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管理的问题及措施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农业产业攻坚克难的重点方向。但是,农业经济管理仍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阻碍了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论述了当前农业经济管理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问题;对策
1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农业经济管理范围较小
农业现代化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管理农业经济的过程中,需要综合把握农业发展的多样化特点,扩大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覆盖面,将优化农业发展的目标落到实处。但是,纵观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不够全面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度关注农业主体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忽略了后期程序及衍生部分的处理,影响了农业的经济效益[1]。
1.2管理体制与农业经济发展脱节
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小农经济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加之我国农业现代化起步相对较晚,因此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尚未完全成熟。1949年以来,我国曾长期处于国营农业的发展背景下,阻碍了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发展[2],使得管理体制与农业经济发展脱节。由于缺乏清晰合理的管理体制,科学管理的基本理念很难充分推广,影响了农业经济发展空间的拓展。
1.3管理信息化与人才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管理水平过硬的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和较高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而农业信息化正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3]。但是,在管理农业经济的过程中,管理信息化程度不足,信息化发展并没有赢得农业产业人员的普遍支持,因而信息化建设受到影响,不能发挥其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指导作用。同时,专业人才的缺失也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现代农业对于懂技术、懂管理的专业人才有极大的需求,但是这类复合型人才较少,使得农业经济管理的动力不足。
2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对策
2.1创新农业管理模式
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需要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升级,重点要解决好当前实践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如后期加工问题、食品安全控制问题等,保证农产品的基本质量。
2.2建立健全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的体制机制
新时期,要想解决管理机制与农业经济发展脱节的问题,就需要建立健全现代化的管理机制。在这一发展机制中,要特别重视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既要推广管理信息化的基本理念,又要配套现代化的管理软件和硬件,实现农业经济由粗放式到集约式、传统型到技术型的转变。
2.3强化专业管理队伍建设
专业技术突出、管理意识先进的管理队伍是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关键。针对当前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复合型人才水平较低的问题,要强化培养机制,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吸引更多的新型人才投入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工作中。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培养,使其对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具有认同感,在基层实践中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
3结束语
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必须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打好农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战”,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助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农业经济的优化升级和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赵聚钦.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研究[J].农家参谋,2018(24):19.
[2]王翠莲.探究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和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8,38(6):152-153.
[3]张慧卿.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7(20):25-26.
作者:谷碧霞 单位:运城市国土资源局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