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煤集团循环经济园区发展策略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4-19 11:26:00人气:486
摘要:本文探究了同煤集团循环经济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煤炭产业循环体系、电力产业循环体系、煤化工产业循环体系、铝产业循环体系、装备制造产业循环体系和资源综合利用体系等六大循环体系着手,力求形成循环发展、环境友好新格局。关键词:同煤集团;煤炭;循环经济园;发展策略引言
同煤集团注重发挥煤炭基础产业优势,以塔山等园区为发展载体,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谱写了资源型大企业绿色发展、清洁发展、低碳发展、转型发展的新篇章,走出了一条资源型老企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循环经济园区凸显了高科技、大规模、循环化和集聚效应的先进生产力的巨大优势,成为同煤集团“三大核心能力”之一,在经济新常态下,显现了良好的市场应对能力和抗风险能力。1.同煤集团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同煤集团积极落实山西省“六型转变”要求,以延伸、加粗、做强产业链为主线,以“抓高端、全循环、多联产”为基本路径,以“规模化、集约化、高效益”为方向,以千万吨矿井为龙头,以电力、煤化工、铝业、装备制造项目为纽带,以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以强化煤炭就地深度转化提升价值为路径,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形成产业集聚、生产集中、链条集束、园区为周、循环为要、经济为本的发展新格局,打造循环经济发展升级版,全面推进同煤集团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同煤集团已有塔山园区,在建东金潘、白家沟、朔州和大同装备制造园区。塔山循环经济园区是同煤集团“依托煤、发展煤、延伸煤、超越煤”发展成果的最典型代表。园区集高科技、高效益、现代化、多元化于一体,具有“集约、多元、绿色、低碳”的显著特点。在2009年形成“两矿十厂一条路”的基础上,通过增环补链、创新提升、持续建设,20多个项目承载联动,涵盖煤炭、电力、热能、化工、建材、环保、新能源、现代服务等产业,形成了“煤―电―热”、“煤―化工”、“煤―建材”三条产业链协同运营的发展格局。2015年煤炭产能达到50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340万千瓦(在运207万千瓦,在建煤电和新能源电力133万千瓦);供热能力达1000万吉焦;建材产能达到345万吨。从2009年雏形到2015年成形,园区共创造利润255亿元,上缴税费211亿元。2015年园区实现工业产值190亿元,创造利润20.8亿元,上交税费24亿元。塔山园区是全国煤炭行业建成的第一个产业链条最完整的煤基能源循环经济园区和全国循环经济先进单位,入选国家级循环经济模式“十大”典型案例,是国家首批矿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引领着同煤集团乃至全国煤炭行业和山西省循环经济发展。东金潘园区以建设千万吨矿井群为主,构建煤―气―醇、煤―电―建两条主链,打造煤电化一体化产业集聚中心。以东周窑、树儿里矿为基础,重点建设金庄、潘家窑两座千万吨矿井、煤制天然气(配调峰气制甲醇工程)、塌陷地光伏新能源及固废综合利用项目等。白家沟园区以发展铝产业为主,构建煤―电―铝主链。煤炭资源、铝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建设以煤、电为基,以铝为核心的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材深加工全产业体系,推进产品升级、价值提升,打造传统产业升级中心。该园区筹建白家沟千万吨矿井、百万千瓦级电厂,建设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工程。朔州园区以朔南矿区、朔州煤电公司和王坪―小峪矿区为基础,以建设千万吨矿井为引领,构建煤―电―建主链,打造煤电产业集聚的多业并举中心。该园区还以麻家梁千万吨矿流程再造为基础,建设梵王寺、北辛窑两座千万吨矿井,筹建朔南电厂项目,配套煤矸石、粉煤灰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以铁峰千万吨矿井为基础,筹建玉井西、辛屯煤矿,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铁峰铁路项目,开展中药材种植、肉牛养殖、沙棘加工,开发右玉杀虎口文化景区等;以王坪、小峪两矿为龙头,现有王坪电厂为依托,发展建材产业,延伸光伏产业和现代农业。大同装备制造园区以煤机装备制造为基础,发展非煤机制造项目,注重装备制造与铝材料生产结合,构建煤―机、铝―机产业链,打造现代装备制造中心。在中央机厂重点发展综采装备制造,生产大型化、高端化、智能化“三机一架”;在力泰公司重点发展煤机装备再制造,主要开展液压支架维修、“三机”修理;在大同高新技术产业区主要建设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煤机装备生产线和高新技术非煤机制造项目。2.同煤集团循环经济园区的主要问题
2.1“静脉”循环不经济问题突出
受晋北区域市场及政策落地难影响,同煤集团已建、拟建的粉煤灰、煤矸石等固废资源利用项目和煤系共伴生高岭岩等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运营、建设受到很大制约,其中已建项目效益差,拟建项目建设难。同时,国家对煤炭循环经济园区的统筹协调也是用力不足,过于关注“循环”,过于忽视市场承受能力。虽然有些拟建项目建设难,但是还是存在盲目投资循环经济园区项目的情况,也就出现了产品规模的无序扩张,这样新的能源问题就会出现。
2.2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同煤集团循环经济园区间发展不均衡,存在较大差异。其保障措施仍需加强,齐抓共管的合力机制仍需完善。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提高了煤炭资源赋税,整体煤炭安全方面的生产费用增加了,还需要考虑环境补偿费用也在不断增加。从行业的角度来看,煤炭资源的开采需要较长的周期、较大的规模,还需要使用专业的开采设备以及安全生产设施,这么大的投入使得开采成本提高。在这种经济压力下,同煤集团下属生产企业在安装环保设备的积极性降低,在新技术的应用上速度也减缓,由此造成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明显不足,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然而同煤集团未来发展面临的环保、生态矛盾日渐突出,压力会越来越大,发展循环经济更加必要。3.同煤集团循环经济园区发展策略研究
针对以上所说的“静脉”循环不经济的问题,还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跟着政策走。同煤集团为了达到布局优化、产业成链、项目成群、管理创新、集约发展的目标,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对塔山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另一方面高端化、规模化建设东金潘、白家沟、朔州和大同装备制造园区。在千万吨矿井群、煤电一体化、煤电铝一体化产业体系,以及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废弃物综合利用体系方面,同煤集团还需加大改造力度。针对园区间不均衡等发展方面的问题,同煤集团需要全面建设煤炭产业循环体系、电力产业循环体系、煤化工产业循环体系、铝产业循环体系、装备制造产业循环体系和资源综合利用体系等六大循环体系,形成循环发展、环境友好新格局。
3.1建设煤炭产业循环体系
同煤集团要推进千万吨矿井集约群发展,必须率先全面采用绿色生产放松,积极推广“保水开采”、“充填开采”、“三下”采煤减沉等技术,提高原煤开采回采率。同时,做好煤矸石、煤系共伴生高岭岩、瓦斯和矿井水等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产出水平。在上述循环体系下,同煤集团煤炭资源回采率在达标基础上会有所提高,其他指标也都将得以较大地改善,如:原煤入洗率、煤矸石综合利用率、矿井水复用率、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治理排放等。
3.2建设电力产业循环体系
电力方面,同煤集团需要紧扣环保减排要求,淘汰小规模落后产能。以大容量、高参数、超低排放为标准,提高新建电力项目门槛,加大已有电厂环保技改力度,加大粉煤灰、脱硫石膏综合利用力度,加大太阳能光伏、风能、瓦斯发电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减量化、资源化水平。对于不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小机组及时关停,推进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50%,供电煤耗控制在平均318克标准煤/千瓦时以内,全部达到超低排放标准,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实现低碳循环发展。电力产业循环体系模式。
3.3建设煤化工产业循环体系
煤化工循环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建设示范引领效应强的重大煤化工工程。其次,重点发展煤制天然气、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等新型煤化工项目。最后筹备建设煤制芳烃、煤炭分质梯级利用等新型煤化工项目。融入晋北现代化煤化工基地建设,全面构建现代煤化工多联产循环经济体系。
3.4建设铝产业循环体系
同煤集团在煤炭和电力方面是有优势的,再借助白家沟矿区铝资源的基础以及全国铝土资源全国第一的优势,可培育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装备制造、铝合金加工全产业链。在赤泥等固废综合利用方面可以做进一步探索,构建煤―电―铝产业链,打造高端价值链。
3.5建设装备制造产业循环体系
同煤集团可以煤机装备再制造为重点,培育发展煤机和非煤机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在装备制造方面,要持续关注产品生命周期,实现加工过程清洁生产,推进装备制造产业升级,体现可持续发展,生产模式向节能减排、绿色制造转变,构建绿色装备制造循环体系。
3.6建设资源综合利用体系
一是以现有煤矸石制砖项目为基础,探索煤矸石用于加工砌块、陶粒、水泥混合料、混泥土掺和料等综合利用途径。二是以现有煤系高岭土超细煅烧为基础,探索高岭土制取纳米级高岭土高端材料以及煤系共伴生资源提取稀有金属元素的技术途径。三是以现有粉煤灰制砖和水泥为基础,探索提取氧化铝、白炭黑、制陶粒、分子筛、絮凝剂、吸附材料等综合利用途径。四是探索铝产业中赤泥烧结建筑陶瓷、生产新型墙材、提取金属等综合利用途径。同煤集团在上述体系基础上,力求在传统大宗固废资源规模化利用上取得新进展,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化、产业结构最优化、产业链接循环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污染最小化、运行管理规范化的新格局,打造全省、全行业循环经济引领典范。4.结语
建立循环经济园区就是为了更高效能、更加低碳环保,希望在各循环体系下,能够带动同煤集团整体发展。遵循全新理念,依托国家政策,大范围实施循环化改造和建设,力求同煤集团循环经济园区能够平稳健康发展。参考文献:
[1]杨丽君.煤矿循环经济园区的发展模式探讨[J].煤炭技术,2013,32(06):218-219.
[2]同煤塔山循环经济园区[J].人民法治,2016(07):122.
[3]连亚红.论同煤集团的循环经济[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2(12):16-17.
[4]赵鸣.塔山循环经济园区的实践及启示[J].山东工业技术,2015(08):247-248.
[5]杨继贤,刘满芝.山东省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研究[J].洁净煤技术,2009,15(04):5-8.
[6]路铮.山西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6,23(08):227-228.
何成娣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