生态养殖,沼气沼渣沼液“三沼”综合利用,秸秆过腹还田覆盖综合利用,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尾菜处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清洁能源高效炉灶,太阳能、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农机节能等节约型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为促进县域农业尽快走上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奠定基础。结合通渭县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以县域为单位发展节约型农业,应从以下八个方面着手抓落实。
(一)解决认识的问题努力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节约意识,提高发展节约型农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全社会营造共同促进农业农村资源节约的良好氛围。
(二)解决土地的问题解决土地问题,特别是要下大气力逐步解决撂荒现象严重的问题。土地撂荒是农业农村资源最大的浪费。随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村庄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土地撂荒现象日渐加剧。一方面,要深化农村改革,加大撂荒惩戒,加快土地流转;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休耕的政策机遇,既可以达到休养生息培肥地力的目的,又可以统筹解决一部分撂荒地的问题;第三个方面,结合当前开展的“拆违治乱”行动,通盘考虑拆除后的复垦和绿化。
(三)解决缺水的问题立足抗旱抓生产,大力发展旱作农业。从选育抗旱品种,发展管灌、滴管、喷灌,推广集雨保墒技术入手,全力打造节水农业。配套完善水利水保工程,建立节水型栽培模式和灌溉制度。大力推广地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和全膜覆盖穴播技术,将“一张塑料纸的革命”进行到底,解决干旱少雨缺水保墒的问题。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防雹减灾,增加降水。
(四)解决结构的问题通过算账对比,调整农业结构,提高比较效益。在鸡川、新景、陇川等苹果种植适宜乡(镇),压减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在李店、常河等乡(镇),巩固发展金银花产业。好钢用在刀刃上,通过调结构,提高相同农业投入品在不同产业上的利用效率。在实现规模化发展的基础上,还要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把“通渭苹果”“通渭金银花”等新兴品牌逐步做大做强。
(五)解决人力的问题大力提高农业机械的普及应用。加快高耗能老式落后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开展农用动力机械设备能耗检测行动,开发和推广省工省力节能的农业机械。越是农业后继乏人的时刻,越要考虑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培养和造就一批有能力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农机手和统防统治的植保员。把以前由千家万户负责的分散耕作交给专职的农机手和植保员统一打理,既补齐了人手不足的短板,又提高了农业的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
(六)解决资金的问题积极申报争取实施有关发展节约型农业的项目,依托项目求发展。协调政府安排资金和社会统筹资金,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七)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2019年的生猪生产问题给大家敲响了警钟。如何处理好发展生产保障供应与环境保护关停并转的关系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因此,应积极推广绿色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大力推广舍饲、半舍饲圈养技术模式和暖棚养殖,配套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有机质还田再利用。
(八)解决可持续的问题巩固提高农业农村可再生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水平。兴修梯田,将“三跑田”变成“三保田”;实施土地休耕项目,推广轮作倒茬;发展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设施蔬菜水果种植;推广秸秆覆盖还田、秸秆过腹还田,推动地力增肥;积极发展太阳能、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推广太阳灶和太阳能热水器;继续推进“厕所革命”;按5:1的比例推广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对回收企业实施奖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推广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走“养猪养牛养羊――三沼综合利用――种粮种果种菜”的循环农业发展道路。
作者:陈胜利 单位:通渭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