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农产品国际贸易结构特征探究

农产品国际贸易结构特征探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2-13 17:21:00人气:388

摘要:本文从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结构特征研究我国的农业安全。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的农地面积和旺盛的需求决定了我国将长期成为农产品贸易逆差国,在非农产品上每赚100美元,就必须用其中16美元抵消农产品逆差。(2)我国主要从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进口农产品,畜产品、油脂类和蔬果成为我国主要进口大类。(3)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逐步放缓,主要品种是水产制品、蔬菜制品、茶叶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传统优势品种。为了维护国际贸易和农业的安全,我国要稳步加快推动农业走出去、积极发展与其他土地丰富国家之间的合作、加强对重要农产品的风险监测、继续支持农产品出口。

关键词:农产品;国际贸易结构;产业安全

农业安全始终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根本大事。

一、农业国际贸易结构对产业安全的影响

国际市场是保障农业安全的重要领域,“要善于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适当增加进口和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把握好进口规模和节奏。”农产品安全包含三个方面:从数量的角度,要求农产品的供需平衡;从质量的角度,要求农产品的营养结构合理、优质卫生无污染,满足人们健康生活的需要;从发展的角度,要求农产品的获取要注重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其中农产品数量安全居于核心地位,属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是本文主要讨论的内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不仅有粮食,还包括肉类、蔬菜、食用油、乳制品等。特别是为了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在耕地使用上进行了积极调整后,国际市场就更加成为提供其他农产品需求的重要途径。

二、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市场结构

近20年来,中国在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1999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和进口总额分别占世界的3.17%和1.91%,名列世界的第10位和第13位。而到2019年该比重分别提升到5.28%和10.23%,名列世界的第5位和第1位。其中农产品出口额从1999年的129.84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746.7亿美元,年均增长9.14%。但近年增幅有所下降,农产品占总出口的比重从6.66%,快速下降到2006年3.03%,此后长期维持在3%左右。而农产品进口额从1999年的83.7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1434.5亿美元,年均增长15.27%,进口增幅明显高于出口增幅。农产品占总进口的比重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从1999年的占比5.05%,逐步提升到2019年6.93%的历史最高水平。从贸易盈余看,我国从农产品顺差国变成了最大的农产品逆差国,1999年,我国农产品贸易还获得顺差46.2亿美元,此后逐步下降,2012年逆差已经达到539亿美元。2019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达到698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逆差国。我国2019年所有商品的贸易顺差也不过4296.2亿美元,也就是说在其他非农产品上每赚100美元,就必须将其中16.01美元用于抵消农产品逆差。2019年我国农产品贸易中以对日本、中国香港地区、韩国的顺差最大,分别为92.6、78.3和39.1亿美元。而逆差超过50亿美元的国家多达六个,它们分别为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阿根廷和加拿大,逆差额分别为286.1、98.1、74.8、70.2、64.2和59.4亿美元。从我国主要贸易对象看,1999年我国农产品主要出口地相当集中,日本、中国香港地区、韩国、美国四地占出口量的63.2%,其中仅出口日本就高达36.7%。到2019年,我国出口集中度显著下降,表示出口集中度的CRs4下降到40.31%,CRs8也从74.0%下降到58.39%。其中最大的出口市场虽然还是日本,但比重仅为13.8%。日本之后分别是中国香港地区、美国、越南、韩国、泰国和马来西亚。其中,传统的四大农产品出口市场的出口额近5年几乎没有增长,而东盟成为近5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与出口相比,进口市场的集中度仅略有下降,CRs4和CRs8从44.34%和63.11%下降到42.49%和61.90%。但主要出口市场变化明显,1999年最大进口来源国为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加拿大、阿根廷;而2019年最大进口国则为巴西,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我国从东盟输入的农产品数量增长最快,占比达到16.4%,蔬果、油脂类、粮食等是我国从东南亚进口的主要产品。

三、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

本文将所有农产品分为七个大类:包括畜产品(不包括动物油)、水(海)产品、粮食、蔬菜和水果、油脂类(包括食用油籽、干豆、饼粕,以及动物油)、工业原料(主要包括毛皮、棉花、天然橡胶等原料),以及其他类(包括经济作物、面食、饲料等)。木材、纸浆等林产品不计入农产品,下文所有数据来源于联合国UNcomradeDatabase数据库,采用SITCRev.3分类法。近20年来,我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变化明显(如表1)。出口方面,1999年蔬果类就是我国出口最多的类别,而到2019年比重从27.4%进一步上升到37.3%。主要出口品种是蔬菜(78.8,单位亿美元,下同)、蔬菜制品(73.3)、水果(59.6)、水果制品(38.4)。其中2019年蔬菜出口主要是葱蒜、马铃薯;蔬菜制品出口主要是菌菇类、罐头等;水果出口主要是苹果、葡萄和梨。上述蔬果多为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农业,而世界上占比较大的新鲜蔬菜、花卉、柑橘、香蕉等品种,则出口比重较低。水产品出口比重排第二,从1999年的22.8%增长到2019年的26.8%。我国水产品出口占国际贸易的比重高达14.45%,主要品种是鱼类(79.3)、鱼制品(37.6)、甲壳类(36.1)。包括墨鱼鱿鱼章鱼、贝类、对虾、藻类等养殖品种及其粗加工制品。其他类出口增幅是各类农产品中最大的,20年增长了8.2倍,其比重从1999年的12.0%增长到2019年的19.1%。其他类出口主要品种包括糖及糖果(23.9)、茶叶(21.8)、宠物食品(19.5),同样是我国传统优势产品及劳动密集型初加工产品。此外的四大类出口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由于国内需求增长显著,工业原料、畜产品和粮食出口的比重下降7.8%、7.1%和6.7%。进口方面,我国对油脂类的进口从1994年就快速增长,1999年已达到进口比重的35.9%,2012年后进口油脂类稳定在500亿美元左右,2019年占我国农产品进口的34.9%。其中我国主要通过进口大豆(354.2)来提取食用油,而进口豆粕(10.5)和大豆油(5.9)都不多。其次是棕榈油(41.5),基本都是进口制成品。而进口油菜籽(12.2)和油菜籽油(13.3)的数量基本相当。其他进口油脂类还包括动物油(12.7)、芝麻籽(12.0)、葵花籽油(9.2)等。巴西(233.0)、美国(68.0)、印尼(42.6)、阿根廷(39.2)、加拿大(34.3)是我国油脂类的主要进口来源国,其中大豆进口主要来自巴西、美国和阿根廷,而棕榈油基本来自印尼和马来西亚。粮食作为最受关注的农产品,其实占比并不大。2019年我国总进口粮食64.3亿美元,占比仅为4.5%,甚至比1999年下降了2.0%。和其他品种持续增长不同,2012我国粮食进口首次突破50亿美元,2015年更是高达102.5亿美元,此后我国粮食进口数量出现稳定下降,2019年仅为64.3亿美元,比2015年下降了37.3%。在粮食各种类中,作为主粮的大米(12.5)、小麦(9.0)进口量近年来逐步下降,进口较多的是作为酒类原料的高粱和作为饲料的玉米。进口增长最快的是畜产品,进口额从1999年的7.4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252.8亿美元,增长了33.2倍,占比从8.8%提高到17.6%,我国畜产品的进口品种主要的类别是牛肉(82.3)、乳制品(50.5)、猪肉(45.1,不包括内脏),仅这三种品种就占整个畜产品进口的70.4%。我国从新西兰、巴西、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等四国进口畜产品集中度高达59.8%。我国对蔬果的进口也增长了28.3倍,2019年我国进口水果112.8亿美元,约为全部蔬果的2/3,樱桃、香蕉、坚果等是我国进口额较大的水果品种。我国进口蔬果的来源国比较分散,根据蔬果的不同种类,分别从泰国(40.8)、智利(20.8)、美国(14.5)、越南(11.9)等国进口。此外,水产品和其他类的进口比重略有提高。水产品的增长主要来自我国对深海水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而其他类中的儿童奶粉(51.3)则成为增长最快的细类。工业原料虽然也有增长,但和其他种类相比,增速较慢,占比从1999的20.0%下降到2019年的8.4%。

四、结论

我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结构,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1.无论进口还是出口,我国都是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主要参与者,我国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都在不断扩大。2020年我国已经进入人均GDP万美元的水平,人民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并多元化,但我国人多地少、且土地产出率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我国将长期占据农产品最大进口国和最大逆差国的位置。我国在其他非农产品上每赚100美元,就必须将其中16美元用于抵消农产品逆差。2.我国的对农产品的需求强烈,进口集中于巴西、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土地丰富的国家,仅这四国就占我国农产品进口的49.7%,这些国家也是我国的主要逆差来源国。从产品结构看,近年来畜产品和油脂类是我国主要进口产品,而蔬果进口量也快速增长。随着我国居民农产品需求结构的升级,以上三大类产品的进口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粮食进口虽然比重较小,但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庞大,每年全国大米供应量是国际贸易总量的20倍,粮食价格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始终需要高度重视。3.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增速近年来逐步放缓,从贸易对象看,我国出口的主要市场是日本、中国香港地区、韩国、越南等周边土地更加稀缺的区域,依靠运输便利的优势进行生产。从品种上看,我国出口的品种多数是水产制品、蔬菜制品、茶叶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传统优势品种,并非国际贸易主要品种。无论从贸易对象还是出口品种看,我国未来出口的增长空间都比较有限。鉴于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结构特点,本文对我国农产品安全提出以下建议:1.必须认清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整体形势:由于我国人均土地占有率较低,而人民对农产品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多,我国将会长期占据世界第一大农产品逆差国的位置,不要幻想能通过努力重新成为顺差国。而农产品又是国际贸易中最敏感的产品之一,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为了自身农业的安全,都会对农产品贸易设置重重限制。因此我们要直面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量巨大、市场集中度过高、缺乏定价权等问题,对农产品贸易安全的重视应提升到与制造业供应链同样的高度。要积极推进战略性农业国际合作,改善贸易环境、拓展贸易渠道、推进市场多元化。要在坚持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的原则下,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选择重点地区、重点环节,稳步加快推动农业“走出去”。2.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的农产品进口来源地集中在美洲和澳洲等有限国家,当前美国对华越来越敌视,非常不利于我国进口农产品安全。我国必须积极发展与俄罗斯、乌克兰、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其他土地丰富国家之间的合作,探索国与国之间新的土地合作形式。要加强与欧洲的农业技术合作,与荷兰、德国、法国等国家互通有无。还要加强“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在非洲等新兴地区扩大耕地面积,主动对接国内紧缺的农产品进口。3.保障进口安全是当前我国农产品安全的重点。在大豆、大米、工业原料等领域,我国存在严重的进口品种错配(产品国际贸易总量不大,但我国的需求占比较大),使得我国在这些品种上面临供求关系紧张、价格大幅波动等安全问题。而未来我国对猪肉、牛肉、乳制品等畜产品,以及水果、玉米等农产品的需求还将快速增长。应加强农业安全风险预警研究,制定应急预警预案,防范市场供应变化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加强重点品种的国家储备,为复杂形势下我国农产品供应保驾护航。4.不能放松对农产品出口安全的支持。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主要是利用我国劳动力较高效率形成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依靠距离优势,在部分产品和区域获得订单。但随着我国劳动成本的提高,这些领域的增长将越来越困难。要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拓展出口领域(比如远洋捕捞、水果等)、开拓国际市场(比如东南亚、非洲国家)、扶持出口生产基地、稳定和扩大农产品出口的优势领域。

参考文献

[1]曹新明.我国农产品安全的现状、争论与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3(5).

[2]黄继炜.农产品世界贸易结构的变化与趋势[J].农业经济,2021(5).

[3]李福艳.农产品贸易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业经济,2017(1).

[4]徐田华.关于粮食安全重要论述研究[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8(7).

[5]樊胜根,张玉梅,陈志钢.逆全球化和全球粮食安全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9(3)

黄继炜 林昌华 福建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福建福州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福建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