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中农村物流经济展望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1-09 03:45:00人气:347
摘要:农村物流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入手,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农村物流经济,探讨了农村物流经济发展转变的策略。关键词:生态文明;农村;物流经济
我国物流业处在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这对农村物流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农村如何发展好物流业,使物流业在农村打下一片天地,并将现有的农村物流经济发展体系进行转变与完善,是物流也是经济界的一大话题。中央文件2014年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这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发展农村物流产业的重要意义
农村物流为农村生产、生活以及其它经济活动提供物流方面的支持,这种支持和服务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服务环节。农村当前物流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大的方面,即农业产品的物流、农业原料的物流、生产工具的物流,以及农村一般性生活品的物流等,它们共同构成了目前我国农村物流业的现状,也进一步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我国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二、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农村物流经济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但是与此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物流的运输环节造成大气、水体等污染,噪声振动干扰,物种的异地引入,大量能源的消耗;物流的保管环节造成大气、土壤、水体等污染,产生固体废弃物;物流的装卸搬运环节造成噪声、大气污染等;包装环节造成资源消耗,产生固体废弃物;大型物流设施的不断发展造成空间资源的占用;还存在相关加工产业的环境污染。在生态文明建设下,发展物流经济需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的有机结合,一方面既要满足人类对高质量物流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促进社会、自然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物流的发展需要以生态文明、以绿色经济为导向来进行发展。
1.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物流是循环型物流。生态绿色物流与传统物流所不同的是,它不仅仅重视正向物流,而且还采用逆向物流。正向物流,顾名思义很容易理解就是正向的物流,是从上游到下游,从资源开发到运输到市场的物流;而逆向物流则刚好与正向物流相反,它是反其道而行之。它是从下游返回到上游,从市场到产品返回再利用的物流。逆向物流可以有效拓宽物流业的服务体系,改善物流业的服务现状,拓宽了物流产业的产业面。更加具有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也促进了物流业本身和生态环境的双重发展。
2.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物流是共生型物流。生态文明观念指导下的农村物流是生态的绿色的物流。它完全遵循了我国所大力倡导地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和绿色中国。是一种平衡了生态效益与物流业经济效益的科学合理的新型物流。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局面,使生态环境与物流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共生,是一个共生的物流。
3.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物流是资源节约型物流。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共赢和共生还远远不够,新型的生态物流还注重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好钢用在刀刃上,利用过程中杜绝浪费,减少低效率使用,尽可能地减少了甚至是避免了一部分资源的浪费问题。三、我国农村物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物流经济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和城市物流经济的发展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健全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村地区农产品市场数量不足,城乡之间农产品市场的规模和数量差距大,城乡农产品市场的联系不紧密,没有完善的配套设施,不利于健康、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形成;农村物流企业的规模小,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先进的管理技术,因此在市场中综合实力较弱;农村地区物流产业的基础设施落后,对市场物流信息的获取渠道少,影响了农村地区物流经济发展的效益;农村物流产业的相关技术水平低,缺乏先进的配套设施,例如运送农产品的保鲜保湿设备等,影响了运送产品的质量,造成经济损失;物流产业的发展成本高,而农村地区收入低,经济水平有限,资金的缺乏限制了农村物流产业的发展。面对这些现状,需要不断转变农村物流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四、生态文明建设下,农村物流经济发展转变的策略
1.构建农村、农业和农产品物流的一体化发展体系。农村当前物流业主要由农业产品的物流、农业原料的物流、生产工具的物流,以及农村一般性生活品的物流等组成。其中农产品的物流可以说是农村物流业的第一大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农产品的整个商贸环节,及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农业物流包含了整个农产品在生产前、生产过程中以及生产后的所有物流活动,既包括农村第一产业的物流,也包括第二、三产业的物流活动。转变农村物流经济的发展需要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为指导,发展科学的、绿色的农村物流经济。要从农村经济的全局出发,构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物流体系,使农村各地方的物流产业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还需要从农村农业和物流经济发展的经济效益出发,合理规划农村物流各环节、各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不断构建农村、农业、农产品物流一体化发展的体系,将农村物流和城市物流相结合,实现城乡两个区域农村物流经济的共同发展。
2.统筹城乡物流的一体化发展。农村物流经济发展的转变离不开城市物流的发展。首先,要正确处理农村物流与城市物流之间的关系,农村物流发展的重点就是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实现城乡在物流行业的规划、资源配置、生产流程等环节上的一体化。其次,要实现城乡物流行业的共同发展,必须了解城乡物流发展之间的差距,了解农村物流发展中的问题。我国农村物流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是: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一部分地区的基础设备情况严重发展滞后,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农村物流产业的发展;农村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缓慢且效率低下。因此,要实现我国城乡物流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对农村物流产业发展的资金、信息、技术的投入,实现我国城乡在物流技术、信息以及管理等资源的共享。
3.加强农村物流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关联。要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全面发展农村地区的第一、二、三产业。物流产业在分类上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但是物流产业的生产、包装、销售、运输等各个环节又与其他产业紧密相连。因此,加强农村物流产业和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的联系,是农村物流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此促进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协调发展。首先,农村物流行业要根据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进行调整,促进农村物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农村物流产业转变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物流。其次,农村物流的主要客户来自第三产业,因此要做好对第三产业的市场调查,分析市场对物流业的需求,根据具体的需求制定完善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提高农村物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村物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农村物流消费。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消费市场广阔,开发农村消费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农村消费市场和农村物流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要不断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刺激消费。农村物流产业要不断优化整合农村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完善农村消费市场的物流服务网点,不断建立起遍布整个农村地区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实现农村物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五、结语
农村物流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推进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还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面对农村物流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要用生态建设的思想不断探索转变农村物流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构建农村、农业和农产品物流链式的产业发展格局,充分搭载物流的一体化平台发展城乡经济缩短城乡差距,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农村物流消费,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参考文献:
[1]韩作生.农业科技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及价值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2]王金田.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3]崔鹏.中俄制度创新的经济绩效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4.
雷鸣 厦门大学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