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问题改进措施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事业单位逐渐占据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地位,成为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对事业单位实施科学的经济管理,提升财务风险意识,优化整个事业单位财务结构等,运用有效的管理途径,寻求适合国情的解决方法,让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改革并非朝夕之事,需要高层管理者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文章从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角度出发,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事业单位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财务风险意识
1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1.1提高运营效率,保证单位稳定发展
经济管理与事业单位的运营效益有直接的联系。落实经济管理主要的目的是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率,为高层管理者对事业单位未来的决策提供更有效更全面的经济信息。通过这些财务指标反映的运营效率,发现单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方便管理者及时止损。不仅如此,落实经济管理还能有效防止贪腐现象,对资金使用进行全程、全方位的监督,让资金的价值得到全面展现,促进事业单位职能的健康和谐发展。
1.2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市场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飞快的变化,事业单位也逐渐地步入社会经济市场。事业单位主要运营是为社会提供服务,其运营效益也会对我国的财政部门有一定的影响。完善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对单位的经济运营状况进行监督和制约。引入资产概念,将单位各种形式的资产在市场经济条件得到全面的反映,帮助单位获得更多的社会效益,这不仅会为事业单位的稳定打下基础,更是迎合了社会经济市场的发展。
2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1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
经济管理是事业单位的核心管理,保证事业单位构建全面完善的经济管理机制是十分重要的。但结合目前状况,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内容相对传统落后,不能跟上新时代经济管理的需求。传统的经济管理制度没有构建高效的管理机制,单位负责人独自掌握经济管理职权,缺少专业的体系对内部经济进行引导,导致负责人无法对所有经济业务进行全面、详细的管理,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制约,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也导致事业单位的监管制度不够严谨,无法提高单位的风险意识,职权划分不清晰进而影响财务管理的质量。因此,事业单位原始的经济管理制度会降低单位的经济效益,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应该进行全面细致的改革,全面发挥经济管理的作用。
2.2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不足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个领域的企业都逐渐增加硬件技术设备实现财务信息化处理。但由于事业单位信息技术并未得到广泛应用,对传统手工记账还有所保留,没有充分发挥出科学技术的优势。随着事业单位的发展,涉及的财务信息越来越多,仅仅依靠财务人员的人工管理,不仅无法提高单位的管理效率,还增加了财务出现差错的风险。对信息技术深入研究还需要技术人员的探索和维护,事业单位对此也未及时增设人手,对信息管理人员及时进行培训和指导,所以导致事业单位缺少财务信息化,技术管理无法充分应用。
2.3资金分配不合理
多数事业单位受传统经济管理的制约,在进行资金分配时就会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原始经济理念是由单位管理者自行管理整个单位财务,就会造成财务管理不全面,一些领导为了获得一定的短期利益,舍弃长久的建设项目,忽视了资金的应用缺少了合理的配置。导致后来的项目就会预支储备金,为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建设带来消极影响,资金无法及时周转,使单位的财务管理出现问题。
3优化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措施
3.1完善单位的经济管理机制
对于单位开展项目工作,提高经济的管理水平,构建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制度对经济管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让单位运营的合理化和规范化,让其有章可循,能够科学高效的落实单位财务。此外,完善经济管理制度,让管理职能变得更加明确,确保单位部门以及负责人都能明确好自己的责任,谨慎严格的执行自己的工作任务,提高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不仅如此,单位还应该设立监督部门,根据管理制度对各单位负责人和部门管理者的工作情况进行跟进和监督,协助领导解决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形成科学的监督指导工作,严禁贪污行为,有意识的维护单位内部经济利益。
3.2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控制
在经济管理工作中,事业单位应该注重风险的防范,注重对风险的科学分析。应当在事业单位内部构建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对资金的使用作出合理的规划。在保证事业单位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单位的财务情况,识别出存在的潜在财务风险,并及时做出调整。事业单位建立绩效考核制度,这样有利于帮助管理人员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工作的自觉性。此外,科学的风险评估帮助事业单位更全面的进行管理,提高单位的抗风险能力。
3.3增设管理人员,加强人才培养
在经济管理中增加专业人员,加大人才培养,是单位稳定持续运营的基础。为此,事业单位应该严格控制人才招聘过程,保证财务人员的基本素养。还应成立专门的财务部门,方便单位定期为财务管理人员安排培训活动,让其接触更新的经济理念知识,帮助单位经济发展顺利转型。不仅如此,还要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岗位拓展能力,让他们更全方面的适应自己的岗位,在专业人才的指导下更好的促使事业单位稳定发展。
3.4加强信息建设管理
建立经济信息管理的平台,让事业单位的财务可以更科学的信息化,提高管理技术水平,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优势。单位要结合自己的服务方向,不同的部门下设立相应的财务信息模块,让经济信息更方便的传递到财务部门。此外,事业单位还应该设立严格的信息平台使用机制,对接触财务信息的人进行监督管理,保证单位内部的财务信息安全,加强人员素质培养,保证财务信息的质量,提高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水平。从而使信息技术能在单位的经济管理中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提高单位的经济管理水平。
3.5强化财务预算管理工作
在新形势下,针对企业的现有资产进行强化财务预算的工作,对单位的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在经济管理工作过程中进行预算编制工作,加强日常活动经费和固定资产管理的预算。根据规定明确预算的管理职权、执行职权和调整控制职权,对工作人员的日常支出、项目的运行等进行预算落实。随着市场的发展结合单位的真实状况,将经济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防止资源浪费。同时也要加强预算工作的透明度,让内部经济往来更清晰,保证单位稳定运行。
4结论
伴随整个经济市场的改革,事业单位也应该紧随调整,与社会的发展相匹配。在新时展的过程中遇见问题,需要及时重视,采取高效的解决措施,完善内部经济管理制度,将经济管理风险程度最小化。保证事业单位稳定运营,让经济管理制度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合理分化单位资产,完善员工日常工作机制,优化单位改革,在经济管理工作与社会发展与时俱进的基础上,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带动社会经济水平,实现事业单位稳定成长。
参考文献:
[1]卞征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13):13-14.
[2]王韵华.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行为的建议分析[J].中国商论,2016(35):181-182.
作者:张忠胜 单位: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