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农村经济论文 > 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研究

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9-14 13:05:00人气:437

摘要:目前,农村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新型的农业经济管理方法在农民增产增收上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也有推动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经济管理还是存在没有解决的问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的改进和优化工作方法,本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环境;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

河南省是粮食种植大省,农作物的产值占我国农业经济总值的一大部分,因此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着农民的收入以及国家的繁荣,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实现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河南省实行农业经济管理,首先在农村实施经济管理制度,并且改变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因为目前使用的农业管理体系还是传统的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在当前的制度中一些环节是并不适用的,既阻碍着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脚步,因此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方法及假设,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发展。

1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农村经济管理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健全的管理体制,这使得管理工作的开展面临着不少困难,难度较大。一方面,管理结构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并不能充分适应基层实际情况;另一方面,管理制度不够先进、规范与严谨,甚至存在与地方实际情况脱节的现象,无法有效支撑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科学、高效开展。

1.2产业化发展不到位

产业化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这也是适合地方农业快速发展、支持农村经济飞速增长、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不过目前基层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在实施中需要克服资金投入不足、农民整体素养偏低、农业设备欠缺、生产管理方法落后等问题,产业化发展并不到位,难以为农业经济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1.3信息化水平偏低

毫无疑问,农业经济管理必然需要实现信息化,这既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管理水平提升的有效办法。和传统管理模式相比,信息化管理无论是在信息采集、分析、处理与分享等方面,还是在管理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均占有巨大优势,能够有效实现管理水平的飞越。不过目前基层信息技术基础建设水平尚有待提升,同时信息化管理方法不科学、制度不完善,再加上信息技术人才欠缺,难以有效构建高水平的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模式。

2新时期农村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

2.1完善管理体制

新农村建设环境下,以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确保相关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经济管理机制构建环节,工作人员应详细了解农业发展的所有环节,同时需要针对具体的生产流程,做出合理安排,最终构建出与当地农业发展情况相符合的管理制度。并且,针对于农村劳动力逐渐减少的现象,相关人员需要制定出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重新利用荒废的土地,在此前提下,更好的开展大规模农业生产作业。经济管理者对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完善的同时,需要重点关注企业与农业生产者的沟通、交流,保证农副业经济得以良好发展,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水平。对管理体制加以完善,能够为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根基,从根本上促进管理创新和优化。对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应当以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引导,允许并鼓励多种农业经济形式发展,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推动农业生产效能提升,同时积极助推农业经济形式和农业改革的深度契合,进一步改善农业经济管理基础。

2.2推动地方农村产业化发展

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能够为农业经济管理提供更为良好的管理基础,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增长,支持管理优化,从根本上对管理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主要体现在生产以及产品两方面,其中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发展需要以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规划为基础,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同时积极购买、租赁和推广先进农业机械设备,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并且要积极与农村土地改革工作相配合,不断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的同时促进其现代化、机械化、产业化发展。而在农业产品方面,则需要将农业生产与产品制造相结合,打造一体化的农业发展模式,结合市场实际发展需求进行合理调整,提高地方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3发展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模式

当前,信息化时代下,需要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引入信息化,一方面,强化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的认识,另一方面,完善当地的信息设施,并且,还应加大对于网络中数据信息的使用力度,从而保证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信息化是农业经济管理的必然方向。发展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不仅能够进一步深化农业信息化发展,同时也能将农业与市场更为紧密地联系起来,从各个方面有效支持农业经济管理,促进管理水平的充分提升。为了有效发展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模式,需要以做好信息基础建设为重要前提。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方案,优化财政拨款以及财政管理,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同时从硬件与软件两个层面推动农业信息基础建设。在此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加强系统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与作用,积极建设“互联网+农业”发展,借助金融、电子商务的支持为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同时对信息化管理制度加以构建和完善,重点围绕农业经济发展需求优化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尤其要凸显农业生产、市场营销、产品销售等方面的管理优势,全方位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2.4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水平

农业经济管理环节,相关管理人员水平对此项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因此,需要构建出素质水平高的专业化管理团队。第一,在农业经济管理团队建立上,团队中的人员需要有较强的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并且对此项工作具备较高的热情,确保农业经济管理团队具备较高的专业化水平。第二,实际工作环节,应做好管理人员知识以及技能培训工作,使具备相应的农业技能,并且掌握国家新型农业政策,使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更好的开展各项工作,提升农业经济管理质量。第三,制定完善的管理人员考评制度,在完善的制度下,考评并测试管理人员工作成绩与技能,一方面,保证管理人员具备较为专业的水准,另一方面,会进一步深化管理人员对此项工作内涵的深入了解,提升重视程度。

2.5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对农田基础设施进行积极改造,还应加大农业输变电配套及农机道路网等设施的建设力度,保证农业机械化作业的良好开展。农业经济管理人员需要注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同时选择有效的手段保证其平稳运行,将基本农田水利设施效益更好的发挥出来。在农业技术不断发展下,农业逐渐向着机械化方向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人员一方面需要增加农产品机械装备总量,另一方面还要提升机械装备的质量水平,增强机械化作业能力,降低劳动力耗费,实现农产品机械化作业的良好推广应用。对于一些不适合进行机械作业的农产品,例如油菜、棉花等,农业科技工作者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配套机械设备的研发。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应重点提升各类农产品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并且,应严格按照农业机械设备安全制度开展各项工作,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更好的发挥出机械设备的作用,同时,还应对农业机械维修市场进行规范,构建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最终获得更好的农业经济管理效果。

3结束语

综上可知,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导致实际管理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创新和优化。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对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加以分析,同时积极结合先进理论、其他地区成功经验、信息技术等进行有效创新,致力于打造更先进的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做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因此,需要将此项工作作为重点,不过在此项工作实际开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构建完善全面的农业经济发展机制;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水平;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加大信息化管理力度,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向林双.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与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6):384.

[2]姜志红.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探索[J].南方农业,2019(2):84.

[3]王保忠.浅析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南方农业,2019,13(8):82.

[4]王金芝.新农村建设视角下优化农业经济管理的措施分析[J].消费导刊,2020(11):136.

赵智红 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农业农村局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