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农村经济论文 > 信息化与县域及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信息化与县域及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2-07 21:05:00人气:343

1信息化与县域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

1.1信息化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关系

(1)信息化有利于缩小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江苏省百强县的发展体现出的是由苏南的经济发展带动苏北的经济发展,实现了“相邻区域发展中,先富带动后富”。在缩小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性时,信息化起到了区域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降低交易成本,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在县域的集群发展,有利于在相邻区域实现产业链。

(2)信息化有利于获取竞争优势。信息化在县域经济中获取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有助于对本地特色经济的宣传,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县域特色经济面向全国、面向世界,有利于开拓市场。

(3)信息化有利于突破资源禀赋的局限。浙江海宁以“中国皮革城”享誉中外。但是,可以发现海宁是皮革的销售、批发基地,却不是原材料的生产、加工的基地。研究发现海宁利用信息化,打造皮革物流基地、建立网上皮革商场等方式,使全国各地的皮革原材料汇聚海宁,造就了海宁“皮革城”的声誉。由此也可以看出,信息化有利于突破资源禀赋的局限。

(4)信息化有利于实现县域的科学发展。百强县的评价体系包括“竞争力、县域科学发展”,县域科学发展包括“相对富裕度、相对绿色指数以及人文环境”。通过位于前10名的县级城市的发展,可以发现信息化提高市民的阅读量,从而提高市民的人文环境,有利于提高区域绿色GDP。

1.2信息化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

(1)信息化有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各区域存在着信息不均等,使各区域存在着不均等的发展机会。通过农村信息化建设,开辟了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

(2)信息化有利于农业信息、技术的共享。传统农业信息、技术共享主要体现在某一地区,农业农村信息化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区域之间的信息和技术的共享。

(3)信息化有利于降低农产品的市场风险。通过信息化,通过对农产品市场反馈信息的分析,预测农产品的价格和农产品的产量,来决定农产品的供给种类和数量,有利于农产品降低市场风险。

(4)信息化有利于就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农村的信息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可以通过招聘网站等的招聘信息,选择相适应的工作岗位。

2如何以信息化促进县域及农村经济的发展

(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实施农村信息化,需要政府做到“硬件”与“软件”相匹配,制订一系列的惠农政策,提高农村信息化的普及率。

(2)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我国,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农业科技和经济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比较少,而农村信息化所需的人才可以通过引进或者培养,需要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

作者:万旭仙 任珂珂 单位: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中原银行开封市迎宾支行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