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策略
摘要:教师到企业实践不仅可以对企业岗位需求进行全面调研,还可以充分了解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而将其工作要求和工作步骤导入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从教师层面来看,可以改变单一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实用性、趣味性和挑战性,与此同时也将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提高;从学生层面来看,为帮助学生建立社会实践课堂做了更好的衔接,最终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论文针对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教学,从教师企业实践的经验中进行营销教学策略的思考与探究。
关键词:企业实践;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策略
1中职教师企业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中职生就业现状分析
中职教育是以就业为目的的教育[1]。“就业率”的高低事关中职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而近年来,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不容乐观。虽然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学业、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对中职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营销专业毕业生,对市场的实战能力要求突出,而普遍中职生的个人能力还不能达到企业要求的水平,导致就业率水平低下。为了保证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缓解中职毕业生就业不对称的现象,即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企业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对此积极寻找多方解决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1.2中职教师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中职学生存在特点大致如下:学习知识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厌学情绪高,但他们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针对这些特点,就要求中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针对学生这些特点,适时调整教学策略。然而中职教师多数创新意识薄弱、专业能力亟待提高、普遍缺乏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等。究其原因: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双师型”专业标准不够健全;多数中等职业学校不够重视“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教师教学能力停滞不前;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自身原因等[2]。必须要改变职业学校师资能力结构单一、缺乏生产实践经验的现状,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教师具备“双师”能力[3]。
2从教师企业实践中分析存在的问题
在为期一个月的企业实践期间,笔者发现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2.1课堂营销理论滞后于企业营销理念
通过企业实践调查发现目前中职营销专业教材书籍种类较少,存在理论教材更新速度滞后的现象。在企业实践期间,也不难发现许多中职教材中没有详细介绍的新型营销理念,例如地推式营销、直复式营销、深度营销、创新营销等,而这些营销新理念已经在企业当中进行快速推广。这样一来,学校固有的理论知识就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求,这也将导致营销毕业生在理论知识上不能与现代企业进行更好的衔接。
2.2单一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求
企业往往通过短期集中式培训来培养人才,之后将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到实际市场当中进行探索和应用,而目前中职营销专业教师多数仍然以单一讲授法进行教学,几乎没有安排更多的时间去实际运用,显然中职学校的教学方式与企业人才的培养方式是相反的。市场营销作为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要与实际市场营销紧密联系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4],如果一味以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营销授课,所培养的营销专业学生将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
2.3教师普遍缺乏一线营销工作经验
企业实践期间,发现大部分营销教师几乎没有在企业一线营销过的工作经历,对职场销售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在企业高强度的业务培训期间,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来吸收运用。对于企业常用的业务营销方式不能熟练运用,例如:如何进行科学的目标市场地位、如何运用电话营销挖掘潜在顾客、如何有效利用微信平台开展网络营销,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商圈在恰当的时机开展地毯式营销等等。这也就是教师普遍偏向于营销理论的教学研究,而忽视营销的实践意义导致的结果,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营销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
3基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策略探究
笔者通过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实践,在学习掌握企业专业知识之外,更多是切实体验到营销理论在实际工作场景中的作用,并探究如何将企业实践经验导入中职营销教学当中,只有在教学中采用有效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思想与方法,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掌握实际营销技能。
3.1探究引导式教学策略创新营销理论
首先,应重视理论的教学,只有扎实的理论才能转为学生的知识储备,才能在实际工作场景中应用自如。针对课堂营销理论滞后于企业这一问题,营销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到企业中去学习参观,参与企业培训与市场调研,通过对比学校教材内容,鼓励学生自己细心总结出企业实际在运用而教材里没有涉及或者阐述不全的营销理论知识,并将其整理出来,作为课本教材的重要补充材料。这不仅可以利用第二课堂缩小企业与营销理论教学的差距,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发现新知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3.2任务驱动教学策略提升营销技能
在营销理论教学之外,可利用任务驱动教学策略,以学生分小组竞赛的方式完成营销专业实战任务,将学生带入其校方合作企业进行执行任务过程的直观体验,教师协同企业人员可在学生执行任务过程中进行指导。例如如何实施运用电话营销、地推式营销等营销方式来寻找潜在的目标顾客,如何采用有效沟通、销售促进的方式方法来达到销售目标等等,一系列情境在实际工作场景中的演练。企业对各小组成员下达营销业绩指标,各小组成员在竞赛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利用一切可能的营销策略努力达成营销任务,完成竞赛。这种教学方法突破了教室教学的空间局限性,弥补了以往的教师讲授、学生完成习题的单一教学模式,更重要是锻炼了学生的营销实战技能。
3.3案例分析教学策略拓展营销视角
案例分析法是教师常用教学策略,教师教学所用案例大多数是根据教材所提供的,这就存在选取案例题材较为宽泛,不能根据不同地区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编排,不利于差异化教学,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校企合作与教师的一线营销工作经验在贡献实际案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教师与学生在参与企业实践的过程或学习培训的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工作困境,例如进行有效客户沟通表达所遇的困惑,促进交易成功的障碍、维护新老顾客方式方法的选择等等实际案例,都可以作为课题教学重要的案例素材来源。通过对大家总结的案例进行集体讨论分析,当事人阐述在案例发生时的处理方式,并集体讨论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就形成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策略真正做到了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连续闭合回路,并且在此期间对各种情景展开集体交流的方式,极大拓展了学生的营销视角。
4结语
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应针对中职生的特点,不断总结改进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学习趣味性、实用性,努力培养现代企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还应不断推进落实教师企业实践政策,积极寻求相关教育部门、校方等多方支持,充分运用学生企业实践第二课堂,推动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化、常态化发展,进而促进“高素质、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高伟峰.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23-126.
[2]卢育新.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查[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7.
[3]李丽华.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01):21.
[4]利炜.大数据背景下市场营销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17):56-57.
作者:郑芳舒 单位:福建省邮电学校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