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 中药出口绿色贸易壁垒破解对策

中药出口绿色贸易壁垒破解对策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7-31 04:08:00人气:456
[提要]在医药市场发展过程中,中医药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众多的利润。但是,江西的中药出口贸易总是频频遭受绿色壁垒,导致不能走出去,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江西中药要想摆脱这种境遇,就要摆脱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命运。关键词:江西;绿色壁垒;中药一、江西省中草药出口现状 (一)产业基础分析。江西省中草药行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结构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特别是近些年来出现快速的增长态势,中草药行业的总产值与全部医药总产值的比重不断攀升,中草药产业已经成为江西省医药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化学制药以及其他产业,中草药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至今有1,800年历史,完全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是比较具有国际优势的行业之一。(二)规模分析。“药不过樟树不灵”、“药不到樟树不齐”,足以显示江西中药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樟树的“樟帮”、南城的“建昌帮”,他们不仅是文化传统的产物,而且闻名海内外,还是顶尖水平的中药加工工艺。目前,江西省现有中药生产企业近200家,其中江中、汇仁、仁和、济民可信等4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均已超过20亿元。2013年全省中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400亿元,达到全省医药产业的40%以上,在全国行业中名列前茅,仅次于吉林。从江西省商务厅获悉,2013年江西省农产品出口4.79亿美元,同比增长24.2%,出口品种有370个,较上年增加63个品种,其中部分中草药类系首次出口。江西中药虽然有悠久的历史和资源优势,但是能打进国际市场的高端药品却很少,并且具有临床疗效经不起他人重复、剂型落后等不足之处。政府给予新药的研发经费不足,江西中草药新品的研发费用仅为上海、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的1/3,重大项目也才30万~50万元。另外,精通国际流通和国际注册的人才简直更是屈指可数。由于各国的法律不同,以及中药的商品特殊性,目前国际上仍有不少国家不认可“中药”一说,比如日本、美国不承认中药。因此,中药在这些国家以“食品补充剂”的名称来出口。江西中药出口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企业规模小、散、差。因此,制药企业在自身行业、科技界、政府部门的协力支持下要重视兼并重组,缩小医疗经营管理模式差距,强化中药产品的深加工,筹划产业集群,向世界出口企业看齐。例如,韩国高丽参出口产量遥遥领先。在国内向广东省医药大省学习,把企业的“瓶颈”放开,积极推行政策扶持,加大新研制产品的研究力度和新产品国际市场的投放力度,加上江西产业自身明显的优势,在国际市场的积极开拓,中药行业也有望引领江西的崛起。二、中草药行业面临的各种困难与壁垒 (一)国外市场的中医不多,对中草药需求数量不大,市场需要有限。(二)国外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自从2011年欧盟颁布实施《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根据这个法令,中草药要进入欧洲市场需要在欧盟地区使用15年以上,在国内市场需要使用30年以上,还必须对中药的每一个成分进行检测方可提出申请许可;而许可的前提条件是对中药成分中的每一个成分进行检测。中药出口企业不得不按照西药进行药理、病理、临床等一系列检测,往往因为资金短缺、无法承担相应的研究和检测费用不得不退出市场。“‘合不合格、准不准入’,都是别人说了算。我们自己没有掌握中药评定和检测的话语权,只能被人牵着鼻子走”,省内一家大型中药制造事业部门总监说。(三)文化认同差异。中西药不属于同一套评价体系,中药侧重于经验,讲究阴阳调和,五行相联系作用。西药则侧重于科学数据,没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很难理解药效作用方法。省中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认为,“中药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如天人相应、阴阳结合、动静相宜等理念,不同文化体系的消费者是很难理解的”。(四)中药贸易技术领域壁垒的机遇与挑战:技术型贸易壁垒的连锁反应。一个国家实施技术贸易壁垒往往辐射到其他国家模仿。以2002年蜂蜜为例,出口的蜂蜜未能达到西方国家抗生素残留的标准,引发日本、美国等多国效仿欧盟,提高了进口标准,对江西蜂蜜的出口造成了影响与损失。(五)中药专利被抢注。“我以前做过几年的研究工作,中国很多好的中药专利都被日本、韩国抢先在国际市场上注册了,人家抢占了先机,这必然制约国产中药走出国门。”江西省中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如何把国内名药发展成国际名药,还需要有关部门多多思考。江西省中药出口遭遇扣留情况。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是江西省中草药出口受阻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不少企业仍然采用硫磺熏蒸法工艺,导致二氧化硫残留超标,出口遭到被扣留的现象屡次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WTO/TBT-SPS国家通报咨询系统数据表明,近3年以来,中药出口日本、韩国、欧洲和美国等主要贸易国遭到因有毒有害物质和二氧化硫残留超标扣留批次达到10起。三、国外中药技术壁垒应对策略 (一)积极开展“中药外交”。政府商务部门充分加入多变贸易体制,加强与主要贸易国的贸易与合作,积极扶持“中药外交”,努力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签订多边贸易协议,促进多边经贸的发展与合作。(二)加强研究,跟踪发展趋势。相关的协会、商会、检测机构、研究部门加大收集技术壁垒的信息,构建相应的数据库。(三)大力发展“重拳”产品。抓住“重点”品种、市场、企业的收购、生产、销售标准化、规模化,积极搭建进入欧共体中药市场新平台。江西省现有200多家中药生产企业,其中4家品牌企业江中、仁和、汇仁、济民可信主营业务创收20亿元,2013年中药实现全省主营业务400多亿元,占全省医药主营业务的40%以上。(四)大力扶持、构建知名科研院所、研究机构与骨干企业的攻破关键技术的平台,更深入、更集中中药生产第一线的议题。中药除了治疗性药品外,药食同源之外还可以实现“二次开发”,引领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比如保健品、食品、饮料、化妆品、中药添加剂等。(五)与政府部门开发合作。政府向企业提供部门的政策机制、服务资源、信息传播、政策支持、企业献言献策等直接渠道。(六)整合技术优势,搭建创新、合作的平台,搭建“政、产、学、研”的相互合作,创新面对面的合作平台。(七)大力发展“重拳产品”,迎接市场机遇。随着医学模式、人们保健意识的转变、中医药世界影响力日益扩大,赋予生物中成药和保健产品搭建了新的舞台。同时,在世界药品市场上,天然植物药的交易额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欧洲不少国家也掀起了中医药学热。欧洲是全球规模潜力最大、最有发展前途的天然草药、补品市场,目前的市场规模已超过70亿美元。江西中药市场要迈入国际舞台,不在标准方面占优势是不可能实现的。从收购、生产、销售等环节都依照标准,进入国际市场才能畅通无阻,在搞好标准的同时,江西中药应从“重点市场、重点企业、重点品种”来抓。比如,除了草珊瑚已形成规模化产品外,夏天无、丰城的鸡血藤、彭泽贝母、枳壳等品种应该突出重点、不断做大做强。(八)加强产品经营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质量经营理念,并始终贯穿到中药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积极实施标准化制度规范,中药材种植(GSP),实验(GLP)、生产(GMP)、临床(GCP)和销售(GSP),严控污染,提升中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中草药生产标准体系不完善,与国外标准差距比较大。2002年《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规范了种植与生产,特别是一些地道的药材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标准,但是对中药的质量控制、有效成分检测和包装运输都有所缺失。2001年原外经贸部了《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沿用至今,但是它只是不同标准,对于特殊性、国际性的标准还差距甚远。(九)政策上予以扶持也是一条重要途径。江西的中药企业不能盯着小市场,要寻找中药的特殊疗效,积极拓展国际和农村市场,努力发展中药产业集群,像广东、上海沿海发达地区一样,坚持“药材好,药才好”的观点,既坚持、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的传统优势理论,又弘扬中医药的优秀文化,同时走规范化、组织化、产业化、现代化的科研、生产、管理和市场开发。(十)积极实现中药生产的高效益。通过引导产前优良品种研发、产中种植技术推广和产后加工与技术综合配套技术推广中药的生产规模效益、生产成本减少、增加总收益;按照GAP方式组织中药材生产,通过间、套作蔬菜、粮食作物,强化土地复种指数,增加耕地的生产效益,以提高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的中草药产品,提升江西中药的档次和国外出口竞争力。(十一)发展特色和地道的中药材,开发培育“名牌”药材。江西地道药材有枳壳、车前子、蔓荆子、泽泻、广昌白莲、泰和乌鸡;特色药材有草珊瑚、菊三七、夏天无等。今后5~10年江西可选择一些品种进行重点种植开发,形成规模效益,培育出名牌药材、地道药材和特色药材生产基地。主要参考文献: [1]曹军伟,顾海.江苏省中药产业竞争力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06(2). [2]张京卫.提升我国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对策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6(1). [3]郭莹,孙利华,郭晶等.我国中药产业发展机遇及对策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06(1). 胡楚芳 宜春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