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素描教学论文 > 素描教学共性与个性分析

素描教学共性与个性分析 

日期:2018-09-01 22:09:34人气:938

摘要:素描是美术的基础,同时也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习素描能研究造型规律,培养造型能力,科学地、真实地再现自然物像,同时素描也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情感和审美意识的体现。素描的构成因素是素描的共性,作者在表现中体现不同的主观感受、审美意识和艺术语言,进而形成艺术个性。素描的共性与个性相辅相成,对培养具有扎实的造型能力、健康的审美意识和突出的艺术创造力的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素描;共性;个性

素描泛指一切单色的绘画。素描教学起源于16世纪,伴随着美术学院与画室的产生,素描教学也作为美术的基础训练进入课堂。经过历代艺术家的共同努力,素描已形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艺术院校培养学生造型能力的课程,以及艺术生学习美术技能、探索造型规律、培养审美能力的训练手段。素描是一门认识形、表现形的艺术,作为造型艺术的基本训练,它为美术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美术是画家与人交流的手段,它不但塑造形象,而且在画面中蕴藏着画家丰富情感,是一种复杂的脑、眼、手结合的劳动,是一项需要长期训练才能形成的特殊技能,素描在其中起了重要的基础作用。素描作为造型艺术,是一门研究形的艺术,造型的准确性和内在结构的科学性是其基本要求,但其必须解决的不仅是描绘对象问题,还有情感问题,因此素描是一项综合的思维活动。艺术造型不但需要直观的观察,还需要研究探索自然的思维方式和表现自然的艺术形式,需要研究自然物体的造型特征,认识其变化规律,素描是解决造型问题的最佳途径。素描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在历代艺术家和教育家的不懈努力与探索下,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文化交流不断密切的时代,素描这门艺术也在不断改革,寻求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素描涵盖面广,不同画种对素描的侧重面也不同:油画注重明暗调子、体积、空间的表现;国画注重线条、结构等因素;雕塑侧重于形体结构与立体空间的研究;等等。虽然各种画对素描的要求不同,但是素描却具有共同的规律、特征,这就是它的共性。素描的共性即素描的实质特性。素描自其在院校、工作室中被确立为美术的基础训练以来,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从欧洲学院派的教学到俄罗斯契斯恰可夫的素描教学体系,已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教学体系,我们不能不说学院的素描教育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伟大的艺术家。近代的契斯恰可夫更科学地以结构、体面为核心,把物体在光源照射下产生的明暗关系作为表现手段,培养学生严谨、写实的造型能力。分析素描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把素描的构成归纳成以下几个因素:构图、结构、形体、比例、透视、明暗、质感、量感、空间。学习素描离不开研究这几个方面,而对物体结构与形体的研究又是学习素描的核心。素描的最大特性是造型,作为造型基础研究的素描,它的共性是与造型紧密相连的。素描的本质是研究造型的基本规律、基本法则,研究构图、结构、形体、比例、透视、明暗、质感、量感、空间,这些要素构成了素描基本的重要内容,是素描的共性。

构图是将形、色、材料、肌理等在画面上进行组合、配置,使其成为能表达一定内容、情感、思想的画面组合组织形式。构图的研究是画好一幅画的关键,为下面其他步骤的进行打下基础。透视在素描作画中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将我们视觉见到的三维景物正确表现到二维画面上的方法,对准确把握物体的形体特征与空间关系,将现实物像在画面上真实再现出来具有重要意义。自然物体千姿百态,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但是构成物体不同形态的本质因素是物体的结构和由结构而产生的形体。透彻理解物体的结构和形体是学好素描的关键。关于形体与结构的关系,可以说没有结构就没有形体,结构意指构造和组合。素描的核心是造型,造型的研究始终离不开结构与形体的研究,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形体,深入研究物体的结构,正确分析物体的体面关系,才能学好素描。素描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明暗调子、线条、明暗与线条结合为素描的三种比较常见的表现形式。明暗表现法被称作“全因素素描”,即用比较写实的手法,以明暗调子表现自然物像。线条则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富于变化的审美形态,生动地表现客观对象。明暗与线条结合的表现形式则以富于变化的线条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结合明暗更加强了物体的体积感,二者结合、互臻完整,以表达画家的情感和自然物体的特征。质感是素描表现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眼睛我们可以感知物体表面的光滑、细腻、粗糙、柔软、坚硬等特征,这是视觉质感。质感的表现往往通过明暗的变化、光影的区别、不同的笔触得以彰显。在空间的表现中,空间指二维空间、三维空间。一切物体都具有高度、宽度和深度三方面的度量,数个立体型处于一定的空间中,它们具有前与后、近与远的关系。素描作画时,要对各个物体进行空间比较,找出它们所处的空间位置,通过前后并置、遮挡、大小变化、虚实对比等手法创造三维空间,从而产生立体感与真实感。量感也是素描的一项重要因素,量指物体的质量与重量,不同的重量与质量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知。在素描绘画中,量感与质感是密切联系的,日常生活经验或者某种心理联想都会产生视觉上的质感和量感。自然界的物体有的重如石块,有的轻如飘羽,我们可通过不同的调子、笔触、线条体现量感。比例也是构成素描的基本要素,在绘画中不可忽视。

素描教学是一套完整的训练体系,要求眼、脑、手同时得到锻炼,解决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本质、感性与理性、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素描作品是作者对客观物像的认识与情感体验结合的产物。作者通过素描技法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点,抒发对自然的情感,不同的感受就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不同的艺术语言,因此素描的表现形式、技法不是单一的,在不同的作品中蕴含着作者不同的主观感受和创意思维。在素描教学中,既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弹性,为学生开发创造力、培养艺术思维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一些人对素描抱有狭隘的认识,仅仅把素描看成造型的训练手段,忽略了素描的另一面――创造性。一位艺术家说过,每幅素描都有其独特的创造性。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素描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个性形成的意义。由于素描的材料、表现形式、表现技法的多样性,因此其具有宽广的研究领域,这为素描作品体现个性的审美、艺术的创新拓宽了道路。素描不仅是描绘自然物象,同时也是对自然的审美体验,是一种技能与情感的组合。学生由于个性、经历、环境等的差异,他们的审美角度、个人喜好也存在差异,对绘画对象的感受也不同,有自己的艺术思想和表达形式。单一的素描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学结果造成单一、雷同、千人一面。艺术应该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素描教学发展也应该多元化,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打破表现技法的唯一性,应用适合自己的表现形式、技法来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念,抒发自己的情绪和情感。素描教学在提高学生造型能力的同时,应当培养学生审美个性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式与方法。长期以来,在教学上,教师往往以自己的审美标准评价学生的作品、指导学生,致使学生很多有创意的想法和表现方法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与肯定,从而影响了学生作为个体的审美意识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漫长的艺术历史中,无数美术作品以其不同的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予人们美的享受。艺术家以不同审美个性创造出的艺术作品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气、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扣动了人们的心弦,使人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因此,个性对艺术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是一种美术教育理念,是一种具有活力的教育行为。教师应不拘于教材,多关注学生的不同喜好、个性,多向学生推荐一些具有代表性、风格各异的素描作品以扩展学生的视野;在注重素描共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判断和表现方式、方法,使其确立自己的学习方向;对于学生的创意要以鼓励为主,给予正确的引导。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创新教学,培养学生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与审美个性的人,是美术院校的职责。素描教学的共性与个性是基础与发展方向的关系。只有具备坚实的基础,才可能具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在素描学习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只有师生密切配合,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出基础扎实而又富于创新的人才。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改变以权威自居的心理,不要把自己确立为唯一的标准,改变过去学生模仿教师、完全服从教师的缺乏生气的学习气氛。学生若把教师作为唯一的样板,极力模仿教师的画法,会阻碍自身个性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陷入被动学习的泥淖。素描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看法与想法,诱导学生勇于探索,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与表现能力,促使学生在切身体验中形成自己良好的个性和素质,为今后的专业创意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教师应当具有较广博的学识,包容多元化的素描表现形式,以与时俱进的眼光探索艺术发展规律和表现形式。时代在不断进步,艺术也在不断创新,当旧的形式不足以表达自身的艺术思想感情时,画者就应该探索、创造新的形式来实现自己的艺术追求。教师只有把继承传统、创新艺术表现形式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才能引导学生尝试适合自己的素描表现形式。

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方法,教师应通过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学生对写生对象的内心体验、自身的艺术思维、审美个性的差异,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方向;保护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无论通过何种素描表现形式,都要把培养创造力和活跃的艺术思维作为教学目的之一;在以素描的共性为基础的前提下,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审美判断标准和艺术表现语言,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素描的共性是基础,学生的个性是发展方向,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共性,缺乏基础,个性的发展就会失去支撑力;有了共性,缺乏个性,学生就会缺少独立思维能力。只有模仿能力,缺乏创造力,这不符合我们的教学目的。正确处理好素描教学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培养具有扎实的造型能力、健康的审美意识和突出的艺术创造力的人才,是素描教学的目的。

作者:刘君博 单位:闽江学院海峡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