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平川区农村经济论文
一、白银市平川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虽然平川区针对各乡镇的农业建设投入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沿黄灌区土地资源有限,再加上干旱等自然灾害较为严重,农业生产相对落后,简单的种养很难有效且快速地实现农民增收。另外,二、三产业发展力度不足,无法对农民增收提供有效的支撑,农民增收渠道有限,增收较为缓慢,并因此影响其发展后劲。㈣各区域间发展不均衡城郊或交通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较快,而落后的偏远山区,依旧“靠天吃饭”,连年大旱更加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自然条件的差异、基础条件的不同,导致区域间发展极为不均衡。
二、推动白银市平川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㈠发展平川特色农业,推动农业结构调整
1.加大力度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
依托现有的农业产业基础,发挥当地优势,发展极具当地特色的农业产业,转变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合理整合配置资源,完善优化产业布局,培育特色农业经营主体,立足泉水镇,采取全膜双垄沟播的先进技术,培育玉米种植大户,使农业生产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在熙瑞、特奥特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发展订单农业,加大种植企业所需的酱用番茄。依据企业和市场需求,在全区农村加大大枣、小杂粮、马铃薯和反季节蔬菜的种植力度,形成规模化的特色产业,不断增强特色优质产业在平川区农业中的比例。
2.生产高附加值、高产优质的农产品
利用高附加值、优质特色的农产品,加快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步伐,形成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根据白银市干旱、半干旱的地理条件,利用充足的光热资源,发展日光温室、立体栽培等“阳光农业”,既充分利用了当地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又推动了优质高产、生态阳光农业的发展。
3.加强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大力落实科技入户工程,推广运用农业科技,发展集约型、生态型、观光型、绿色生态型农业,在平川区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农业经济发展新型格局,以优质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在农村种养中融入国内外先进品种或技术,推动农业技术的高效转化,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另外,以有机产品、无公害绿色食品增强平川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力创建现代化农业园,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开展农业科技培训,使平川区农民具备先进的种养技能。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创业渠道。
㈡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
现代农业以农业产业化建设为标志,是联系工农的最佳契合点,是推动农村经济,带动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1.壮大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因此,应在平川区农村大力培植带动性强、有实力的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农产品的增值,使农民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2.加强招商引资力度
理清思路、开放思想,立足于平川区特色和农产品、矿物资源等优势,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外资、开发民资,达成平川区招商引资目标。另外,增强对绿色农产品的种植,大力养殖优质畜禽,逐步提高农畜产品在全区所占的比重,对农村经济形成牢固的产业支撑。
㈢着力开展创新型经济
以工业化带动农民致富,以创新思路开发现代产业。依托平川区资源优势,结合市场发展导向,形成特色农村工业,开发自主品牌,在平川区形成独具特色的乡镇或村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科研转化能力,优化农业创新环境。对农业高新科技进行深入研究,推动平川区农业走上科研化、现代化、产业化道路。对农作物及禽畜实行良种繁育,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严格防控禽畜疫情,合理利用资源,大力推广农业科研技术。发展农村循环型经济模式,形成无公害种植,立足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开发新型农业技术,促进平川区环境与经济同步发展。
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直以来,小乡镇建设都是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以农产品加工、营销为契机,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空间,提升整体实力,发挥产业化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落实“整村推进”项目,发展区域经济,加强对农产品加工基地的构建,促进非农产业收入的不断提升。以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为依托,发展民营经济,扩大二、三产业,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农村经济的发展程度,农村经济的发展会直接促进新农村建设,带动农民创富增收。白银市平川区立足于区域发展形势,寻找适合平川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从而更好地推动平川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者:杨树源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人民政府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