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在国际贸易支付中应用
摘要:当前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技术,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尤其是在比特币出现之后,几乎全世界人民都认识到了区块链技术。当前,区块链技术与国际贸易支付的融合发展兼顾了效率与安全的发展目标,是其未来发展的大方向。文章针对区块链技术在国际贸易支付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求从技术层面出发,有效解决传统贸易支付过程中的信用难题,助推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区块链;国际贸易支付;应用
区块链的本质是一种对账机制,可以实现多人共同记账,而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信息记录方式,形同一个大型数据库,其中包括了分布式数据储存、点对点运输、加密算法等多种技术。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对于国际贸易支付而言,区块链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大幅度提升国际贸易各个环节的安全性和实际效率。对于传统贸易支付结算模式而言,其面临的最大阻碍就是信用难题,而区块链技术在国际贸易支付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破除这一难题,对于推动国际贸易发展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国际贸易支付的发展现状
2008年,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世界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全球经济逐渐复苏的过程中,国际贸易作为世界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截至2018年,全球贸易总额接近4000万亿美元。即使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实际的国际贸易支付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各种交易文件和报关流程繁杂等方面的问题。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报告来看,在当前的国际空运贸易发展过程中,每运输一批货物可能会涉及到30多个文件或相关手续,如此不仅大大增加了货物流转时间,同时也使得贸易成本有所提升,外加文件的多次流转为商业欺诈提供了条件和空间,这显然是对国际贸易支付发展的限制。另外,国际贸易发展还存在另外一大难题,即付款方式。对于传统的电汇付款而言,其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风险:一是采用货到付款模式进行国际贸易时,可能存在出口商将货物送达但没有收到货款的风险。所以这一付款模式的应用要以进口商的商业信用为基础,因为一旦货物开始运输,出口商就失去了对货物的控制,此时如果进口商无法支付货款或者不愿意支付货款,这就意味着出口商将面临应收账款债权风险。总之,在使用货到付款的模式进行国际贸易时,货到付款模式会增大出口商所面临的商业风险。二是通过预付货款进行国际贸易,此时可能发生进口商支付了货款而无法收到货物的风险,这一付款模式的应用应该要以出口商的信用为基础,如果进口商在未收到货或未验货之前就交付了货款,而出口商无法如期提供货物,就会增大进口商所面临的商业风险。由此可见,对于传统国际贸易支付模式而言,只有在贸易双方商业信用背书的情形之下才能顺利完成,而根据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实践情况来看,贸易双方的商业信用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整体呈现不确定性特征。对于托收而言,它与电汇比较相似,也是通过商业信用担保进行国际贸易支付,而银行没有义务对其单据进行检查。信用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信用难题,可以依靠银行信用,但存在中间人多、交易成本高等方面的不足。因此,在国际贸易支付发展过程中,找到一个可信任的机制保障既是当务之急,又是大势所趋,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使其成为了可能。
二、区块链技术在国际贸易支付中的应用策略
1.贸易文件线上流转。对于当前的国际贸易支付而言,通过快递邮寄的方式进行纸质贸易单据传送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这种方式正在逐渐被淘汰,而以加密的形式在区块链系统中进行线上核对和传输的模式成为了国际贸易支付未来的发展方向。金融机构人工核对单据的方式也将不复存在,而是朝着区块链线上核对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区块链技术下的国际贸易支付可以有效提升电子数据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可以让被许可的相关参与方同时查看这些电子数据,这样也能有效确保这些数据不会被随意篡改,而且费用支付和汇款安全也能得到有效保证,即大大降低了出口商和进口商所面临的商业风险。另外,除了进口商、出口商和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国际贸易支付以外,监管部门、国际物流企业等也可以作为区块链技术的重要参与群体,将其运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项文件进行加密保护,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国际贸易在信任机制上的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总之,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国际贸易支付中有利于构建信任生态,在此情形之下,传统国际贸易支付方式下的银行信用中介职能也会逐步弱化。
2.数字货币的应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区块链之所以能够取得如今的知名度,一定离不开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作用。根据比特币发展的实践情况来看,其完全避开了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管控,同时也增加了洗钱、贩卖等违法风险。然而根据当前银行间的区块链实验结果来看,银行间构建的区块链在进行国际贸易支付之时仍然会应用数字货币,其中这一数字货币主要包括央行发行的主权数字货币,以及部分金融机构为实现跨境支付便利而发行的数字货币。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笔者从花旗银行的区块链跨境支付实验入手,其主要验证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花旗银行内部发行的数字货币,即花旗币进行国际贸易支付;二是通过有效连接花旗币系统和法定货币记账系统,实现花旗币法定货币之间的快速兑换和流通;三是从资产负债表入手,致力于实现区块链上贸易双方的跨境结算。因此,无论是进口商还是出口商,都可以通过银行区块链系统中所发行的数字货币进行国际贸易支付,有效实现了贸易双方的货币流通与兑换。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征也推动着银行逐步探究新的定位点。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一类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的实际价值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很容易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这就要求相关机构和部门要对数字货币和主权货币的汇率因素予以深入研究,要避免由于汇率变化而造成数字货币过度贬值。除此之外,就央行发行的主权数字货币而言,它可以直接通过区块链发行和交易,当前已经有很多国家开始研究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主权数字货币发行的可能性,而我国也要跟随时代的潮流,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国内金融发展环境的稳定性以及对外贸易跨境支付的可靠性。
3.区块链的种类选择。回顾比特币区块链的发展历程,其经历了区块链1.0、区块链2.0和区块链3.0这三个阶段,其形式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特征,而银行业之所以愿意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区块链系统中,主要原因在于创新是区块链的出现。当前,根据区块链开放程度的视角来看,其主要包括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的三种类型。公有链的核心就是比特币区块链系统,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开放性、加密性以及完全去中心化,但是根据比特币区块链系统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其过度开放为许多犯罪分子提供了犯罪空间,而加密性又阻碍了相关监管部门对犯罪案件的调查。而且由于每个节点的储存都会受到多方面的干扰,可能出现交易请求失败的现象,每秒钟能完成的比特币交易数量也会受到限制。由此可见,这类区块链技术在国际贸易支付的应用中还存在一定进步空间。私有链是与公有链相对应的一种区块链,它不具有去中心化特征,但呈现了分布式设计特点,其中心控制者掌握了决定进行交易验证的成员的权利。而联盟链是由多个联盟成员组成,其中包括政府单位、金融机构、券商等,它要求根据一定审核标准进行准入。由此可见,大部分金融机构在进行区块链种类选择时,会更倾向于联盟链和私有链。这两种区块链系统可以由央行领头构建,同时其他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可作为参与成员,并且在区块链内制定完善的权限规则,避免参与方数据的过度公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传统国际贸易支付方式而言,其发展会在很大程度上为进口商和出口商带来巨大商业风险,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使得传统国际贸易支付方式正朝着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为国际贸易支付带来了新的发展模式。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国际贸易支付当中,既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贸易成本,又可以有效提升国际贸易支付效率和安全性,最大限度地实现贸易双方利益最大化。具体来讲,在区块链与国际贸易支付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从贸易文件信息化传输、数字货币的合理应用以及区块链种类选择这三方面入手,为实现国际贸易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梁喜,张海菠.区块链技术在国际支付中的应用模式探析[J].会计之友,2021(02):155-160.
[2]黄蓉.区块链技术在国际贸易支付中的应用与挑战[J].科技创业月刊,2020,33(06):8-11.
[3]萧胤钧.论区块链技术在国际贸易支付中的应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12):89-91.
[4]张志,李军祥,刘洁,黄芳旧.区块链技术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物流科技,2019,42(11):44-46.
[5]姚稳.区块链技术在国际贸易支付模式的应用探究[J].嘉应学院学报,2019,37(01):65-68.
[6]赵增奎.区块链开创国际贸易跨境支付新模式[J].企业经济,2017,36(09):163-168.
付帆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