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煤炭经济论文 > 煤炭经济发展预测

煤炭经济发展预测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7-02 13:14:00人气:615

一、近年来我国煤炭经济发展状况

近年来,我国煤炭工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煤炭经济发展呈现以下几种特点:

1.经济发展强劲需求带动煤炭产量快速增长。近五年国民经济保持了GDP两位数的高位增长,在这种大增长形势之下,作为支撑中国国民经济能源生产总量76%和社会消费总量69%的煤炭产业,也必然出现了惊人的发展速度。2008年,全国原煤产量完成27.16亿吨,同比增加1.93亿吨,同比增长7.65%。比2002年的14.15亿吨,增加13.01亿吨,年均增长11.47%,高于全国GDP年均增长11%的水平。由于政府对煤炭产量的调控措施得当,6年来,煤炭工业以平均每年近2亿多吨的增幅,保证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国内煤炭市场连续6年保持供需基本平衡,全国社会煤炭库存也保持相对合理的水平。

2.安全管理法制化程度不断提高。2008年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三个明显下降”。除了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同比下降外,事故总量明显下降。全国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9.3%和15.1%。26个产煤省(区、市)中,事故死亡人数下降的有20个。同时,较大事故明显下降。煤矿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4.1%和34.4%。

3.国家煤炭产业政策调控力度不断加强。新时期国家将密集出台有关煤炭产业调控政策,煤炭产业政策调控的总体方向是: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主要取向包括:一是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的规划管理,提高煤炭资源有效供给保障能力;二是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以煤炭生产为基础的产业集群;三是培育和发展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煤炭生产集中度;四是加大煤炭资源整合力度,调整改造中小煤矿;五是开发利用煤层气,促进煤层气产业化发展;六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清洁利用;七是发展高效煤炭转化技术,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

4.煤炭大基地建设势头不断加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年批复了包括神东、陕北、黄陇(华亭)、晋中、晋北、晋东、鲁西、两淮、冀中、河南、云贵、蒙东(东北)、宁东13个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规划。明确13个大型煤炭基地由98个矿区组成,保有煤炭资源量/储量8528亿吨,占全国的83.5%。大型煤炭基地内煤类齐全,在保有资源量/储量中,动力用煤占72%,炼焦用煤占16%,无烟煤占12%。建设13个大型煤炭基地规划公布之后,经过近两年的发展,煤炭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山西、内蒙古、陕西等8省区煤炭产量超过亿吨,神华集团、中煤能源、大同煤矿等35家大型煤炭企业产量超过1000万吨,神东等13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超过20亿吨。国有及其控股大型煤炭企业的煤电、煤化工、煤建材等产业链延伸取得重大进展,有些企业非煤产业产值已超过煤炭主业产值。

5.煤炭行业的战略地位在稳步上升。煤炭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过去以至未来可预见的几十年内,煤炭仍是我国的重要能源。近几年来,党和国家对煤炭行业越来越重视,特别是2005年《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不断出台,国家对煤炭产业采取了一系列空前的重大举措,煤炭工业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社会的认可。

二、对未来几年我国煤炭经济及市场运行的预测

综合近年来煤炭行业经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预测得出:

1.目前我国煤炭运输通道仍然较为紧张。我国煤炭调出地主要集中在晋陕蒙地区,而煤炭消费地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决定了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总体流向和以“三西”煤炭市场基地为核心,向东部和南部呈扇形分布的格局。目前我国煤炭运输主要依靠铁路、公路、内河航运和沿海航运。2007年,全国铁路运输煤炭15.44亿吨,占全国煤炭生产量的60.9%,占货运总量的比重达到了49.3%。但是,当前我国主要煤炭生产基地铁路外运能力仍然不足,许多企业不得不依靠公路运输。

2.用电需求增速将回落,优质动力煤供应仍然偏紧。面对世界性的经济下滑,全国的电力需求同比将有较大回落。预计2009年全社会的用电量增速为6%~8%。与此相对应的电煤的需求增速也将放缓,但是对于优质动力煤的需求仍然十分旺盛,这是因为电力新上大型机组的用煤标准大多按照发热值高的优质动力煤设计,燃烧优质动力煤可以大幅提高其装机的经济使用效益,而且,优质动力煤业可以降低一定的运输成本,减少维修和污染排放,因此,未来5500大卡以上的优质动力煤将依然紧俏,而4700大卡以下的低热值动力煤供应将较为宽松。

3.钢铁产量急速回落,炼焦用煤影响较大。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内钢产量连续出现环比负增长。按9月份日均产钢计算,全年预计粗钢产量5.1亿吨,比上年增长4.3%,增幅回落11个百分点。受下游需求减缓以及供给增长较为稳定影响,煤炭的市场价格有一定的回落空间。预计到2009年,供需状况进一步宽松,合同煤的价格将与市场煤的价格逐步接轨,其中,优质动力煤供应仍然紧张,而炼焦用煤则要耐心等待钢铁行业的复苏。

4.煤炭进出口政策将可能调整,煤炭出口将可能增加。2008年1~8月份,中国煤炭供应持续紧张,为了保证国内煤炭供应,国家采取了提高煤炭出口税率的办法以抑制煤炭出口,根据财政部门通知,8月20日起,中国对炼焦煤出口暂定税率由5%提高至10%,对其他烟煤等征收出口暂定关税,暂定税率为10%,临时关税政策囊括了所有的煤炭品种。这样,出口税率调整后,再加上出口配额的限制,煤炭出口还不如在国内销售利润更高,致使煤炭出口量进一步减少。由于中国煤炭资源丰富,随着中国煤炭生产能力的提高,煤炭市场供应形势的缓解,并出现了较大区域的煤炭产品库存积压、市场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为了推动煤炭工业的发展,中国的煤炭进出口政策有可能要适当调整,降低煤炭出口税率,减少国内煤炭市场供过于求的压力,推动煤炭出口,煤炭出口量将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5.煤炭价格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中国虽然在煤炭购销方面实行了市场化改革,但是,实际上煤炭交易价格并没有真正完全实现市场化,仍然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煤炭价格“双轨制”,即重点合同和非重点合同煤炭价格的较大差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2009年煤炭价格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重点合同和非重点合同的价格差距将会减小,市场煤价格将可能继续小幅度下滑,逐步接近重点合同煤炭价格,调整的结果重点合同煤炭价格将和市场煤价格基本趋于一致,逐步消除仍然存在的煤炭价格“双轨制”。

三、煤炭经济发展对策

自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急剧降低,各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我国经济形势不容乐观,预计2009年我国GDP增长速度降至8%以下,国内煤炭消费的增长速度会降至4%~5%。煤炭生产调控面临很大压力,煤炭行业和企业自律能力较弱,政府调控措施力度有限,煤炭产能过剩将逐渐显现出来。煤炭供需关系一旦发生变化,将对煤炭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煤炭价格快速增长势头必将受到遏制。另外,随着煤炭资源和环境方面的税收、收费和基金等政策措施的实施,煤炭企业的利润将大为降低,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绝大多数将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因此,我们对煤炭经济面临的严峻形势要有清醒认识,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早认清形势,早研究对策,早采取行动,争取顺利渡过难关。

1.控制投资,审查在建项目。国有及国有控股煤炭企业,特别是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要根据煤炭经济发展形势,认真清理和科学决策建设项目,对尚未开工的煤矿建设项目要缓建,对煤矿改扩建和小煤矿收购改造要慎重决策,严格控制煤炭产能增长。对银行贷款建设项目要进行全面清理,客观评估项目还贷能力,严格控制企业贷款规模。要遵守国家财政制度,不挪用企业生产资金和流动资金贷款搞基本建设。

2.继续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促进多元化发展。大集团战略对于资源共享而言是一有效率的机制,企业内部可以充分共享在财务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营销、管理、品牌、信誉等方面已形成的明显优势,实现“1+1>2”的协同效应,集团化的企业往往能呈现出专业化公司难以比拟的优势。大集团战略表现为经营的多元化或一体化。多元化经营可以帮助企业在某一产业不景气的时候,通过其他领域来开拓市场,降低经营风险。一体化经营则能够使企业市场交易内部化,降低交易费用,发挥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从而提高企业盈利水平,降低经营风险。

3.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机械化水平。发展煤炭工业,必须走安全高效的现代化道路。为此,煤炭工业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单位产量用工人数。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煤炭行业有550万职工,人均煤炭产量低,劳动强度大,安全事故突出,同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安全生产将成为煤炭工业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条件。现代化煤矿呼唤提高一线矿工素质和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煤炭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要立足本身,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大胆创新,积极改革,建立和完善煤炭经济运行机制。努力开拓煤炭出口业务,积极参与世界煤炭市场的分配,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