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 技术性措施对甘肃省对外贸易的影响

技术性措施对甘肃省对外贸易的影响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7-19 15:55:00人气:413
摘要:本文阐述了技术性贸易措施对甘肃省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及甘肃省对外贸易遭遇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原因,提出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对策建议。关键词: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 ;对策 随着贸易自由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出,中国的贸易市场和对外开放规模逐步扩大。甘肃,这一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无疑成为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过去的封闭内陆,现在打开了经济贸易的大门,这是甘肃经济社会腾飞面临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更是甘肃迎来全新发展的机遇。但是随着经济全球迅速发展,传统的关税、配额、许可证等贸易性技术措施逐渐被削弱,而技术性贸易措施对全球乃至全国、甘肃省外贸等方面的影响日趋明显,技术性贸易措施已成为影响甘肃省对外贸易的主要障碍。1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概念及其作用 技术性贸易措施主要是《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协定》和《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PS)协定》所管辖的各种形式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技术性贸易措施通常以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保证产品质量、防止欺诈行为为目的,通过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来加以实施。商品国际的自由流动会受到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一旦这种影响对国际贸易造成障碍,就意味着这种技术性贸易措施构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也就是进口国在管制进口贸易时,制定并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依靠严格的技术标准,通过认证、检验、注册、监督等制度,提高进口产品市场准入的技术门槛,最终达到限值进口为目的的一种非关税壁垒[1]。其作用主要有三点:一是本着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采用技术性贸易措施限制他国进口;二是为了打开国外市场,维护本国进出口贸易发展,推广本国专利技术,将技术性贸易措施作为重要的谈判博弈手段;三是遏制输出国经济发展。同时,技术性贸易措施作为市场准入技术门槛,倒逼本国经济发展、推动国际贸易。首先,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高标准,使它成为促进技术创新与产品质量水平提升的倒逼手段,从而整体带动本国标准、技术升级和企业竞争能力;其次,有利于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使部分高污染高能耗劳动密集型产业萎缩,促进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推广使用国外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如ISO质量管理体系、注册备案制度等,这都是检验检疫部门为了适应出口需求引进的,后广泛推广到国内产品生产加工过程[1]。2甘肃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甘肃省在2000~2008年对外贸易额连续8年持续稳定增长,进出口总量连创新高。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形势恶化,甘肃省对外贸易也遭受严重冲击,虽然在国家推出一系列出口政策后外贸一度出现回暖迹象,但总体上仍呈现出继续下滑的态势。2009年全年甘肃外贸进出口总值38.6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7.30%。2009~2015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消退,全球经济好转,但处于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深度调整期,总体复苏乏力。受外部环境影响,甘肃省进出口仍在低位运行,但总体呈现回暖向好的态势。“十二五”期间,甘肃省累计进出口2795.5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45.1%。就贸易差额看,2005~2013年甘肃省进口额一直大于出口额,进出口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直至2014年,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实现贸易顺差20.13亿美元,这是近十年来首次出口额超过进口额,2015年贸易顺差达到36.1亿美元。由此可见,“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出,明显提升了甘肃省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平。 2.1一般贸易方式在甘肃省对外贸易中占主导地位 “十二五”期间,一般贸易方式在甘肃省对外贸易中占主导地位。一般贸易累计进出口2321.1亿元,占同期甘肃省贸易总值的83%。而甘肃省加工贸易累计进出口329.8亿元,年均增长17.1%。2016年1~11月,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296亿元人民币,占进出口总值的72.5%;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91.4亿元人民币,占进出口总值的22.4%。 2.2民营企业成为甘肃省对外贸易的主力军 “十二五”期间,民营企业进出口额比重大幅提升,国有企业明显萎缩,成为全省外贸的明显特点之一。2016年,甘肃省实现外贸进出口453.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3%;2016年1~11月,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286.6亿元人民币,下降8.2%,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70.2%;国有企业进出口总值117.7亿元人民币,增长8.4%,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的28.8%;个体工商户、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共进出口总值4.1亿元人民币,合计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1%。 2.3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 甘肃省对外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单一,初级产品得不到再加工,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附加值低,具有技术含量的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小。进口主要以矿产品、镍钴原材料和机电产品为主。出口主要以农产品、贱金属及其成品为主。“十二五”期间,机电产品进、出口呈不同程度的增长,资源性产品进口快速下降,甘肃省出口商品又以机电产品、服装及衣着附件和农产品为主。3影响甘肃省出口企业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分析 通常企业在出口中遇到的障碍主要有:汇率、技术性贸易措施、关税、反倾销、许可证、配额、反补贴以及其他贸易措施。近年来,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甘肃省对外贸易影响越来越大,据《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16)调查显示,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在甘肃省企业出口遇到的各种障碍中排在首位,而检验检测项目繁多是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甘肃省出口产生制约的关键。2015年全国出口企业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调查显示,2015年,中国不同地区的出口企业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的程度有所不同。各地区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的出口企业占当地出口企业总数的比例有很大差别,其中甘肃省被调查的样本企业中,受影响比例超过了50%,该比例高达60.9%,为全国最高。2015年全国农食产品类企业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的总体比例为47.2%,甘肃省该比例为88.9%,居全国首位。在机电仪器类企业中,受影响的企业比例较2014年上升了3.1个百分点,甘肃省受影响的出口企业比例超过38.1%的全国平均比例。在橡塑皮革类企业中,甘肃省出口企业100%受到影响。在木材纸张非金属类企业中,出口企业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的比例为41.5%,比2014年提高了2.3个百分比,甘肃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可见,技术性贸易措施已经成为甘肃省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其对甘肃省产品出口的影响不容乐观。因此,加强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和应对策略研究,维护本省出口企业利益,帮助出口产品突破贸易壁垒,顺利进入目标市场是甘肃省发展对外贸易工作的关键[2]。4甘肃省对外贸易遭遇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原因 4.1逐渐消失的关税措施 随着传统的关税、配额、许可证等贸易性技术措施逐渐被削弱,具有措施隐蔽、易于采纳、运用灵活等特点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对全球贸易乃至全国、甘肃省外贸的影响日趋明显。发达国家凭借技术优势,利用WTO中的相关规则,设置多种技术性贸易措施,形成了影响进口的贸易壁垒。 4.2质量和环保要求 由于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产品质量和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环保、安全、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发达国家,对绿色环保的要求不断提高。绿色环保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又称绿色壁垒,是发达国家继反倾销措施以后的又一重要贸易措施,也是制约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4.3企业认知有待提高 企业是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直接受害者,理应对此最为敏感。然而据调查显示,企业从“中国TBT/SPS咨询点网站”这一国内外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信息的权威网站获取相关信息的比重仅占4.6%。甘肃省企业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认知尚且处于懵懂之中,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重视程度不到位,对产品标准和质量心存侥幸,得过且过。5甘肃省针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5.1积极构建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与多主体联动协调应对机制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将“积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强化贸易摩擦预警,化解贸易摩擦和争端”列入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本省各政府部门之间没有形成有效合力来共同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管理和服务体制不适应技术性贸易措施发展趋势的新要求。(1)构建多方合作体系,解决“孤岛效应”。构建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与多主体联动协调应对机制,本省相关政府部门应实现共享共治,实现全面合作,搭建平台,畅通信息渠道,共同参与,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及时了解企业所面临的各类问题,发挥政府、行业部门、协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的优势,引导产品和产业升级发展,同时要尊重市场规律,发展技术性贸易措施服务市场,为甘肃省产品获得国外市场准入创造便利。(2)加强平台建设。围绕解决甘肃省出口相关产业的实际诉求,构建相应的服务平台,完善产业的服务机制。吸引各类社会主体开展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和应对服务,提升出口产业的应对主体意识,紧密结合本省出口优势产业发展的需求,对接国际合作渠道,为国际贸易的双方建立交流机制。 5.2甘肃省WTO/TBT咨询服务机构要联合高校、相关的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甘肃省WTO/TBT咨询服务机构要联合高校及相关的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探索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监测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发挥好专业技术贸易壁垒信息收集和咨询服务机构的职能,定期、系统连续地跟踪、收集最新的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动态,及时预警信息并反馈给企业,使企业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时,做到“知己知彼”;要发挥好桥梁等作用,把企业遇到的壁垒类问题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沟通,帮助企业共同应对技术贸易壁垒。(1)开展对甘肃省贸易伙伴国(地区)的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的分析研究。开展对甘肃省出口到世界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点产品的检测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的分析研究、关键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的比对验证,帮助企业提升产品标准水平,提高本省出口产品质量。(2)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信息不畅是导致全国乃至甘肃省企业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个重要原因。甘肃省WTO/TBT通报咨询中心要加强人力物力,及时收集整理本省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优化技术性贸易措施数据库,并及时向本省出口企业及社会公布和推送。(3)开展甘肃省出口企业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调研工作。准确、动态地反映本省出口状况,及时了解企业遇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有针对性地、前瞻性地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甘肃省出口企业可能遇到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并提出预警信息,让出口企业在第一时间掌握出口对象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动态,尽早采取措施,确保企业对外贸易顺利进行。 5.3引导出口企业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积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1)提高企业标准水平和竞争能力,加强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出口企业应发挥市场主体作用,认真研究出口目的地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规则标准与要求,适时调整产品种类,加强生产的源头控制,提升原材料的品质,提升加工工艺水平,学习和掌握最新检测方法,建立有效的产品质量把控体系。积极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有针对性地制定对应的解决方案。出口企业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直接受害者,应该充分重视WTO的各项通报措施。甘肃省出口企业应该努力提高企业标准水平和质量竞争能力,加强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能力,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2)行业协会代表企业作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申诉人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本省企业普遍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缺乏了解,在应对技术壁垒中缺乏信心,存在搭便车心理。行业协会代表企业作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申诉人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可能牵扯到一个行业的多家公司甚至整个行业,单独的一个企业势单力薄,行业协会应承担起积极组织企业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的重任,整个行业统一行动,共同维护行业及企业利益。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在出口优势产品行业开展WTO/TBT相关培训,加强沟通交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引导企业端正心态、据理力争,尽力去修改或规避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切实维护自身利益。(3)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工作,建立保护盾牌。鼓励甘肃省出口企业作为技术的直接应用者和研究者,积极参与技术标准的制修订。企业应该意识到通过标准水平的提升,努力推动企业的技术水平,从而提升质量竞争力是推动自己的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有效路径。参考文献 [1]李长江.世界贸易组织与技术性贸易措施[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8. [2]张沁荣.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16)[R].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7(1):4-5. [3]孟亭亭.甘肃省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建议[J].福建质量管理,2018(1):28. [4]朱荣,邱晓燕,李宝珠,等.云南省在桥头堡建设中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对策研究[J].中国标准导报,2015(1):55-58. [5]王丹.正确认识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的极端重要性[EB/OL]. 刘静 甘肃省标准化研究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