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增长论文 > 河南县域经济增长路径探究

河南县域经济增长路径探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9-18 11:13:00人气:923

摘要:以河南省108个县域近20年的经济增长数据为基础,采用马尔科夫链和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新常态下河南县域经济增长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县域经济增长存在低水平、中低水平、中高水平和高水平等四种类型。其中,高水平区域主要分布在河南西北部,且围绕在郑州、洛阳附近。低水平区域则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东南部。而中高水平和中低水平区域则交错分布在高水平和低水平区域周围。总体上看,河南已基本形成“北富南贫”、“西高东低”的县域经济增长格局。(2)低水平和高水平两类比较稳定,保持原类型的概率分别为81.65%和90.62%。而中低水平和中高水平则有40%左右的概率发生类型的转移。(3)荥阳市、新密市、新郑市、偃师市、博爱县、沁阳市、孟州市、长葛市、渑池县、巩义市、义马市、修武县、温县、新乡县、灵宝市、淇县、登封市、新安县、中牟县等县域已经形成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的俱乐部,是河南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最后,根据研究结论,设计了新常态下河南县域经济增长的路径。

关键词:县域经济;马尔科夫链;增长分布动态;河南省

1引言

河南省作为内陆人口大省,劳动力、自然资源等传统要素资源丰富,技术、管理以及资金等创新要素、高端要素不足,其主要人均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状况一直没有改变。特别地,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河南省内的县域经济差异总体上呈现扩大的趋势,两极分化现象突出。因此,具有较大经济差异的河南各县域如何在新常态的背景下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增长之路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相关研究集中在河南县域经济的差异、空间分布及其演化、经济增长质量等方面的分析。但基于新常态背景下的县域经济增长路径方面的研究较少,同时也缺乏采用离散分析和连续分析相结合的增长分布动态方法来客观描述河南县域经济增长态势的文献。本文认为,新常态背景下探寻河南县域经济增长路径的关键在于三个问题:其一,河南县域经济增长的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其二,各县域增长类型变迁的概率;其三,快速增长县域的空间分布。因此,需要采用增长分布动态的方法分析河南县域经济增长的合适道路。增长分布动态方法最早由Quah提出,该方法通过马尔科夫链方法和核密度估计研究收入分布的发展动态。该方法能够刻画不同截面的分布及其演变,且该方法属于数据驱动型,克服了参数分析的不足,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选择该方法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拟采用马尔科夫链结合核密度估计方法,利用河南省1993-2014年108个县域的统计数据,对收入指标(相对人均GDP)的分布演进动态进行分析,全面刻画河南省的县域经济增长空间分布动态及各个县域在研究期间的经济增长类型的演变规律,并发现快速增长县域群体,以期寻找到新常态下河南县域经济增长的路径,并为其他欠发达省份县域经济的增长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2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河南省各个县域相对人均GDP指标衡量各个县域的经济增长水平,以河南省2014年行政区划为标准,研究河南省108个县域的经济增长分布动态及增长类型转移分布。本文的原始数据除了一部分来源于1994-2015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外,其余的均是来源于1994-2015年的《河南省统计年鉴》。

3实证分析

本文研究的时间跨度为1993-2014年,由于分析间隔五年的马尔科夫转移概率矩阵更有利于揭示区域经济增长类型的变化,所以选取五年为研究周期。分别分析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2013年及2014年河南省县域相对人均GDP,根据历年县域人均GDP与全省人均GDP之比,以1993年为基准,将各个县域经济增长划分为低水平、中低水平、中高水平、高水平4种类型,且每种类型数量大致相同,划分区间为(0-0.64]、(0.64-0.77]、(0.77,1.08]、(1.08,+).

4结论

本文基于1993-2014年河南省108个县域的相关数据,利用马尔科夫链及Kernel密度估计等方法,对河南省县域经济增长的分布动态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河南县域经济增长存在四种类型,分别为低水平、中低水平、中高水平和高水平。其中,高水平区域主要分布在河南西北部,且围绕在郑州、洛阳附近。低水平区域则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东南部。而中高水平和中低水平区域则交错分布在高水平和低水平区域周围。总体上看,河南已基本形成“北富南贫”、“西高东低”的县域经济增长格局。荥阳市、新密市、新郑市、偃师市、博爱县、沁阳市、孟州市、长葛市、渑池县、巩义市、义马市、修武县、温县、新乡县、灵宝市、淇县、登封市、新安县、中牟县等县域已经形成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的俱乐部,是河南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而鲁山县、柘城县、虞城县、夏邑县、淮滨县、息县、沈丘县、淮阳县、上蔡县、平舆县、新蔡县等则长期经济增长缓慢,已经成为河南区域经济增长的洼地。根据本文的实证分析,为促进新常态下河南县域的经济增长应该采取如下政策措施:第一,抓住新常态机遇,实现河南省整体经济的赶超发展。新常态下,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东部发达地区进入了增速减缓和结构调整阶段,而包括河南省在内的内地部分省区市则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改变了沿海开放战略下河南省不靠海、不沿边的被动局面,外部条件的变化为河南省整体经济的赶超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第二,重点支持荥阳市、新密市、新郑市、偃师市、博爱县、沁阳市、孟州市、长葛市、渑池县、巩义市、义马市、修武县、温县、新乡县、灵宝市、淇县、登封市、新安县、中牟县等河南省西北部快速增长县域俱乐部的发展。第三,积极促进鲁山县、柘城县、虞城县、夏邑县、淮滨县、息县、沈丘县、淮阳县、上蔡县、平舆县、新蔡县等欠发达县域的经济增长。这些县域大体上处于由缓慢增长时期,面临着经济增长基础较弱,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建议加大对这些县域的基础设施、基础教育投入,改善公共卫生和文化条件,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不断增强其经济增长的内生能力。此外,把消除区域性贫困摆在重要位置,通过乡村城镇化、工业化相结合,生态治理与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相结合,政府扶持与非政府组织、企业参与相结合等多种手段,突破制约连片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

参考文献

[1]李胭胭,鲁丰先.河南省经济增长质量的时空格局[J].经济地理,2016,36(3):41-47.

[2]赵强.河南区域经济不平衡问题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3]薛宝琪.河南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4):44-48.

[4]贺亚峰.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分析[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3.

[5]胥亚男.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格局演变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

[6]杨贺.中原经济区经济空间结构特征、演变及其调控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2.

李建新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