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煤炭经济论文 > 煤炭经济多元化发展问题分析

煤炭经济多元化发展问题分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1-23 04:49:00人气:371

1全县煤炭产业的基本现状

我县煤炭资源丰富,已探明煤炭储量30亿吨,品种齐全,目前,年生产能力为450万吨,煤炭经济是县域经济的财政支柱并长期占主导地位。自2005年全国开展地方煤矿安全生产秩序专项整治以来,我县煤矿数量出现了逐年递减,煤炭产量相对稳定,事故总量明显下降,矿井安全基础逐年提高,抗灾能力显著增强的局面。现在全县共有煤矿89处,比2005年减少了60%,产量4万吨以下的矿井均已淘汰。煤炭产量没有因关闭矿井力度的加大而受影响;2005年318万吨,2006年363万吨,2007年400万吨,2008年350万吨,2009年220万吨。我县为发展和壮大煤炭产业先后对小煤矿进行改造,取缔立井,实施双斜开拓,推进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推广使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改进落后的采煤方式,组建煤炭公司,对煤矿企业实行集约化管理,加大隐患排查专项治理,创造良好可靠的安全生产环境,狠抓“两个主体”责任落实,加强煤矿职工队伍建设,为县域煤炭经济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2制约煤炭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2.1企业规模小,生产能力较低。目前,我县89处矿井中,年生产能力9万吨的矿井不足20处,大多数年生产能力为6万吨矿井,还有部分4~5万吨矿井,矿井单产能力较低,加之部分块段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布局不合理,开采方式落后,制约了煤炭经济的规模发展。

2.2管理基础差,安全压力大。我县的煤矿企业绝大多数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由于受当时地“有水快流”政策影响,办矿准入条件低,煤炭产业人才匮乏,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管理水平较低,加之地质条件复杂,随着几年来的煤矿整顿关闭(我县原有小煤矿480余处,目前有89处,已关闭390余处),目前保留矿井周边有许多报废井,这些矿井在关闭时没有闭矿报告,水文地质资料难以查清,尽管政府、煤炭行管部门和监管部门出台多种政策,制定各种规定和管理办法,还是给现有矿井安全生产造成巨大压力。

2.3品种单一,煤炭附加值低。煤炭企业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原煤转化率低,煤炭产业链条尚未形成,作为一个以煤炭产业为县域支柱的资源大县,原煤就地加工转化能力的不足直接影响到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我县煤炭企业经过多年高强度的开发,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能源保障,但煤炭产品、产业结构单一,始终是制约我县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多年来,生产的原煤90%以上都以外销为主,从中可以看出县域煤炭经济深加的总体生产能力根本无法带动全县的煤炭产品结构升级换代,煤炭企业粗加工产品,深加工产品很少,产品附加值低,原煤开工转化能力不足,产业链条短或没有形成链条,直接导致了全县煤炭企业创造利润能力和抗击市场风险能力的降低。

2.4县域经济增长对煤炭行业的过分依赖,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我县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传统的煤炭产业,近年来到,煤炭行业在全县工业总量中的比重一直占主导地位。以2007年为例,全县煤炭产量400万吨,煤炭及相关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65%,实现税收1.67亿元,占全部税收的70%,占全县财政收入的60%。2008年、2009年全县煤矿未能正常生产的情况下,煤炭产量分别为350万吨、220万吨,分别占煤炭及相关产业分别占县财政收入的63.1%和45.43%。煤炭产业总产量的增长,受资源储量、宏观调控、市场需求、安全管理、运输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虽然煤炭企业的发展后劲很足,煤炭企业产品热销、经济效益回升,主要是利益于市场对资源需求的拉动,并不完全是企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升级带来的效益。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办矿起步早,准入标准低,设计不规范,造成证内储量少,扩储程序复杂,难度大,一但扩不了储就面临关闭。二是突出开拓方式的改造,注重了原煤产销,忽视了煤炭深加工;另一方面资金匮乏产生了少投入快见效,缺少长远发展、联合发展意识。由于上述原因和问题,使我县煤炭经济多年来始终停留在原煤产销上,煤炭资源优势没有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3促进煤炭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3.1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理解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一是充分发挥传统产业集聚资本的优势,切实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努力培养造就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优势企业,最终实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煤炭产业的结构调整要以科学合理配置市场资源为基础,要科学论证,不要盲目跟风,立足实际,不照抄照搬。三是对煤炭项目的建设要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严格市场准入制度,杜绝无建设许可证、生产许可证、低水平重复建设、污染严重的项目,确保煤炭经济良好发展。

3.2加快资源整合,壮大煤矿企业规模,提高单产能力。我县目前有31处资源整合矿井,政府和行管部门首先加大工作服务力度,加快煤炭资源整合和单井扩储工作,通过整顿关闭,资源整合彻底改变原煤开采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工艺落后与产业政策、环保政策要求不符的状况,取缔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关闭淘汰技术落后资源整合和单井扩储,使我县在“十二五”期间建成30万吨的矿井2处,15万吨矿井32处,9万吨矿井20处,按照政府推动,企业自愿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对9万吨以下煤矿进行收购、兼并、联合改造,组建新的原煤开采集团公司,重点推进和建设一批高产高效,经济效益好的接续型矿井,整体提高原煤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最佳经济效益。

3.3引进资金,联合经营,盘活企业。县政府相关部门及相关机构,加大扶持力度,最大限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对有发展潜力、无力经营的煤矿企业,通过招商引进资金,进而组建集团,对具备条件的煤矿实施兼并,联合经营,组建由政府搭桥、银行牵头、各金融机构参与的银行联合贷款集团,实施高效率、低风险的银联贷款,通过定期不定期组织银企座谈会、项目推介会、信贷营销、金融服务等多种形式,采取集体授信,联合贷款的方式,支持煤炭企业发展,对煤炭企业变更、证照延续、外商投资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盯关部门全力勾通协调,帮助企业解决疑难问题,给企业注入生机活力。

3.4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产业链条,优化发展。我县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炭产业长期做为支柱产业,原煤就地加工转化能力不足直接影响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我县依托资源优势,引进资金或深挖内潜,推动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煤炭产业,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回采率,同时把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高经济效益,着力抓好煤炭的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实施煤炭深加工,形成煤变油、煤变气、煤电一体化,发展和壮大产业链条,提高煤炭的附加值,可根据市需求,建立型煤集团,洗煤公司等以煤为主的相关产业,通过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3.5抓基础,上标准,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证。通过多年来的煤矿整顿与关闭,我县煤矿安全基础得以整体提升,但威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方面非常之多,这就要求我们强化服务,夯实煤矿安全基础,结合我县煤矿的实际,进一步推进煤矿企业质量标准化建设促进标准化矿井进档升级,严把安全关,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坚持不懈地严抓隐患排查治理,矿保煤矿企业合法生,矿保制度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证。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