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明内涵
摘要: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在攻坚克难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尤其引人关注。本文探讨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市场文明的内涵。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明;内涵
一、“文明”内涵的界定
沃勒斯坦认为,文明是“世界观、习俗、结构和文化(物质文化和高层文化)的特殊连接。它形成了某种历史总和,并与这一现象的其他变种共存”①。他从历史角度给文明下了定义,说明文明的历史性和过程性。在塞缪尔•亨廷顿看来,文明是最大的“我们”,在其中,我们能在文化上感到安适,反映出文明所具有的社会适应性和广泛认同感。恩格斯认为,文明“是个历史概念,文明是和蒙昧、野蛮相对立的,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进步状态”。文明是一个历史范畴,文明体现了人的存在方式以及意识形态上的进步。西方文明包含个人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民主的共同信念。西方的三种市场经济模式各具特点,其市场文明既包括现代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完备的法律体系、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垄断和反垄断的内容,也包括私有制、劳资关系存在对立、市场经济秩序波动明显等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的经济运行模式和市场文明,我们探讨的就是这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市场文明。
二、多角度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明内涵
1.从社会主义本质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明内涵
邓小平在1992年“南行讲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用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解社会主义内涵,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阐述了社会主义的功能和发展过程性,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1)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改变生产力二元制结构,为实现全面小康提供物质基础。我国发展生产力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前提,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我国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不断组建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的坚强根基,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独特文明
①从所有制看,公有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总体特点。就公有制而言,我国当前实行的是委托国家,通过对国家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控制,掌握经济命脉,同时进行将国家从投入社会化企业的资本和土地获得的利润进行社会分红,保证人民的主人翁地位。一方面,发挥国有经济主导地位,鼓励非公经济和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发挥国有资产量和质优势的同时,增强市场活力。另一方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之在增值保值国有资产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样的,应将公有制看作是一种目的,而不是手段。②从分配制看,更加注重公平。分配涉及人们的利益问题,也涉及公平问题。我国当前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人们劳动生产时,不仅能创造自己工资的价值,也能创造剩余。资本主义社会这部分剩余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形成剩余价值。如何分配这种剩余,才是分配是否公平的根源。社会主义社会通过再分配机制,将这部分剩余更好地惠及民生,让所有人共享发展成果,发挥公有制积极性,从而建设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完善慈善捐助减免税制度,支持慈善事业发挥扶贫济困积极作用。”国家通过一系列再分配措施缩小贫富差距,保障社会公平。③以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的目标,而不用“同等富裕”,说明他看到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旧式分工依然存在,人与人之间也存在利益差别。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正是这种差别的存在,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才能更好结合起来。提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共享发展理念实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逐步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
2.从市场“手段论”角度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明内涵
(1)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手段
但它仅仅是一种手段,一种体制,而不是制度,不能将“市场”与资本主义联系起来,将“计划”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计划与市场都是为经济服务的。中国经过对历史教训和西方经验的总结,进而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现实的应然,也是历史的必然。市场经济能够更好地利用价值规律、竞争和供求规律配置资源,从而优胜劣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也能够不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的活力,增加财富的积累。这是市场经济的独特优势,也是社会主义选择市场经济的一个参考点。
(2)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的重要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由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再认识,也是对我国经济运行规律的再认识。市场经济体现的是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以及对私有制、效率的追求。社会主义条件下,也会出现一些矛盾。比如,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竞争无序化、市场主体为谋求利益采取不正当手段等。虽然我国的所有制制约了市场经济的一些弊端,但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进行调整,从而使市场经济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的发展状况。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并不是说政府不作为少作为,而是要在保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管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在市场经济中打造法制型、服务型、治理型政府。胡钧教授针对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提出“驾驭论”的观点。他把市场比作野马,将政府比作骑手。提出在无人驾驭的时候,野马为寻找水草而盲目奔驰,而当骑手深谙和顺应马的习性时,能够驯服和驾驭野马,从而利用它的奔跑能力为自己服务。这段话也体现了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在充分利用市场为经济服务的同时,将共同富裕的目标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贯穿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
3.从上层建筑角度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明内涵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键在党,没有党的领导,发展就会失去方向。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西方的市场经济最大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中国有共产党的领导。有这种政治优势所在,我国的市场经济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更好地将社会红利惠及每一个人,实现协调、共享发展。
(2)完善的法制和社会保障制度
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只有将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才能更好地营造有序竞争的市场氛围,才能建立完备的现代市场体系,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就当前现状而言,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当出现一些不和谐、不合理的现象时,需要法制注入一股清泉,保证市场经济的有序竞争和公平正义。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市场经济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措施。无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会积极制定和调整社会保障制度,但二者的区别在于制定和调整社会保障制度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维护的是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从头至尾都是为资本服务的。而社会主义国家维护的是广大人民的利益,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可以说二者具有本质的不同。十三五规划中明确了通过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险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建立健全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机制,从而不断增进社会成员的福利,缩小各阶层的贫富差距。
(3)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阐述其内涵,究其本质而言,是一种集体主义价值观,是建立在真正的共同体基础之上,强调本体与他者、个体与集体、个人的自由发展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之间的和谐关系。个人主义是与资本主义和西方市场经济相联系的,而集体主义是与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联系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更要把集体主义具体化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域中去,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促进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促进人的解放与发展。最后,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坚持集体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并不是要否定个人利益。而是重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协调,重视每一个人的自由平等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文注释①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25.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6-03-18.
[4]李丰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5]胡钧.澄清对“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误解,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C]//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4届年会暨“经济体制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6]吴敬琏.坚持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准确定位[N].北京日报,2013-11-25(017).
[7]王中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体主义还是其他[J].社会主义研究,2010(5).
[8]杜帮云.集体主义的理性分析和时代解读[J].前沿,2016(1).
[9]崔之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丰富经济学含义[J].人文与社会,2008(11).
[10]张宇.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J].经济研究,2016(6).
夏杰 天津师范大学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