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农村经济中的问题与对策2篇

农村经济中的问题与对策2篇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9-21 07:54:00人气:358

(一)

一、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的问题

1.农民收入持续高幅增长难度加大。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很大比重,农业经济生产以粗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为辅,粮食、蔬菜等种植业精深加工水平更低,而粗放型的农村经济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弱,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始终没有改变,在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新形势下,农业增产征收难度加大。农民难以充分就业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低,制约了农民财产权利在经济上的实现。

2.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低,实践技能差。目前我国农民老龄化严重,新生代农民种地意愿不强。科技创新能力有限,农村基层服务体系不健全,配套文化设施跟不上,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科技素质偏低,致使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长期偏低。农业经济生产的科技含量亟待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水平亟待提高。

3.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各家各户各自为政,消息闭塞,农户生产与产品销售不对接,缺乏连贯性,农业产业链条短。我国农业中间供给组织不足,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足,并且代表农民利益的组织――农业合作社和各类协会,大多是没有产权关系,松散型的,自我服务性的团体,并具有深厚的行政色彩。

4.我国现有的农业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等还亟待完善和补充。部分法律法规缺乏针对性,不能与现行农村实际相适应。农民普法意识差,维权困难。政府部门在农村的普法宣传不到位,缺乏针对农民的法律培训班。以上这些问题已经被提上了农业现代化的日程中。那么如何培养新型农民,赋予农民更高的职业地位,给予农民更高的经营权和财产权,加快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民有自豪感呢?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对策

1.完善政策,改善软环境。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快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全面落实粮食直补、扶贫开发等惠农、扶贫政策,规范农业市场经营秩序,加强农药,种子市场检查,给农民提供稳定规范的市场环境。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继续发展壮大种植业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继续实施粮食“百亿斤产能”工程,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利用《行风热线》及“民心网”、“百姓网”,答疑问、解难题,妥善处理农民上访问题,坚持领导下访工作制度,听取农民心声。

2.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赋予农民平等的财产权利,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全面落实农村经济管理政策,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而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和市民所享有的财产权利往往不平等。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比重较低,农民的基本财产权得不到保障。城镇居民的房屋具有完整产权,可以抵押买卖,而农村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的抵押和担保却受到限制。这些都制约着农民的财富积累,制约着农民财产进入社会增值体系,信用体系,制约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增加财产性收入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例如,将抵押担保权注入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可以充分活化土地使用权的金融功能和作用,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有效缓解农业农村发展中面临的融资难难题,使农业农村发展获得有效金融支持,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同时,政府在税收,土地购买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提供低息贷款,加强农民医疗养老保险。

3.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继续坚持两手抓,一方面要继续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强化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坚决防止出现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另一方面,要以示范区建设和“三品”认证为载体,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真正实现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让十几亿人吃饭吃好,吃得安全放心”,是现代社会对中国农业提出的新的时代要求。

4.加强教育培训。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职业培训硬件设施建设,加强农业教育网络建设,建立多级培训体系。有效地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水平。没有高度知识化的农民,就没有高度现代化的农业。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在连续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多次把农民教育培训提到战略高度,2012年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提出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4年提出“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农业部也连续多年把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作为重点工作。

5.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农民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支持农民举办各种科技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民绿色证书培训和其他就业培训,提高农民学习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积极创新农业产业组织方式,提高农业规模化和经营化水平,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龙头企业等有效载体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推进产教融合、校企结合、农学交替,贴近农业、贴近农民,突出在生产实践中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经营决策能力。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单位面积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还要加强行业中介组织建设,成立农民教育协会,农村技术人员培训协会等,给农民提供技术交流机会。打造职业农民“升级版”,培养有技术、会管理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农村复合型人才。

6.亟需出台农业职业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例如:英国《农业教育法》规定:农业从业者只有在完成11年义务教育后,才可以进入农业学校学习。德国《联邦职业教育培训促进法》规定:农业从业者必须经过3年的正规职业教育和在农场的3年学徒期。纵观各国经验,不难看出:只有通过强化立法,为农民教育培训权益提供有利保证,才能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立法和农业执法不能脱离我国的国情和农情,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农业法制建设,既要重视全国统一的农业法律法规的建设,强化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立法,又要在农业法律和行政法规确立的原则下,加强地方法规的建设,实现中央和地方上下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制上尊重和保持农民的经营自主权和物质利益。

作者:刘刚 单位:铁岭县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

(二)

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和挑战

1.1自然灾害频发,生产稳定受到威胁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如洪涝、泥石流、台风、冰雹、病虫害等,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这些自然灾害的影响。

1.2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土地肥力降低、水土流失加重、城市化的推进、土地沙漠化及次生盐渍化面积扩大等因素均使耕地面积减少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1.3机械化程度较低,农业生产率不高我国的农业由于国家在资源配置上的长期倾斜政策,对农村的投资少,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因而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发展状态,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生产率低下、技术落后、家庭式小农经济等特点也十分突出。

1.4剩余劳动力增多,劳动力转移问题突出虽然科技和劳动生产率在逐步进步与提高,但这也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剩余,怎样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

1.5农业、农村污染严重为了降低成本,同时受种植习惯的影响,农民在生产中使用高毒、高残留、价格低廉的农药的情况十分常见。另一方面,缺乏农业知识也是造成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的一大原因。

1.6高等农业教育及农业基础科技知识普及问题在如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农民仍然匮乏农业基础科技知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受过教育的农民较少,同时许多学生又不愿选择与农业相关的专业;不少地区缺乏对农业科技的宣传和指导,政府对此的重视度较低。

二、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2.1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选择符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它关系着人类的世世代代。为确保可持续发展能在协调中实现,应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在实施相关战略政策时,因地制宜,把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改革的力度和发展的速度统一协调起来。

2.2保护环境,提高环境质量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并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加强环保科技研究及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加大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宣传培训力度,尽快建立健全的资源环境政策法规体系和农业标准化体系等都是必要的措施。

2.3增加投入,改善生产条件农业的发展由于缺少投入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国家应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同时也要重视对投资形式的调整,更牢地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2.4实行农科教相结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提高人各方面的素质,利用知识推动经济增长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应以科研机构、大专及高等院校为阵地,全面实施“科教兴农”的战略,抓好广大农民及乡村干部的技术培训。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广大农村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还可以组织送科技下乡活动,推动发展高新技术农业;建立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普及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等。

2.5建设农村小城镇,推动农村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显示,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当前我国减少农民的最有效途径是加快小城镇建设。这是因为小城镇比大、中、小城市能更好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聚集效应。农村富足的剩余劳动力状况使其有很大空间发展小城镇并能让小城镇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

作者:杨兵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