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素描教学模式改革思考
【摘要】以静物或者人物写生为主是目前高校艺术类专业素描教学普遍采用的模式,但随着创新教育理念的兴起,这一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因此,必须革新现有教学模式中的点、线、面概念,并以此来推动传统素描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最终推动创意素描的教学模式改革。
【关键词】中国画笔墨基础;写生;课程;教学改革
素描教学作为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基础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造型和表现能力。当前素描教学模式主要注重静物或人物写生,对学生创新和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毫无益处,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最终构建起新型的创意素描教学模式呢?笔者认为,首先应当革新点、线、面概念,让学生以全新的观察方法去理解素描的造型客体,从而得到崭新的认识,最终为毕业设计或者毕业创作的创意构思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从大师素描中领悟点、线、面的真谛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凡•高和弗洛伊德两位大师的画作,领悟到点、线、面的真谛。
(一)点的感性与理性。点作为画面的基本元素,能传达特定的意义。艺术家的感情意识可通过点的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视觉形象表现出来。凡•高的素描《日本姑娘》采用大小、疏密、外形各异的点来塑造女孩和周围环境。画面上各种各样的点体现了女孩面部的明暗光影和体积。在女孩额头、鼻子、脸颊部位集中了最小、最稀疏的点,明度上最亮,以此来表现女孩脸部的圆润之感;反之,画家以较大的点来描绘人物的脖子和侧面,并用短线塑造出背光面,采用更大且不规则的点来表现画面的背景。凡•高在这幅肖像中使用的点,排列方式显得自由而富于感性色彩,许多点体现出他的运笔方向和力度,我们从中也体会到了凡•高作画时的情绪。弗洛伊德的肖像素描《克里斯琴•贝拉尔》则采用了理性、细致与严谨的点,这在人物服装的表现中尤为明显:圆润、细密的点绝佳地表现出了服装面料的质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点元素完美结合,显得严谨而规整,整幅作品流露出艺术家的现实、理性的风格。
(二)线的律动和严谨。凡•高的素描《约瑟夫•鲁兰》,运用了大量粗细不同的线条。他以排列稀疏的、细细的线条来塑造模特的眼睛、鼻子,不讲究排线与块面,却以简略、稀疏的线条勾勒出脸部结构。以线条的走势表现出胡须的生长方向,并以粗犷、有力的线条描绘了人物的服饰。在这一幅画中,凡•高以貌似随意却很精准的线条概括出对象的表情和神态。在《躺着的男裸体》画作中,弗洛伊德一丝不苟地使用严谨、规整、细致、均匀的线条塑造了一个男裸体形象,和室内的地面、沙发及墙等环境。线条犹如艺术家在视觉物象表面“触摸”一样,使人实实在在地通过线条体验到物象的质感。
(三)面的简练与精确。面在视觉艺术中是指点的聚集或线的排列,艺术家通过面也能传递出自身的情感和思想。凡•高的素描作品《疲惫》没有做细致的塑造、刻画,却以精炼的块面结构表现出模特疲惫的精神状态。我们从人物紧握的双手以及爽快的线条勾画的衣服块面中,可以直观地观察到人物当时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在素描《画家的母亲》中,弗洛伊德通过对人物面部结构进行块面的深入分析和细致入微的近距离刻画,分别表现了勋爵的近乎神经质的状态和母亲的年迈慈祥。
二、点、线、面对于创意素描教学模式革新的重要意义与启示
通过分析大师的素描作品,可以领悟到创意素描作品中的点、线、面等画面元素所具有的全新含义与特质,为创意素描教学模式的革新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优化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主地以点、线、面的意识来观察和理解素描写生的客体,进一步突破具体形象地局限,在更大的创意思维空间驰骋。
(二)优化教学方法。创意素描更多侧重于创意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当采用启发式或讨论式教学,运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启发学生以点、线、面的概念来解构和重构客观物象。
(三)优化教学手段。传统素描教学一直以来采用教师示范和黑板讲解为主的教学手段。创意素描教学应当融入现代教育手段,运用多媒体教育教学技术,善于创设教学情景,多维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总之,创意素描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在画面中巧妙、灵活地使运用点、线、面等元素,从而使得画面更加形象生动,更加有利于创意思维的拓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韩永刚.创意素描[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6.
[2]杨萍.创意素描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3.
[3]高慎英.有效教学的新思路[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沈名杰 单位:湖南女子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