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地勘单位统计管理
1前言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已步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遗留问题,为了缓解和解决因经济发展而带来的问题,我国适时提出了经济新常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以新常态来判断我国的经济特征,说明中央对当前经济增长变化的规律认识得更加深刻,更加科学,并要求我们要主动去适应经济新常态。统计作为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更要主动适应当前经济新常态,这就要求我们的统计工作不能再以传统的方法和原有的模式,按部就班地运行,而必须适应和服务经济新常态,不断创新改进,以加强地勘单位的统计管理工作,这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笔者就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地勘单位应如何加强统计管理工作提出以下的思考。
2认真分析研究新常态对地勘事业单位经济发展的影响
谈到加强统计管理工作,首先想到的是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方式、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的成功与否对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提高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用新常态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思想观念、发展思路、工作方法上体现新常态要求。与时俱进,以高度的责任感自觉地、创造性地开展统计管理工作,全力打造统计部门工作新常态。地质勘查工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地勘单位改革的深入推进,当下的地质勘查工作已从过去的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到以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形势,传统的地质勘查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新常态下,地质勘查工作逐渐开始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探索出了技术与资本相结合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地勘单位的经营范围也逐渐扩大。从原来单一的地质勘查扩大到固体矿产勘查、地质钻探、矿山工程、管道工程等工程类勘察以及矿山地质调查、勘查;水汶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查、环境地质勘查;地质测绘;地质勘探工程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地勘单位对地质勘查统计信息的要求相应也会更高,这就意味着地质勘查统计工作将逐渐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已经通过发展统计科学技术来解决当下地质勘查工作改革所面临的问题。我国已经实施的四大工程:一套表制度、基本单位名录库、联网直报以及业务应用统一软件系统,就是以此来保障统计生产方式以及地勘单位统计管理方式的改革。新常态下地勘单位的统计人员,要积极参加统计业务培训,通过参加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业务培训,不断充实理论知识,学习新的统计方法和统计理念,更新知识,同时还要积极地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使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落实和发展,积极做好与上级统计主管部门的衔接和沟通工作,从而保障地勘单位统计工作的健康、有序、稳定发展。
3统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1统计工作得不到领导重视
统计管理工作同其他管理工作不同,不容易马上取得显著成绩或成绩不明显。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人员包括部分领导干部,对统计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认识和了解,重视不够,认为统计工作只是单纯数字的计数和简单相加的事情,是一种纯事务性的工作,不是什么主要工作,也不能给单位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因此,常常认为只要能把日常工作应付得过去,又能顺利通过上级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理部门的检查就行了。对企业而言,则主要是在写工作总结时充实一下相关工作内容,对企业经营决策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而部分统计人员也对统计工作的具体内容了解不够深入,对统计工作的性质认识不清,片面地认为统计工作只是为上级统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报表,只是为了完成上报任务。使得统计工作没有真正地发挥出自已应有的作用,也没能为管理者的正确决策真正起到参谋和助手的作用。
3.2统计管理制度与统计机构不健全
随着我国地勘工作的不断改革和深入发展,地勘单位的统计工作已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准确、高效、全面的统计工作是提高地勘单位管理、决策的重要基础。统计机构的建设步伐与统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已无法再适应地勘单位统计数据的发展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有的地勘单位并没有设立单独的统计机构,而是将统计工作交给财务、经营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代替来完成。由于地勘单位统计指标的填报要求与财务报表的统计口径不同,有的财务人员只是按照财务报表的填报方式来统计数据,因而统计出来的数据就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使得统计数据不能全面、科学、客观、准确的反映地勘单位发展的实际状况,也就更谈不上对原始数据资料的保存、统计数据的审核和统计工作的交接了。影响了地勘单位统计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
3.3统计数据质量和信息化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保证统计数据质量,提高其可信度,是对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统计工作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统计工作人员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有效的统计信息资料来进行统计分析,提出颇具针对性的意见、建议,认真履行好统计管理工作职责,建立健全统计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把统计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真正对企业决策起到促进作用。
3.4统计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统计人员基本上不是统计专业出身,而且有的还是兼职,大多数都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统计知识培养教育,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忽视了对原始数据的搜集、整理,同时也没有能建立和完善相对规范的统计台帐以及统计报表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统计工作水平的提高。
4今后应采取的措施
4.1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做好统计管理工作
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统计管理工作。分管领导、科室要紧跟新形势、新变化,摆脱过去的思维模式和不必要的条条框框,不断加强统计管理职能。根据单位实际情况,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统计管理体制,制订统一表式,经统计负责人审核后,统一下发,充分发挥统计管理部门的作用,真正实现从单纯做统计到既做又管的转变,保证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和严肃性。
4.2建立健全统计管理制度与统计机构
要加大统计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推进依法统计。要以《统计法》为基本依据,理直气壮地强调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维护统计工作的科学性、严肃性。树立法制观念,坚持依法统计,尊重科学、忠诚统计,如实反映客观情况,务求统计数据做到真实、可信,以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改进和规范统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统计机构,完善统计数据的审计、统计工作的交接、原始数据统计资料的保存等方面的工作,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完善统计职能,提高统计工作管理水平。
4.3不断与时俱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驱动统计工作创新的重要动力,是适应统计工作新常态的重要手段。加快实施“四大工程”对于提高统计工作效率,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各级统计人员要认真履行好统计工作职责,健全完善统计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开展统计分析,及时准确地写出统计分析报告,统计负责人和统计人员要对上报的数据资料认真把关,并签字、盖章,对数据的真实性承担相应的责任。逐渐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统计制度与统计指标体系,加强标准统一,指标统一,流程统一和手段统一,充分运用大数据统计,创新统计管理方式,不断加强统计管理职能,并严格按照统一的口径范围与计算方法进行统计核算。严格管控数据的收集、管理、使用和,加强数据安全防护,有效控制数据安全风险。
4.4提高统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统计工作人员要适应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必须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统计工作发展的新要求。人才是统计事业的核心,要致力于培养适应统计工作新常态的创新人才,必须加强统计人员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每年拿出一部份专项资金,用于大队和各基层单位统计人员的教育培训,通过对统计理论知识的学习,做到依法统计,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使统计人员工作能力不断提高,适应地勘单位的整体发展要求。
5结束语
地勘单位统计管理工作要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服务新常态,就必须按经济新常态对统计管理工作的要求开展统计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完善统计管理及运行机制,加强统计工作的基础管理工作。认真学习《统计法》的基本内容,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指导统计管理工作。不断强化业务学习,提高统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把地勘统计管理工作做好,为地勘单位的发展作出统计管理工作应做的贡献。
作者:程铸梅 单位:四川盐业地质钻井大队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