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考
【摘要】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已经到达了第四十个年头,在这四十年中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与我国的经济制度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有极大的关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几乎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一路前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提出到建立再到今天也走过了34个春秋。面对时代的变迁我国也在不断完善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文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状及问题入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表达一些拙略的看法。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双向互动;市场与政府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位
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探索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西方社会一片哗然。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不仅这种表述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没有相关记载,而且市场经济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相配套的经济模式。所以中国一经提出这个概念就遭到了极大的非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简单说来就是,在社会主义的制度下,利用市场手段来配置资源,并且这种手段占决定性的地位的一种经济形式。要认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需要理解一下内容:1)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本身没有制度属性,它可以在多种制度下利用市场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并且应该明白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任何要利用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都要遵守这一原则。针对我国发展场经济与其他国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还应坚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前文提到我国的市场经济与别的国家和地区不同,它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西方市场经济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之上,而我国则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基础之上;其次我国的市场市场经济建在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之上,而西方市场经济建立在按资分配的基础之上。我国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及按劳分配的方式,不仅可以极大的促进经济的发展繁荣,还可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再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民发展和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提高,是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发展服务的。3)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直接提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类概念,但是我们不能一味的探讨研究经典著作里的相关概念,更加值得我们研究的是他们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发展规律的探究方法和世界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所以成功的建立,是因为社会主义建立在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而不是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这与经典著作中的情形不再吻合。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是中国人民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蕴含的方法和世界观的情况下,积极运用这些方法并且结合中国实际而提出来的。这不仅帮助我国实现了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也起到了丰富和发展的作用。马克思曾说:社会主义制度要“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积极成果”。[1]这里所说的积极成果不仅包含了资本主义国家物质文明的成果,也应包含制度和精神的积极成果。考察社会的发展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资本主义创造的制度和精神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是不可或缺的。列宁曾说,除了建立在庞大的资本主义经验教训的社会主义,不能推断出还有什么别的社会主义[2]。
2构建社会主义的双向互动经济
本文将社会主义的调节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比较成熟的阶段,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的双向互动经济阶段,不仅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可以很好的发挥其决定作用,而且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得以展现出来。之所以称之为双向互动,旨在凸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并且这一概念有助于构建我国自己在经济领域的话语体系,与西方话语体系相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建立在其现有问题解决的基础之上。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最重要的问题是市场支配和政府调节的边界问题。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政府的调节和市场的支配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如果一味的强调由政府主导对资源进行配置,就会使我国经济制度向计划经济发展;如果将资源全权交由市场进行配置,政府不管或少管,则很有可能将我国经济制度带向新自由主义经济的“泥淖”。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既没有走该旗易帜的邪路有没有走僵化保守的老路,其中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把握好了方向问题和效率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关乎方向,市场经济关乎效率。让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是我国经济飞跃发展的法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市场和政府协同作用于我国经济的各个方面。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划分原则、出发点和落脚点只能是人民大众的利益。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出现了严重的政府市场相脱节、不协调的现象。例如:青岛大虾事件、强买强卖、随意定价等。这体现出的是政府的毫无干预和市场的乱支配。在某些领域政府则管的过于严格,市场没有起到应有的决定作用。其实,什么该政府出面主导,什么该市场决定配置都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标杆和准则。资本主义制度下,尽管现阶段为了缓和劳资矛盾,资本主义政府表面上展现出了对普通人民的呵护关爱,但实际上西方市场的和政府都是为了资产阶级服务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政府的调节和市场的配置都是唯金钱世图,唯资产阶级利益是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性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市场经济一定是服从于这一根本原则的。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起“自由王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其最明显的标志,所以为了在这一目标我国的市场经济一定是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一切有利于人民利益的市场化政府要予以支持,不利于人民利益的市场资源配置政府要出面调节。社会主义的双向互动经济强调政府和市场的良性互动交流,通过市场使得社会资源能最大限度的得到有效配置,对于市场的配置偏差政府要提前预测并加以引导,将市场不合理的配置扼杀在摇篮里。“三个有利于”原则在处理市场和政府边界问题上依旧是真理性的阐释。市场归根到底是为了追逐利益,它跟资本主义结合在一起就成为掠夺和压榨的代名词,但与社会主义结合则会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工具。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政府和市场定会协同发挥作用,产生1+1>2的效果,但这一切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前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作者:李正阳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