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9-10 14:34:00人气:514

摘要:大学生因为拥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因而成为了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栋梁。大学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其教育模式对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要与当地的经济建设紧密连接,找出创业教育与经济建设的切入点,在保障当地区域发展的背景下进行连续性的创新,以便达到区域经济与高校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和谐与可持续。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区域经济发展

1区域经济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

作为新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在我国的高校中全面展开,其目的是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创新创业人才,改变了传统知识的传授、专业技能的培训培养模式。区域经济的发展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引导、促进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现在各地政府都把创新发展摆在未来发展的第一位置,相应的也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建设创业基地、提供配套的资金等,为创新创业教育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与此同时,在我国经济转型阶段中,许多新兴产业如节能环保、生物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的兴起必定会带来新的创新创业项目的形成。区域创新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引起新的人才需求,这导致高等院校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地调整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同时也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机遇[1]。区域高校担负着推动区域经济建设的任务,在国家提出创建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之后,地方高校需要创建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具有良好的互动性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同时,能更好的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在新形势下各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已经转移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拓展区域内创新资源,促进区域内的创新体系发展。各地政府逐渐加大对研发创新的投入,通过创新改变产业结构,带动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借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结合当地政府的政策、区域内产业的结构特征、未来的产业规划以及产业的创新体系来制定教育方向,以便于从理论到实践都能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良好的契合。

2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2.1拓宽就业途径,减缓就业压力

近几年来,国家的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每年都有大量的新生劳动力涌入市场,使劳动力市场过剩的现象更加严重。而近期以来受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国内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经济运行压力较大使得社会对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减少,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甚至毕业即是失业。通过培养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不但使学生自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还可以为其他人提供工作岗位,在拓宽就业渠道的同时还能缓解就业的压力[2]。

2.2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人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核心,企业之间的竞争到最后还是人才的竞争。大学生经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了自己的探索精神和实践精神,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提高了学生在步入社会后的生存竞争能力。通过在学校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做到了知行合一,脱离了死读书、空有理论能力而无实践能力的教育困境。在参加工作后,凭借着自身的能力或是自己创业成立自己的公司,或是依托企业平台成为企业的领军人物,使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

3教育受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而引起的改变

3.1才培养的模式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新的标准,这需要高校及时调整培养模式以便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这需要学校摆脱之前的老旧教育模式即只注重理论教育,忽略了实际动手能力,使得教育成果只是停留在了纸面上。改变教育模式就是不只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把理论与实操有机结合起来,并能推陈出新进行开拓性延展,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实操能力。

3.2促使高校教育方向的改变

培养更多的人才是高校为社会服务的宗旨,因此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开展是在高校的教学任务得到满足后进行的。区域高校的人才培养要与区域的经济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当地经济建设蓝图的了解,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训的方向,使得学生一毕业就能投入到当地经济的建设中去,减少人才缺失带来的压力。学生的培养要随着社会需求的改变而进行调整以能保证学生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4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实现途径

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实践平台是连接高校学生、学校和社会的桥梁,是实现创新创业的主要渠道。随着国家对创新创业的重视程度加深,各种实践平台被不断搭建起来,如创新产业园、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在为学生提供实践场地的同时,还有相配套的政策上的倾斜扶持,有力地支撑了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在今后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要着眼于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当地创新体系和创新产业的发展为目标,抓住地方特色和产业优势,深入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和基地的发展思路,科学规划发展路径,组建特色鲜明、层次多样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5结束语

高校的创新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结果决定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当地的经济发展引导了学校教育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向。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要结合当地经济的产业条件,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并且学校与社会联合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为社会提供发展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蓉.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7(23):37-39.

[2]吕晶晶.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J].继续教育研究,2016(10):25-27.

作者:王玉 单位: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