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小企业产业链创新驱动
[摘要]产业链连接着上、下游关联企业,凭借供给需求、投入产出等方式实现迎合消费者需求的生产创造过程。在国家战略发展和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下,中小企业产业链创新驱动势在必行。为更好地融合中小企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发展,需要营造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环境、建立创新服务体系、做实协同创新平台。
[关键词]中小企业;产业链;创新驱动
1前言
当前,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小企业凭借其数量众多、创新活力最大,一直活跃于全产业链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前端。他们能够灵敏地对市场和用户的创新需要做出反应,在创新驱动方面具有相当的成长性和主动性。研究如何进行中小企业产业链驱动创新,对中小企业未来发展、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2中小企业产业链创新驱动的必要性
2.1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国家一系列发展战略的相继,加速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步速。为更好地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及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小企业在这样的改革浪潮中也需要顺应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谋求自身成长的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对此,政府强调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鼓励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创业孵化、壮大技术交易市场。而中小企业传统的发展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生产必须向创新驱动转化。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改革,中小企业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强化科技在企业发展的核心地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的实施,加速了中小企业成为实现创新驱动的主体。供给侧改革以提升企业供给效率和质量为基点,其目的是改善产业结构、增强创新动力,而中小企业便是这场改革中最具活力的创新主体。改革的不断深入需要激发中小企业产业链双创的内在动力,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向价值链演进和发展,使中小企业在产业链拓展和整合的过程中,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的最大化。
2.2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中小企业进行转型升级,不仅需要考虑产业链内部的优化,更需要注重创新驱动的作用。根据微笑曲线理论,制造过程处于产业链的低利润端,而曲线两端是众多企业竞争的侧重点,这也就意味着中小企业想要摆脱利润最低,则需要通过自主创新,掌握尖端技术以增加企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并创建自家品牌,通过产业升级转型,占据全球产业链优势地位。一方面,创新驱动为此提供了动力,它以高技术和新知识为最重要的资源。通过技术创新,改善生产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制度创新,营造更为公平的企业环境,优化企业机制,降低成本,利于企业转型升级。总之,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制度的完善是实现创新的基础,亦是中小企业适应市场和企业竞争的优势原动力;另一方面,创新驱动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长久以来,中小企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在加速经济变革、促进就业、推动科技发展等有着重大作用。而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小企业的低劳动成本模式受到严峻挑战,众多中小企业其利润大幅下降,更有甚者破产倒闭。在全新的背景下,创新驱动成为中小企业产业链发展的不二选择。作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新引擎,它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企业高效经营管理提供了有效途径。
3中小企业产业链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
3.1营造促进中小企业产业链创新驱动发展的环境
中小企业产业链创新驱动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政策环境和市场融资环境的支持。就政策环境而言,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产业链创新驱动中起主导作用,是政策环境的供给者和维护者。完善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有利于调动中小企业的创业创新的积极性,在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推动经济发展方面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因此,应制定并完善有针对性的相关政策为中小企业产业链发展提供公平竞争的法制环境,并结合国内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出台一系列的专项扶持政策,重点可围绕创业创新、财政支持、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具体展开。从政策层面保障中小企业产业链创新驱动的执行力和话语权,明确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权利义务,听取中小企业的相关建议和意见,提供政策制定的参与机会。就市场融资环境而言,面对国内经济新常态背景及国际经济低迷的情况,金融部门应将中小企业作为主体,在市场导向下积极营造加速中小企业产业链创新驱动发展的有效融资环境。一方面,拓宽融资渠道,激励产学研各部分提高资金占比;另一方面,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税收减免力度,推进差别化信贷准入和风险控制,将双创企业纳入贷款风险补偿政策范围。
3.2建立中小企业产业链创新服务体系
中小企业产业链创新发展涉及产业链上多个环节的功能整合,因此需要在机构设置上整合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多层次的组织支撑体系,在各层级设置对中小企业产业链创新发展进行指导管理的行政组织、非盈利性与盈利性机构等;二是加快中小企业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利用互联网、智能制造技术打造新型全产业链环节的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此外,还需关注服务机构的人员配备和队伍建设。换言之,需要建立一支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尤其在创新创业方面,具有高度专业性的服务团队。一方面,通过行业协会、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等组织协调,结合中小企业产业链创新发展存在的实际问题,帮助强化产业链各中小企业管理层的创新驱动意识和管理能力,提供相对应的培训,挖掘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使中小企业管理团队成为推动产业链驱动创新的引领者;另一方面,构建与创新驱动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和科研体系,同时积极推进面向中小企业产业链一体化需求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培育和引入协同产业链发展的高端创新人才和技术研发团队,有助于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科研人才对中小企业的建议和指导作用,促进创新驱动的发展。
3.3做实中小企业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
依托创新驱动进行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攻克技术和市场瓶颈,补齐产业链中的“断点”,同时将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与创新链相融合,实现科技创新的商业化和产业链的高附加值,最终提升中小企业产业水准和竞争力。围绕产业链进行驱动创新,则需要利用科技创新加速产业成长,而其中的关键便在于产学研的深度融合。简单来说,产学研是一种功能和资源的集成化与协同,涉及科研、生产、教育等多个方面,在技术创新方面起到衔接作用。而就目前国家的改革大背景而言,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已无法单纯依靠技术转移和科技创业等手段。因此,为实现真正的自主创新,需要科研机构、高校和科技人才的共同介入进行产学研的协同创新。在依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专业运作”的模式下:一是需要明确各方权责,激发产学研各方协同创新的内在动力;二是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主体作用,推动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等平台的搭建,在能源、材料、通航、文旅等关键领域组建产学研合作联盟,实现领域内各企业的协同合作,同时引导中小企业以产业链为基础的横向联合及分工,催生合理的协作行为;三是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发展具有多样组织、多元经济成分且功能全面的中介组织,通过行业联盟、公共信息平台的设立扩大企业合作,以有基础、有条件、有潜力的产业集群为依托,创造良好的企业共生环境。
参考文献:
[1]宋煊懿.中小企业在创新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J].经济纵横,2016(5):50-56.
[2]孙戈兵,刘颖佳.新常态下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20):16-19,30.
[3]杨军.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N].山西日报,2020-03-23(9).
作者:金俊 单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