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商贸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建设
摘要:为了解企业对营销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构建与岗位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辽宁商贸职业学院市场营销教研室通过网络、电话及走访毕业生工作单位进行调研,结果显示本校高职营销专业仍需进一步在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建设、师资及实训等方面改进提高。
关键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建设
当前,劳动力市场对于营销人才体现供需两旺态势,但供求一直无法平衡,究其原因在于真正契合企业要求的营销人才非常稀缺。因此,辽宁商贸职业学院市场营销教研室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调研,以期通过本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满足社会需求。
一、市场营销行业发展现状
(一)市场营销供需现状
1.社会急需大量的市场营销人才根据人事部信息显示,2016年前三个月市场营销专业在全国人才供求榜招聘排第一位,求职位列第二位,而高级营销类管理岗位,诸如营销总监、经理等更被列入国家紧缺人才管理系统。2016年第一季度,沈阳推销展销人员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2:1,位列前三名。2.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供给增加市场对营销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造成大部分综合类高职院校都开设市场营销专业。同时,由于营销涉及各行业企业,需要各种能力,而销售技能可以靠经验积累获得,因此,各类非专业人员进入这一行业,并凭借努力劳动获得较大的回报,这些因素导致市场营销人员连年供给不断增加,这给刚毕业的本专业学生造成了就业压力,市场底层销售人员的薪资较低,岗位竞争激烈。3.急需复合型营销人才在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下,具有行业从业经验同时具有完备营销专业领域知识的高级策划、管理人才是企业迫切需求的。对于营销专业人才来说,成为懂技术又会管理,熟悉国内外市场的复合型人才是未来发展方向。据《沈阳市2016年中高级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显示,在全市被调查的408家用人单位中,中高级人才需求总数为4542人,其中市场营销专业排名第一。
(二)市场营销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1.工资收入近年来,每年辽宁省内就业的毕业生2/3集中在沈阳和大连,其他12个城市只占1/3,职友集网站(www.jobui.com/)一年内332份样本显示,沈阳市场营销相关职位收入平均4690元,大连248份样本显示市场营销相关职位收入平均5180元。2.学历要求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数据显示,14年3季度用人单位对大专学历需求占全部学历层次37.96%,15年3季度这一比例提升至42.46%,环比增加2.39%,同比增加4.50%。3.能力要求在对四十余家学生就职单位调研中发现,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时,九成企业注重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并重,在相同条件下,86.4%的企业会优先考虑有实践工作经历的学生,企业在招聘中最看重的四个因素分别是技能水平、社会实践、沟通能力、敬业精神等,而高职毕业生主要的优势在于可以从事基层工作、实际操作能力强等方面,对于本专业毕业生,企业较为看重沟通、团队合作、语言表达能力。此外,企业还希望加强学生爱岗敬业、服务意识、职业道德、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等职业素质的培养。
(三)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招聘渠道分析
企业招聘渠道多采用校园(56.80%)、人才市场(47.70%)、网络(63.60%)及员工推荐(47.70%)等形式。因此,学校应与企业加强联系,增加校园招聘力度,同时,学院应利用校园网站加强与企业、兄弟院校链接,更多关注并网络招聘信息,借助往届毕业生关系网,加强员工推荐等招聘方式的利用。
二、辽宁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分布
1.辽宁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点分布情况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和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库,辽宁有46所高职院校,有29所院校开设市场营销或与营销工作相关的专业,其中,民办院校6所,辽宁省国家示范、省级示范及骨干院校共计10所,占比34.5%。29所院校多分布在大连及沈阳,占比48%。
2.辽宁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招生情况
根据近三年辽宁各院校网络公布招生计划显示,2014年全省市场营销(含兽药生产与销售、汽车营销与服务、珠宝鉴定与营销)计划招生数为3482人,2015年计划招生数为3479人。除了辽宁广告学院、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15年开始招生20人)以外.
3.辽宁商贸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存在问题
辽宁商贸职业学院近年来专业招生人数都在80余人,招生计划及报道人数基本相符,就业率一直九成以上,说明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基本符合市场需求,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1)缺乏对企业人才需求动态的深入了解。这次调研发现专业建设较多关注于在校学生的人才培养,忽视对毕业生的跟踪考察,缺乏对人才需求持续性调查,不能敏锐发现行业、企业岗位需求及发展趋势的变化,导致专业制定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落后于市场需求,毕业生能力与岗位要求不匹配,降低毕业生就业竞争力。(2)教学环节存在问题。教材主要根据课标由任课教师决定,主观随意性大,导致不同任课教师授课内容及效果不一。由于缺乏与兄弟院校沟通,教师科研投入不够,自费出版经费不足等原因,实训课程教材编写工作滞后,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在教学环节中,虽有课标为依托,但教学中偏重理论教学,讲练结合不紧密,学生实践技能水平较低。(3)产学研结合和实训基地建设问题。由于在学生组织、时间管理、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障碍,实训难以有效开展。学院内部和外部实训基地虽有大量投入,但由于行业企业人员不能参与培养全程导致预期效果无法实现。
三、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建议
根据调研发现,目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与企业、社会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造成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虽高,但多处于低层次、低收入、高流动率的岗位,需要进一步提升本毕业生与岗位的契合度、适应性。(一)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加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建立行业、企业营销人才需求动态档案,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注重高职特色,加强职业素养培养,提升专业技能。
1.人才培养应兼顾高职特色与企业需求
遵从高职定位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本科院校的不同之处。但从企业需求及岗位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面对低端竞争激烈、能力强的毕业生遭遇升迁瓶颈等问题,在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建设中应适当将企业需求、学生个性专长、职业生涯发展综合考量,增加能力晋升类课程内容。
2.毕业生除具备专业技能外,更需具备优良的职业素养
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涉及销售类、市场类、策划类、服务类等岗位群,岗位级别从销售员到销售经理,行业、岗位跨度大,只要毕业生踏实肯干,善于学习,基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但能否有机会升迁,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多取决于毕业生是否具备优秀的职业素质,诸如敬业、团队合作、服务意识等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不仅为个体发展带来更多机遇,也会吸引更多企业与培养院校合作。
3.专业课学习与社会实践并重
企业对营销专业学生技能要求较高,学生在学校期间可以通过学习考取与专业匹配的职业资格证书,达到初级、中级营销员水平,在企业招聘环节中,企业往往更多关注从业人员的工作经验、毕业生的社会实践经验等方面,因此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应该加强与企业、社会贴合度,通过顶岗实习等社会实践切实提高自身技能。(二)强化课程建设由于营销专业面向岗位多种多样,需要技能更为宽泛,加之市场对于高级营销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在课程设置环节,应基于“宽基础”来增加学生知识面,为了更好地与岗位对接,在基础课程授课环节可以考虑如下调整:计算机偏重对办公软件操作训练,使后续课程中能熟练运用相关软件完成相关任务;英语偏重简单对话、专业英语训练,使学生能简单交流,了解基本专业术语;思品法律等侧重学生敬业精神等职业素养的训练与培养;体育应更多采用拓展训练的形式,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也为毕业生日后带领自己团队提供宝贵的团队建设管理经验。除现有课程设置外,为了进一步满足学生专业能力提升需求,还可以通过分类的选修课体系进一步提升学生相关技能。可以考虑开设专业纵深发展所需的汽车、房产、会展营销类课程;也可从专业拓宽发展领域开设金融、文秘类课程;还可从自主创业方面开设商业运营、创业类课程,以加强学生对未来岗位适应能力,提升初次就业率。(三)提升师资力量及实训条件(1)加大教师培训培养,提升教师实践技能,通过开展竞赛、研讨等形式,将最新营销发展动态、新理念、新知识引入课堂,提高教师教学方法及水平;加强与兄弟院校合作,合力开发课程培养方案、实训教材等;与行业、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建立符合企业需求的教学计划;健全试卷评价与课堂奖惩机制。围绕专业建设、课程优化积极开展教研和科研活动,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2)在实训环节上,可以从几方面抓:一方面,在硬件设施上,进一步加强实训室的建设,引进模拟仿真训练软件,资金上除了自筹资金外,可以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实践基地,承担课程实训及企业入职员工培训任务,如果条件成熟,可以通过投资创建相关公司,将实训、培训、创新创业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白琳.关于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研究[J].科技论坛,2016(7).
[2]杜颖,王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4).
[3]韩冰.沈阳2016年中高级人才需求调查报告出炉[EB/OL].
刘海波 辽宁商贸职业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