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思考分析
摘要:我国对农业的发展一直非常关注,而中国传统农业大都以粗放式发展模式为主,一方面对我国农业资源利用率长期偏低,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推广。本文就分析了农业经济发展转变的重要意义,简单思考了应对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思考
一、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
农业发展方式是实现农业发展的路径和途径,包括农业增长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农业结构转换方式、利益分配方式等一系列内容。我国的农业规模极大,居于全球前列,而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能够有效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增长,进而更好得维持社会稳定。因此,为了应对新时代提出的新的挑战和要求,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新中国建立至今,我国农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依旧以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为主。农业发展模式的薄弱,难以发挥对整体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我国农业的经济效益很难得到实现。
二、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状
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而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我国国民总经济的稳定增长会产生重大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渐渐脱离了时代的要求,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时代的必然要求。要想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更好更快推进,就必须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状有所了解。
(一)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受经济体制的限制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一定的难度。农业发展需要建立在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节约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农业经济的质量效益的基石。我国目前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为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这种体制在我国一段历史时期对农业经济增长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存在的问题也一点一点凸显出来,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是一种承担主体为家庭的体制,严重限制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进程。
(二)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受农村资源的限制一方面,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开始后,农村资源开始输入城市。虽然有效提升了我国城市化速度,但直到改革开放时期,这种现象依旧没有得到改变。加上农业产生的经济效益较低,很难进行资源累积,无法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源。另一方面,我国农业从业人员平均年龄较大,以中老年人为主,缺少青壮劳力,农村劳动力资源稀缺也制约着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受技术水平限制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源头在于农业技术水平的日益提升,虽然在实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后,农业经济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农村经济和乡镇经济也随之实现增长。我国传统的通过增加劳动力和农业资源投入实现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很难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亟需现代农业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但一方面由于研究投入不足,另一方面研究成果并不能走出实验室,再加上农业专业人才较为稀缺,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难以实现农业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三、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策略
首先,必须增加农业投入,通过政策和宣传将资源向农村经济发展倾斜,避免农业经济的增长受到农村资源的约束。其次,通过增强农业从业者技术水平、加强农村教育投入、促进农业技术研发进程的方式,切实提高我国农业技术水平。再次,要引导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真正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出台更符合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政策,为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保驾护航。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传统的粗放式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农业经济发展需求。而农业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息息相关,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要求,必须对其中暴露出的问题提起足够的警惕,积极思考解决方法,以保障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福生,匡远配.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科技与经济,2010(04):57-61.
作者:于励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临沭街道办事处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