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经济管理中问题解决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我国建筑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建筑企业要想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强经济成本管理。但是由于缺少经验,许多建造企业在经济管理中都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建筑企业经济管理问题入手,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经济管理;问题;对策
在全面改革浪潮推动下,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这也为建筑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参与者都参与到建筑经济和市场竞争中来。这就要求建筑企业提高认识,正视自身在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产能和竞争力,以促使企业长远发展。
一、建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成本管理不到位
建筑工程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技术要求高、工作环境富有挑战性等特点,建筑经济经常要受各种因素影响,其中,成本预算和管理会直接影响建筑经济状况。建筑企业只有对成本管理有足够的认识,重视成本预算,加强材料、人力资源和技术成本控制和管理,严格成本预算执行,才能有效控制和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但是,结合实际来看,许多建筑企业对成本管理都缺少认识,在材料、设备和人力管理中,许多企业都不会将材料与设备价格、质量和损耗统一起来,对建筑成本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导致建筑成本增加,从而削减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质量管控不力
质量控制与管理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益的关键,也是现代建筑管理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建筑工程质量管控不力,就会增大工程安全隐患,加大工程返工量。为此,许多企业在项目管理中都给予质量管理以高度重视,并在此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但是,仍有许多建筑企业在质量管控中存在质量管控机制不完善、材料质量控制不到位、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不力等问题。不少建筑企业在工程质量管理中,都缺少明确的规章制度,没有配备专业的质量监管人员,相关人员的职责界限也是模糊不清。由于质量监管不力,许多不合格的材料都出现在施工现场,各种偷工减料、违规操作的行为也是层出不穷。
3.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
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涉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多个单位和部门,也涉及到材料、技术、人力等方面的内容。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以政府监管为主,各单位共同进行建筑质量管理的管理机制。虽然相关制度就各单位的管理职责和权限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是在政出多头的情况下,许多单位都将人力资源管理视为累赘,都没有就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和任务进行细化、研究,也没有将建筑效益与施工人员的绩效、待遇结合起来,实施一系列的激励和奖惩机制,导致施工人员工作热情低下,消极怠工,建筑经济效益也因而受到影响。
二、解决影响建筑经济的问题的对策
1.强化成本核算与监督管理
成本管理是使项目管理在目标计划范围内运营、实现项目利润最大化的有效手段。建筑企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必须重视和加强成本管理,拟定一套科学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方案,做好成本核算以及监督管理工作,找到质量与效益的最佳平衡点,提高经济成本管理效率。确切来说,建筑企业要以成本预算为基础,根据项目合同条款、施工条件、材料市场价格等因素,结合企业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估算每一道建筑工序要消耗的时间,投入的资金、材料、设备和人力,对建筑成本和投入进行科学估算。然后,制定施工方案,确定工序单价、项目目标成本和成本管理目标,明确有关部门、人员在成本管理中的具体职责,实施目标成本责任制,严格材料招标采购流程,实施工序单价承包制,对项目成本进行动态监管和考核,逐级实施成本考核制度,确保项目成本始终处于可控范围和可控状态,以节约成本,杜绝浪费,提高建筑经济效益。
2.提高建筑质量管理效率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质量就是品牌,就是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因质量引起的企业变故非常多,质量管理也成为市场主体高度关注的话题。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质量管理尤其重要。影响建筑项目质量的因素非常多,材料价格,设备类型,施工单位的技术能力等,都会影响工程质量。要想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建筑经济效益,建筑企业必须要开展工前检查,做好技术复核,借助技术责任制明确相关单位的职责和权限,同时做好技术交底,制定和落实质量规划,科学选择施工队伍,并开展工前技术培训,使施工人员了解施工任务、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在这一过程中,建筑单位要认真执行试车、交工和质量评定制度,及时掌握工程质量动态,及时发现质量风险,妥善处理质量事故,定期开展施工质量检查,以提高施工质量。在施工验收环节,建筑单位和监理单位则要严格执行隐蔽工程和分项工程检查验收制度,做好分项工程验收工作,把好工程验收质量关。
3.完善管理机制,提高人员素质
除去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外,建筑企业还要借鉴国内外大型企业的管理经验,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同时围绕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成本教育,提高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专业素养和思想认识,要求他们将先进技术、成功经验应用到工作中去,提高工作效率。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建筑企业还要与时俱进,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构建全员激励、约束和奖惩机制,实施岗位责任制,将绩效考核与员工待遇捆绑起来。给予能力突出、表现良好、业绩显著的人员以奖励,对于那些造成企业经济损失的责任人应加以相应处罚。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环境,提高内部管理队伍、基层员工的竞争意识和工作热情,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综上所述,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建筑经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建筑企业在建筑经济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鉴于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建筑企业要端正认识,针对企业在成本、质量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好成本预算、质量管理、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调配工作,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应对来自国内外同行的挑战,促使企业稳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林波.探讨如何提高建筑经济的效益[J].经营管理者,2014(4).
[2]张顺权.建筑行业建筑经济发展建议[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4).
[3]尹书.浅谈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4).
蓝建廉 深圳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